一种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包括:一转动工具,具备一杆体,其端部用以驱动一元件转动;一弹性夹持体,是设在该杆体的端部,当该杆体驱转该元件时,以其弹力夹勾住该元件,使其不会脱离杆体;弹性夹持体包括:一筒体,两侧设有夹持片;一轴套,是套置在该筒体上;一弹簧,是设在该轴套上;一上锁定环,是位在该弹簧上,并锁定在该转动工具的杆体上;一下锁定环,是设在该筒体底端,并锁定在该杆体上,以使该弹性夹持体定位在该转动工具的杆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夹住正在转动中的各式螺丝元件,使其不会掉落,具有减少浪费及提升工作效率的功效,并可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让螺丝元件掉入机体内部,影响机具的安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在驱转螺丝元件时,可将其夹住使操作顺利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工作中,利用螺丝等元件将物件锁定,已是非常普遍的技术。然而,螺丝有的很大,但也有的甚小。故其尽寸及款式有诸多不同,例如:有十字型、一字型、六角型、方型等。这些相异款式的螺丝,均有对应使用的螺丝起子、六角扳手或套筒扳手,以利驱转来锁定螺丝。为了方便使螺丝起子来驱转螺丝,市售有一种螺丝起子在杆体上附设磁性功能,可直接利用起子杆体来吸持螺丝,使其在转动过程中不会掉落。而目前愈来愈多螺丝元件是由白铁材质构成,由于白铁不具有磁性,致使传统的磁性螺丝起子失去其效力,造成一种不便,故仍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可夹住正在转动中的各式螺丝元件,使其不会掉落,具有减少浪费及提升工作效率的功效,并可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让螺丝元件掉入机体内部,影响机具的安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转动工具,具备一杆体,其端部用以驱动一元件转动;一弹性夹持体,是设在该杆体的端部,当该杆体驱转该元件时,以其弹力夹勾住该元件,使其不会脱离杆体。-->前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体包括:一筒体,两侧设有夹持片;一轴套,是套置在该筒体上;一弹簧,是设在该轴套上;一上锁定环,是位在该弹簧上,并锁定在该转动工具的杆体上;一下锁定环,是设在该筒体底端,并锁定在该杆体上,以使该弹性夹持体定位在该转动工具的杆体上。前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中转动工具包括端部呈十字型的螺丝起子。前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中转动工具包括端部呈一字型的螺丝起子。前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中弹性夹持体更包括:一筒体,两侧设有夹持片;一轴套,是套置在该筒体上,且轴心呈六角孔;一下锁定环,是设在该筒体底端,并锁定在该轴套底端以使该弹性夹持体穿套定位在该转动工具的杆体上。前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中转动工具为六角扳手。前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中弹性夹持体进一步包括:一筒体,其底端是呈套筒形态,上方具有结合方孔;二夹持片,是装设在该筒体的侧边,其底端深入该套筒内,且该筒体以其上方的结合方孔,接合在该转动工具的杆体的端部。前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中转动工具为一套筒扳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夹住正在转动中的各式螺丝元件,使其不会掉落,具有减少浪费及提升工作效率的功效,并可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让螺丝元件掉入机体内部,影响机具的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 螺丝起子 24 弹簧10a 六角扳手 25 上锁定环10b 套筒扳手 26 下锁定环11、11a、11b 杆体 30 螺丝元件12 十字型 31 十字槽13 一字型 32 一字槽14 六角型 33 六角槽15 方型体 34 六角螺帽20、20a、20b 弹性夹持体21 筒体211 套筒212 结合方孔22 夹持片23 轴套231 六角孔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包括:一转动工具,本实施例为螺丝起子10,其具备一杆体11,其端部为十字型12;一弹性夹持元件20,是设在该杆体11的端部,其包括:一筒体21,两侧设有夹持片22;一轴套23,是套置在该筒体21上;一弹簧24,是设在该轴套23上;一上锁定环25,是位在该弹簧24上,并锁定在该螺丝起子10的杆体11上;一下锁定环26,设在该筒体21底端,并锁定在该杆体11上,以使该弹性夹持体20定位在该螺丝起子10的杆体11上。-->基于上述结构,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利用十字型12端部来转动一螺丝元件30的十字槽31,且在驱转过程中,该二夹持片22是利用其弹性夹勾住该螺丝元件30的帽部,所以不会脱落。又该杆体11是穿伸该筒体21并可转动,且可上下位移,而弹簧24则向其提供回复力,故操作上非常便捷,而在施工过程中,该弹性夹持体20不转动,仅该杆体11穿伸轴套23而带动该螺丝元件30转动。图3所示,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其相同于第一实施例者以相同标记表示,其差异仅在于该杆体11的端部为1字型13,对应的螺丝元件30帽部则为一字槽32。图4所示,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动工具为六角扳手10a,其杆体11a呈六角型,为此,该弹性夹持体20a包括:一筒体21,两侧设有夹持片22;一轴套23,是套置在该筒体21上,且轴心呈六角孔231;一下锁定环26,是设在该筒体21底端,并锁定在该轴套23底端,借以使该弹性夹持体20a穿套定位在该六角扳手10a的杆体11a上。借助上述结构,该六角扳手10a的杆体11a穿套过该六角孔231,使其如图5所示的状态,此时其端部为六角型14可套入螺丝元件30的六角槽33,故可在驱转螺丝元件30时,利用该二夹持片22夹勾住该螺丝元件30的帽部,而不会脱落。如图6、图7所示,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该转动工具为一套筒扳手10b,其杆体11b底端为一方型15,该弹性夹持体20b包括有:一筒体21,其底端是呈套筒211型态,上方具有结合方孔212;二夹持片22,是装设在该筒体21侧边,其底端深入该套筒211内,且该筒体21以其上方的结合方孔212,接合在该套筒扳手10b的杆体11b的方型体15端部。借此,如图7所示,针对螺丝元件30的六角螺帽34,套筒211套入后,利用该二夹片22深入筒内而夹住该帽部,使其不会脱落。-->本技术借助上述技术手段,当工具对于非磁性的螺丝元件作驱转的同时,可运用该弹性夹持体予以夹住,使得螺丝元件不会掉落,不仅可减少浪费,亦可避免螺丝掉入机件内部而影响安全,且方便操作,并能提升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转动工具,具备一杆体,其端部用以驱动一元件转动; 一弹性夹持体,是设在该杆体的端部,当该杆体驱转该元件时,以其弹力夹勾住该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转动工具,具备一杆体,其端部用以驱动一元件转动;一弹性夹持体,是设在该杆体的端部,当该杆体驱转该元件时,以其弹力夹勾住该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体包括:一筒体,两侧设有夹持片;一轴套,是套置在该筒体上;一弹簧,是设在该轴套上;一上锁定环,是位在该弹簧上,并锁定在该转动工具的杆体上;一下锁定环,是设在该筒体底端,并锁定在该杆体上,以使该弹性夹持体定位在该转动工具的杆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工具包括端部呈十字型的螺丝起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工具包括端部呈一字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庭,石世同,陈平坤,
申请(专利权)人:刘安庭,石世同,陈平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