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处理生产线用淬火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825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淬火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预处理生产线用淬火槽,该预处理生产线用淬火槽,包括淬火槽体和潜水搅拌器;还包括潜水搅拌调节器;潜水搅拌器有多个,安装在淬火槽体底部和/或四周的固定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潜水搅拌器体积小,耗能低,节能环保,搅拌器直接与淬火液接触,可实现立体式搅拌;可根据实际需要,如工件数量多少或工件体积大小,选择放入潜水搅拌器的数量及位置,实现冷却均匀性;还能根据实际需要在淬火前或淬火过程中通过潜水搅拌调节器调节搅拌频率,即能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又避免了传统带搅拌器的淬火槽任何情况下都只有一种搅拌方式,带来的冷却不均、效果不好,且浪费能源的缺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处理生产线用淬火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淬火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预处理生产线用淬火槽。
技术介绍
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获得非扩散型转变组织,如马氏体、贝氏体、和奥氏体等的热处理工艺。淬火冷却是将加热后的工件进行快速冷却的过程,它对组织转变及获得所需性能至关重要。为实现金属工件的淬火冷却,达到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同时又避免工件在冷却过程中开裂和变形,其中淬火冷却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淬火槽是一个充有淬火介质的容器,其中淬火介质可以为水、油、熔盐及各种水溶性淬火液等。为了实现工件的均匀冷却,获得更好的淬火效果,淬火槽中需要配备温度控制装置和搅拌装置,用于控制淬火介质的温度和流动。现有淬火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结构形式:1、简易淬火槽,无温度控制和搅拌装置,淬火时靠行车带动工件上下窜动达到搅拌效果,现已经淘汰;2、无温度控制,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压缩空气会在介质中形成气泡,造成淬火软点,并且如果淬火介质为油时容易着火,现很少采用;3、带温度控制,采用直叉式双叶轮搅拌器搅拌,直叉式双叶轮搅拌器安置在淬火槽四周,通过叶轮的转动压缩管道中的淬火介质通过管道向上流动,形成上翻式搅拌。这方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搅拌方式,该淬火槽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淬火槽,优点是有温度控制与搅拌,可确保淬火介质在最佳温度范围内使用,不会因温度异常导致冷却异常或早期失效,通过搅拌可使零件在淬火时获得均匀的冷却效果,并且搅拌器的速率可调。但这种淬火槽也存在一些缺点:( I)由于直叉式搅拌器安装在淬火槽周围,增加了淬火槽的体积,不利于空间的合理利用。淬火介质在搅拌叶轮的压力下强制流动,由于管道损耗,需要较大的搅拌器才能达到需要的搅拌效果,能耗大,不利用节能环保;(2)搅 拌方向只能是由下向上的方式,不能在淬火槽中形成立体式搅拌,因此,淬火冷却效果有时不佳,特别是淬火台上的下层零件体积较大时,会阻碍介质向上的流动,不能实现不同区域温度场均匀,从而造成上层零件的冷却不理想,影响工件组织性能。另外,因工艺需要,淬火需要侧搅时,采用此设备则无法实现;(3)淬火台为固定式,不能上升、下降,不利于淬火时零件的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功率小、耗能低、冷却效果好的预处理生产线用淬火槽。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处理生产线用淬火槽,包括淬火槽体和潜水搅拌器;还包括潜水搅拌调节器;所述潜水搅拌器有多个,安装在淬火槽体底部和/或四周的固定支架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潜水搅拌器与淬火槽体底部支架固定连接,与淬火槽体四周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潜水搅拌器可拆卸。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位于淬火槽体内的淬火台及位于淬火槽体外部的淬火台升降系统,所述淬火台升降系统包括驱动系统、传动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传动系统两端分别与淬火台和驱动系统相连。