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名专利>正文

扳手防滑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00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扳手防滑脱结构,包括扳手本体,扳手本体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套合部,套合部分别具有套合开口或套合孔;止挡单元,其设在各套合部邻近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止挡单元包括轴杆、上限位片及下限位片,且止挡单元是在扳手本体套合部上形成有上下贯穿的轴孔,轴杆穿枢在轴孔上,轴杆两端凸出扳手本体两侧面,供上下限位片固设,使上下限位片固设在轴杆两端且呈同步动作状,上下限位片分别由扳手本体的上侧缘与下侧缘伸入套合开口或套合孔的范围内,或均呈离开套合开口或套合孔范围状;具有防滑脱且易于操作的功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兼具有防滑脱及易于操作功效的扳手防滑脱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拆卸或锁紧螺帽的开口扳手及梅花扳手等,主要是利用扳手本体两端套合部的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嵌套螺帽,进而施力转动,由于这两类扳手是呈长扁形体,因此其咬掣螺帽的厚度约仅有6mm至12mm左右,当使用者为了拆卸或锁紧螺帽,而略为向上或向下施力旋转时,扳手极易产生一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使扳手与螺帽滑脱,这样不仅会影响操作工作的进行,且稍一不慎即可能因突然间的松脱现象,导致手部冲撞周边零件,极可能发生意外事故与伤害。因此为了解决传统扳手的滑脱问题,市场上开发了多种防滑脱的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33113号、公告第483359号及公告第488355号等,这些在前专利案均是提供具防止扳手在操作过程中滑脱的设计结构,但是受到结构设计未臻完善的影响,当扳手欲换面操作时(也即锁紧改为放松等),其欲转换定位片时,需先将原本突出的定位片收回,扳手翻面后,再将另侧的定位片推出,因此在操作上需要经过多道手续,无形间即增加其操作时的困扰与不便,故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操作能更为简便。有鉴于此,本技术创作人针对前述扳手的防滑脱结构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通过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研发与制造经验,并经长期努力研究与开发,终于成功的设计出一种扳手防滑脱结构,以克服现有扳手需多段操作的不方便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扳手防滑脱结构,可有效达到防滑脱且易于操作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扳手防滑脱结构,其包括有一扳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套合部,套合部分别具有套合开口或套合孔;一止挡单元,其设在各套合部邻近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该止挡单元包括有一轴杆、一上限位片及一下限位片,且止挡单元是在扳手本体套合部上形成有一上下贯穿的轴孔,轴杆穿枢在该轴孔上,轴杆两端凸出扳手本体两侧面,供上、下限位片固设,使上、下限位片固设在轴杆两端且呈同步动作状,上下限位片分别由扳手本体的上侧缘与下侧缘伸入套合开口或套合孔的范围内,或均呈离开套合开口或套合孔范围状。由此,组合构成一种兼具有防滑脱且易于操作功效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前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中止挡单元的轴杆凸出扳手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嵌卡段,所述上、下限位片形成有一对应的嵌卡孔,该上、下限位片固设在轴杆上且同步转动;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嵌卡段呈啮齿状,而上、下限位片的嵌卡孔也呈对应的啮齿状;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嵌卡段是呈多角状,而上、下限位片的嵌卡孔也呈对应的多角状。前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中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端面分别形成有一螺孔,供分别利用锁固件在穿经垫片后锁设在轴杆上,以销掣上、下限位片。前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中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凸出上、下限位片的周缘分别形成有一扣槽,供分别利用一C字形扣而扣掣上、下限位片。前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中止挡单元的轴杆在轴孔范围内形成至少有一道环槽,环槽内嵌设一胶环,使轴杆相对轴孔产生阻尼效果,以避免上、下限位片任意枢动。前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中止挡单元在扳手本体的套合部两侧面适当位置形成有一嵌孔,嵌孔内分别设有一定位珠组,上、下限位片在对应表面形成有数个定位孔,供上、下限位片在突出、收合及两者均收合时定位。前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中止挡单元在扳手本体的轴孔一端形成有一较大直径的容置段,上限位片一体形成在轴杆端部,且轴杆另端形成有一多角状的嵌卡段,下限位片也形成有对应的多角状嵌卡孔,轴孔的容置段上设有一顶撑上限位片的压缩弹簧,使上限位片与扳手本体间形成有一间隙。前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中止挡单元在上、下限位片对应扳手本体的表面分别形成有限位凸点,扳手本体在邻近套合部的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分别形成有对应的限位凹槽,供上、下限位片旋转突出套合开口或套合孔时定位,或上、下限位片均离开套合开口或套合孔时定位。-->前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中止挡单元在上、下限位片对应板手本体的表面分别形成有一限位凸点,扳手本体在邻近套合部的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分别形成有三个对应的限位凹槽,供上、下限位片旋转突出套合开口或套合孔时定位,或上、下限位片均离开套合开口或套合孔时定位。