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性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058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惯性阀,该惯性阀(3)具有外壳(3a),在外壳(3a)的后端开设出气(3c),外壳(3a)左右方向的一端开设进气口,该进气口与外壳(3a)的内腔连通,且进气口内装有阀芯(12),所述阀芯(12)由凸轮(7)控制,该凸轮(7)活套于芯轴(8)上,且凸轮(7)通过连杆(9)与惯性锤(10)连接,所述惯性锤(10)由外壳(3a)内嵌装的永磁块(11)吸附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动汽车发生碰撞等极端情况下开始工作,可在碰撞发生后数秒钟内将二氧化碳气体充满电池包,从而有效防止了因车辆碰撞而引发的电池包燃烧,保障了电池包、电动汽车及人员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电动汽车上的惯性阀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开发热点,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开发的重点,各大汽车企业都在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电动汽车是一种新型车辆,其安全问题特别引人关注。由于技术尚在发展期,也出现过电动汽车因碰撞而燃烧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电池包安全、防火、防漏电,是行业内正努力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包安全性的惯性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惯性阀,该惯性阀(3)具有外壳(3a),在所述外壳(3a)的后端开设出气口(3c),外壳(3a)左右方向的一端开设进气口,该进气口与外壳(3a)的内腔连通,且进气口内装有阀芯(12),所述阀芯(12)由凸轮(7)控制,该凸轮(7)活套于芯轴⑶上,且凸轮(7)通过连杆(9)与惯性锤(10)连接,所述惯性锤(10)由外壳(3a)内嵌装的永磁块(11)吸附定位。本技术所述的惯性阀安装于电动汽车电池包本体的顶部,在惯性阀的旁边设置二氧化碳气瓶,二氧化碳气瓶的出气口通过第一高压管与惯性阀的进气口连接,惯性阀的出气口通过第二高压管与分流管的内部连通,分流管设置于电池包本体内。惯性阀为常闭状态,在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时,惯性锤处于中间位置,并由永磁体依靠磁力定位。车辆正常的加减速惯性锤都不会产生运动,只有加速度超过限制时,即电动汽车发生猛烈碰撞的时候,无论前碰或后碰,惯性锤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绕芯轴向前或向后转动,并带动凸轮一起转动,·凸轮转动的同时,压迫芯轴将阀门的进气口打开,使二氧化碳气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一高压管进入惯性阀内,然后从惯性阀的出气口通过第二高压管流向分流管,最后通过分流管上的喷射孔喷入电池包本体内的各空间,这样排除了电池包本体内的氧气,达到灭火、防止电池包燃烧的目的。由此可见,惯性阀不仅结构简单,装配容易,而且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开启通气,性能非常可靠。因为通过惯性阀向电池包内喷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不会造成电池包内电子部件和动力电池损坏,也不会产生漏电,安全性有保障。所述阀芯(12)的内端伸入外壳(3a)的内腔中,并与凸轮(7)相抵接,阀芯(12)的外端伸入接头(13)内,并与锥形弹簧(14)的一端抵接,所述锥形弹簧(14)的另一端与接头(13)内壁上的环形凸台相抵接,接头(13)与外壳(3a)螺纹配合。以上结构一方面阀芯响应凸轮的动作灵敏,另一方面,阀芯在锥形弹簧的作用下顶靠在凸轮的一端,凸轮另一端的惯性锤由永磁体吸附,能够进一步提高惯性锤及凸轮定位的可靠性。所述永磁块(11)为圆柱结构,并位于惯性锤(10)的上方,永磁块(11)嵌装于外壳(3a)内设置的圆形腔室中,所述永磁块(11)的顶面与弹性垫(14)贴合,永磁块(11)的底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该锥面嵌入惯性锤(10)顶面对应设置的锥槽中。以上结构惯性锤在受到永磁块磁力定位的同时,还受永磁块的重力以及弹性垫提供的弹力,并且永磁块与惯性锤之间通过锥面配合,这样确保了惯性锤定位可靠,使车辆正常行驶或者轻微碰撞时惯性阀始终保持常闭。在所述外壳(3a)的内部一体形成有定位台(3b),所述阀芯(12)从该定位台(3b)中穿过,并在定位台(3b)朝向凸轮(7)的端面上装有前后两个减震垫(15)。