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淬火槽体上端一侧还设有液位控制系统,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槽、位于液位槽内部的浮球式液位器及与浮球式液位器相连的感应柱,还包括位于淬火槽体一侧的管道系统及淬火液控制阀。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位控制系统旁边还设有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I)本技术潜水搅拌器体积小,耗能低,节能环保,搅拌器直接与淬火液接触,可实现立体式搅拌;可根据实际需要,如工件数量多少或工件体积大小,选择放入潜水搅拌器的数量及位置,实现冷却均匀性;还能根据实际需要在淬火前或淬火过程中通过潜水搅拌调节器调节搅拌频率,即能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又避免了传统带搅拌器的淬火槽任何情况下都只有一种搅拌方式,带来的冷却不均、效果不好,且浪费能源的缺陷;(2)位于淬火槽体内四周的潜水搅拌器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且可拆卸,故可根据需要调节潜水搅拌器的角度和高度,确保冷却均匀性,达到最佳冷却效果;(3)本技术具有淬火升降台,并通过外部的淬火台升降系统控制淬火台的上升、下降,通过叉车取放零件,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人的生产环境,减少工人亲自操作时高温淬火液对工 人产生的伤害;(4)液位控制系统可自动识别淬火液的高度,淬火槽体内淬火液不足时可自动供给淬火液;温度控制系统则可随时监控淬火液温度变化,温度过高时通过液位控制系统中的管道系统与外界板式换热器或冷却塔进行换热并进行降温,从而确保淬火质量。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淬火槽体;11、固定支架;2、潜水搅拌器;3、潜水搅拌调节器;4、淬火台;5、淬火台升降系统;51、驱动系统;52、传动系统;6、液位控制系统;61、液位槽;62、浮球式液位器;63、感应柱;64、管道系统;65、液位控制阀;7、温度控制系统;8、工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4,本技术具有淬火槽体I和潜水搅拌器2 ;还包括潜水搅拌调节器3 ;潜水搅拌器2有多个,安装在淬火槽体I底部和/或四周的固定支架11上,例如可在底部和四周各设有2飞个潜水搅拌器2,实现多方位的搅拌,且潜水搅拌器2直接与淬火液接触,能在淬火槽中形成立体式搅拌,实现不同区域温度场均匀,从而保证工件冷却的均匀性,使工件组织性能都能满足要求。潜水搅拌器2与淬火槽体I底部支架固定连接11,与淬火槽体I四周固定支架11转动连接,且潜水搅拌器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11上,可拆卸。淬火槽体I四周的潜水搅拌器2可根据工件大小及淬火液的深度调节安装高度或数量,即能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还能合理利用能源,避免能源浪费;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转动潜水搅拌器2的角度调节淬火介质的侧搅,确保零件冷却均匀性。优选地,本技术还包括位于淬火槽体I内可实现上升、下降的淬火台4及位于淬火槽体I外部的淬火台升降系统5,淬火台升降系统5包括驱动系统51、传动系统52及控制系统,传动系统52两端分别与淬火台4和驱动系统51相连。工作时,先通过淬火台升降系统5将淬火台升到与淬火槽体I内淬火液面水平位置,然后将叉车上的工件8放置到淬火台4上,启动淬火台升降系统5,将放有工件8的淬火台下降到液面下固定位置,即可进行淬火。淬火完成后,再启动淬火台升降系统5将淬火台4上升到淬火槽体I上端面位置处,通过叉车将工件8取下即完成淬火过程。优选地,淬火槽体I上端一侧还设有液位控制系统6,液位控制系统6包括液位槽61、位于液位槽61内部的浮球式液位器62及与浮球式液位器62相连的感应柱63,还包括位于淬火槽体一侧的管道系统64及位于管道系统64上的淬火液控制阀65,可自动识别淬火液高度,当淬火液由于蒸发到达下警示位置时,打开淬火液控制阀65,启动管道系统64自动供给淬火液,淬火液供给到上警示位置即可停止供给。优选地,液位控制系统6旁边还设有温度控制系统7。淬火过程中,如果介质超温,则会影响淬火效果,此时温度控制系统7可自动启动管道系统64与外界板式换热器或冷却塔进行换热进行降温。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处理生产线用淬火槽,包括淬火槽体(1)和潜水搅拌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潜水搅拌调节器(3);所述潜水搅拌器(2)有多个,安装在淬火槽体(1)底部和/或四周的固定支架(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牛山刘德才湛莉莉杨爱斌
申请(专利权)人:赫菲斯热处理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