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玉敏专利>正文

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1805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解决了目前污泥干燥耗能大、受天气影响、热量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它包括外热利用装置和内热利用装置,所述的外热利用装置包括外热主机、设置在一封闭室内的外热散热管和设置在室外的外聚热板,所述的外热主机、外热散热管和外聚热板连通形成回路且回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的内热利用装置包括内热主机、设置在上述封闭室内的内热散热管和内聚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利用环境能量来为封闭室内提供地暖,达到干燥污泥的效果,节能环保,并且室内热量重新回收用于室内保温,热量循环利用,热利用率高,污泥干燥所需时间大大缩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等环境能吸收利用
,尤其是一种污泥蒸发热回收再循环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工业污泥等进行环保处理时,需要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而传统的方法是靠晾晒或者依靠煤炭加热来烘干,而产生的废热往往采用直接外排而损失掉。存在耗能严重、时间长、成本高、天气条件影响大以及废热二次污染等严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通过对太阳能等环境能量的热利用来干燥污泥,节能环保,室内热量进行循环再利用,实现80%以上环境热能的循环再利用,热利用效率极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外热利用装置和内热利用装置,所述的外热利用装置包括外热主机、设置在一封闭室内的外热散热管和设置在室外的外聚热板,所述的外热主机、外热散热管和外聚热板连通形成回路且回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的内热利用装置包括内热主机、设置在上述封闭室内的内热散热管和内聚热板,所述的内热主机、内热散热管和内聚热板连通形成回路且回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可以是氟利昂,具体可为氟利昂R22,也可以为制冷剂R134A、R407C或R417A等其它各种单体或复合气体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在聚热板处吸收热量,流至散热管处将热量释放,传热介质返回主机再进行增压,如此循环。本技术方案通过吸收外热(即环境中的能量)对室内进行加热来烘干污泥等,节能环保;再结合对室内内热的循环吸收利用,大大提高热利用率,减少热量流失,大大缩短污泥等的干燥时间。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还包含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所述的外热散热管并排间隔铺设在所述封闭室内的地面上,散热效果好。所述的内热散热管并排间隔铺设在所述封闭室内的地面上且与所述的外热散热管错开设置,散热管(包括内散热管和外散热管)间隔可为8-lOcm,减少散热管间的干扰,散热效果好。所述的外热散热管和内·热散热管均有多根且在各自的回路内并联设置,并联相对于串联可避免散热管前后段散热量相差较大的问题,起到散热均匀的效果。所述的外热散热管和内热散热管下方设有隔热保温板,避免热量的流失。所述的封闭室内的屋顶呈弧形,所述的内聚热板有多个且呈周向均布在弧形屋顶内侧,弧形屋顶聚热效果好,在热量集中的弧形屋顶内侧设置室内热量回收的聚热板,将室内热量再回收利用,吸热效果好。所述的外聚热板和内聚热板均有多个且在各自回路内并联设置,相比串联,聚热板(包括内聚热板和外聚热板)内传热介质热量吸收效率高。所述的外热主机和内热主机均为压缩机,所述的外热主机功率大于所述的内热主机功率,可调节主机来控制传热介质的流量。所述的封闭室处于一保温外屋内,起到保温效果。所述的内聚热板底部布置带有倾斜度的聚水槽,所述的聚水槽内积聚的水经一截热装置截留热能后排出封闭室,除降低室内的湿度外,还可回收水分的所储显热。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利用环境能量来为封闭室内提供地暖,达到干燥污泥的效果,节能环保,并且室内热量重新回收用于室内保温,热量循环利用,热利用率高,污泥干燥所需时间大大缩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顶部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部的俯视不意图;图3是本技术带屋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管安装处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外热利用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内热利用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_外热主机、2-外热散热管、3-外聚热板、4-内热主机、5-内热散热管、6-内聚热板、7-保温 板、8-水泥、9-封闭室、10-屋顶、11-外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它包括外热利用装置和内热利用装置,所述的外热利用装置包括外热主机1、设置在一封闭室9内的外热散热管2和设置在室外的外聚热板3,所述的外热主机1、外热散热管2和外聚热板3连通形成回路且回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的内热利用装置包括内热主机4、设置在上述封闭室9内的内热散热管5和内聚热板6,所述的内热主机4、内热散热管5和内聚热板6连通形成回路且回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的外热散热管2和内热散热管5均有多根且并排间隔铺设在所述封闭室内的地面上,间距可为8公分,散热管均错开设置,所述的外热散热管2和内热散热管5可为铜管且在各自的回路内并联设置。所述的外热散热管2和内热散热管5下方设有保温板7,所述的外热散热管2和内热散热管的上方铺设水泥8进行固定。所述的封闭室9的屋顶10呈弧形,所述的内聚热板6有多个且呈周向均布在弧形屋顶10内侧。所述的外聚热板3和内聚热板6均有多个且在各自回路内并联设置。所述的外热主机I和内热主机4均为压缩机,所述的外热主机I功率大于所述的内热主机4功率。所述的封闭室9处于一保温外屋11内,保温效果好,外聚热板3则铺设在外屋11的外面(即自然外环境中),外热主机I可设置在封闭室9外,外屋11内。所述的内聚热板6底部布置带有倾斜度的聚水槽,所述的聚水槽内积聚的水经一截热装置截留热能后排出封闭室,污泥等受热水汽上升,遇内聚热板6冷凝沿内聚热板6回流至聚水槽内,具有将水分热量吸收利用的截热排水装置将聚水槽内的水排出封闭室。使用时,传热介质在外聚热板处吸收太阳能等环境能后经过外热主机进行压缩,然后运输至外热散热管将热量散发,散热后的传热介质又回到外聚热板处,如此循环,提高室内温度,此时内聚热板内的传热介质开始吸收热量,并经内热主机压缩后,运输至内热散热管进行散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又回到内聚热板处,室内热量如此循环利用,热量利用率高,大大 缩短污泥等的干燥时间。权利要求1.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外热利用装置和内热利用装置,所述的外热利用装置包括外热主机(I)、设置在一封闭室(9)内的外热散热管(2)和设置在室外的外聚热板(3),所述的外热主机(I)、外热散热管(2)和外聚热板(3)连通形成回路且回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的内热利用装置包括内热主机(4)、设置在上述封闭室(9)内的内热散热管(5)和内聚热板(6),所述的内热主机(4)、内热散热管(5)和内聚热板(6)连通形成回路且回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热散热管(2)并排间隔铺设在所述封闭室内的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热散热管(5)并排间隔铺设在所述封闭室内的地面上且与所述的外热散热管(2)错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热散热管(2)和内热散热管(5)均有多根且在各自的回路内并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热散热管(2 )和内热散热管(5 )下方设有保温板(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封闭室(9)的屋顶(10)呈弧形,所述的内聚热板(6)有多个且呈周向均布在弧形屋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循环利用热能的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外热利用装置和内热利用装置,所述的外热利用装置包括外热主机(1)、设置在一封闭室(9)内的外热散热管(2)和设置在室外的外聚热板(3),所述的外热主机(1)、外热散热管(2)和外聚热板(3)连通形成回路且回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的内热利用装置包括内热主机(4)、设置在上述封闭室(9)内的内热散热管(5)和内聚热板(6),所述的内热主机(4)、内热散热管(5)和内聚热板(6)连通形成回路且回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敏虞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玉敏虞红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