减震垫起缓冲减震的作用,以避免受到激烈碰撞时惯性锤直接撞击外壳而造成惯性阀损坏。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电动汽车发生碰撞等极端情况下开始工作,可在碰撞发生后数秒钟内将二氧化碳气体充满电池包,从而有效防止了因车辆碰撞而引发的电池包燃烧,保障了电池包、电动汽车及人员的安全性,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响应快速,可靠性好等特点,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电池包本体上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惯性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电池包本体I由包盖和包体组成,包盖和包体均为矩形,包盖位于包体的上方,两者相扣合固定,组成能够容置动力电池的密闭空间。所述包盖的顶面为前低后高的台阶面,在包盖顶部的低阶面上安装二氧化碳气瓶2和惯性阀3,二氧化碳气瓶2位于惯性阀3的前方。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惯性阀3由外壳3a、凸轮7、芯轴8、连杆9、惯性锤10、永磁块11、阀芯12、接头13、弹性垫14和减震垫15等构成。在外壳3a的后端开设出气口3c,该出气口 3c与外壳3a的内腔连通。外壳3a左右方向的一端开设进气口,该进气口与外壳3a的内腔连通,且进气口中插装有接头13,所述接头13与外壳3a螺纹配合,接头13通过第一高压管4与二氧化碳气瓶2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外壳3a进气口处的内壁向内一体延伸,在外壳3a内形成定位台3b。控制外壳3a进气口开闭的阀芯12安装于进气口内,阀芯12的外端伸入接头13内,并与锥形弹簧14的一端抵接,锥形弹簧14的另一端与接头13内壁上的环形凸台相抵接。阀芯12的内端从定位台3b中穿过,并与凸轮7的周面相抵接。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凸轮7活套于芯轴8上,凸轮7能够绕芯轴8旋转,而芯轴8的两端固定在外壳3a上。所述凸轮7的周面通过连杆9与圆柱形惯性锤10的圆周面连接,在凸轮7的带动下,惯性锤10能够向前或向后转动。在所述定位台3b朝向凸轮7的端面上装有前后各一共两个减震垫15,该减震垫15位于惯性锤10转动后撞击定位台3b的位置,起缓冲减震的作用。所述惯性锤10初始时由永磁块11吸附定位,惯性锤10初始时与阀芯12分居在凸轮7的两侧。所述永磁块11为圆柱结构,并位于惯性锤10的上方。永磁块11嵌装于外壳3a内设置的圆形腔室中,并能自由转动。永磁块11的顶面与弹性垫14贴合,永磁块11的底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该锥面嵌入惯性锤10顶面对应设置的锥槽中。如图1、图2、图3所示,在电池包本体I内固定安装有分流管6,该分流管6的长度方向与电池包本体I的前后方向同向,且分流管6的后端向上90 °弯折,分流管6后端的弯折段位于包盖的后部空间内。在分流管6的后部设置进气口,该进气口通过管接头与第二高压管5的一端连接,第二高压管5的另一端与惯性阀3的出气口 3c连接。在所述分流管6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喷射孔6a,喷射孔6a的数目以及相邻喷射孔6a的间距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分流管6上的进气口为界,从该进气口往分流管6两端端部的方向,喷射孔6a的直径逐渐增大。如图2、图5所示,在电池包本体I顶部的四个角处均装有安全阀16。所述安全阀16由阀体17、阀杆18、密封圈19、弹簧20和盖帽21等部件构成,其中,阀体17为空心套结构,该阀体17中部的相对侧开有泄气口 22。所述阀体17下端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阀体17的底端嵌入电池包本体I的顶部,两者螺纹配合。阀体17的顶端由盖帽21封口,盖帽21的下端嵌入阀体17内,两者螺纹配合。在所述阀体17内设置阀杆18,该阀杆18的上端伸入盖帽21的中心通孔中,阀杆18与盖帽21滑动配合。在阀杆18的底部套装密封圈19,该密封圈19向下由阀体17内的环形台阶面限位,在所述阀杆18上套装弹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惯性阀,该惯性阀(3)具有外壳(3a),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3a)的后端开设出气(3c),外壳(3a)左右方向的一端开设进气口,该进气口与外壳(3a)的内腔连通,且进气口内装有阀芯(12),所述阀芯(12)由凸轮(7)控制,该凸轮(7)活套于芯轴(8)上,且凸轮(7)通过连杆(9)与惯性锤(10)连接,所述惯性锤(10)由外壳(3a)内嵌装的永磁块(11)吸附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