前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中止挡单元在上限位片或下限位片对应扳手本体的表面形成有一限位凸点,扳手本体相对应上限位片或下限位片的限位凸点在邻近套合部的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形成有四个对应的限位凹槽,供上、下限位片旋转突出套合开口或套合孔时定位,或上、下限位片均离开套合开口或套合孔时定位。本技术扳手防滑脱结构的有益效果,包括:一扳手本体,其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套合部,套合部分别具有套合开口或套合孔;一止挡单元,其是设在各套合部邻近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该止挡单元包括有一轴杆、一上限位片及一下限位片,且止挡单元是在扳手本体套合部上形成有一上下贯穿的轴孔,轴杆则穿枢在该轴孔上,轴杆两端凸出扳手本体两侧面,供前述上、下限位片固设,让上、下限位片可固设在轴杆两端,且呈同步动作状,又上、下限位片可分别由扳手本体的上侧缘与下侧缘伸入套合开口或套合孔的范围内,或均呈未伸出状;由此,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让本技术扳手在转动螺帽时,使用者可依旋转及施力方向令上下限位片分别突出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并贴抵在螺帽上缘,从而产生限位作用,以防止扳手在操作过程中任意滑脱,且由于上下限位片可同步动作,能够增加其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可增加其附加价值,以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与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扳手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扳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扳手结构断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扳手防滑脱结构第一动作示意图,说明上限位片突出状态。图5为本技术扳手防滑脱结构第二动作示意图,说明下限位片突出状态。图6为本技术扳手防滑脱结构第三动作示意图,说明上、下限位片收合状态。-->图7为本技术扳手另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扳手又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扳手再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9A为图9所示嵌卡孔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0扳手本体、11套合部、12套合开口、15套合部、16套合孔、20止挡单元、21轴孔、210容置段、22轴杆、220嵌卡段、221螺孔、222环槽、223嵌卡段、23锁固件、230垫片、24A上限位片、24B下限位片、240嵌卡孔、241嵌卡孔、242定位孔、243限位凸点、244限位凹槽、25扣槽、26胶环、27为C字形扣、28嵌孔、29定位珠组、30压缩弹簧、35间隙。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扳手防滑脱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扳手防滑脱结构包括有一扳手本体10及至少一止挡单元20;其中,扳手本体10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套合部11、15,套合部11、15分别具有套合开口12或多角状套合孔16,以供嵌掣对应的螺帽,止挡单元20对应设在各套合部11、15邻近套合开口12或套合孔16处。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手防滑脱结构,其包括有一扳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套合部,套合部分别具有套合开口或套合孔;一止挡单元,其设在各套合部邻近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该止挡单元包括有一轴杆、一上限位片及一下限位片,且止挡单元是在扳手本体套合部上形成有一上下贯穿的轴孔,轴杆穿枢在该轴孔上,轴杆两端凸出扳手本体两侧面,供上、下限位片固设,使上、下限位片固设在轴杆两端且呈同步动作状,上下限位片分别由扳手本体的上侧缘与下侧缘伸入套合开口或套合孔的范围内,或均呈离开套合开口或套合孔范围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防滑脱结构,其包括有一扳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套合部,套合部分别具有套合开口或套合孔;一止挡单元,其设在各套合部邻近套合开口或套合孔处,该止挡单元包括有一轴杆、一上限位片及一下限位片,且止挡单元是在扳手本体套合部上形成有一上下贯穿的轴孔,轴杆穿枢在该轴孔上,轴杆两端凸出扳手本体两侧面,供上、下限位片固设,使上、下限位片固设在轴杆两端且呈同步动作状,上下限位片分别由扳手本体的上侧缘与下侧缘伸入套合开口或套合孔的范围内,或均呈离开套合开口或套合孔范围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凸出扳手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嵌卡段,所述上、下限位片形成有一对应的嵌卡孔,该上、下限位片固设在轴杆上且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嵌卡段呈啮齿状,而上、下限位片的嵌卡孔也呈对应的啮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嵌卡段是呈多角状,而上、下限位片的嵌卡孔也呈对应的多角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端面分别形成有一螺孔,供分别利用锁固件在穿经垫片后锁设在轴杆上,以销掣上、下限位片。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两端凸出上、下限位片的周缘分别形成有一扣槽,供分别利用一C字形扣而扣掣上、下限位片。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单元的轴杆在轴孔范围内形成至少有一道环槽,环槽内嵌设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名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