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垃圾中转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内设置有垃圾容器,垃圾容器的顶部固定在支架上,垃圾容器的底部设置封板,封板的一侧与垃圾容器底部铰接,另一侧设置启闭装置。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设置在远离铰接端的垃圾容器侧壁上的手拉葫芦,手拉葫芦的上端挂钩通过上端钢丝绳固结在垃圾容器侧壁上,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通过下端钢丝绳固结在远离铰接端的封板上。使用时,建筑垃圾可在楼层内通过溜槽直接倒入垃圾容器内,减少了中转堆放场地的占用。运输车辆可停放在垃圾容器下方,通过手拉葫芦进行垃圾容器下封板的开启,使建筑垃圾直接流向运输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节约费用,可反复使用,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垃圾中转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垃圾中转容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每天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由于运输限制,无法及时进行清运,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中转堆放场地。而建筑垃圾堆放具有随意性,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占用场地,而且污染环境,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空气质量。同时在垃圾清运时,需要人工或铲车进行二次转运,才能保证建筑垃圾通过运输车辆顺利外运。这种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的方式,无法满足绿色节能环保,且浪费工时,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垃圾中转装置,它即绿色节能环保,且降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中转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内设置有垃圾容器,垃圾容器的顶部固定在支架上,垃圾容器的底部设置可启闭的封板,封板上设置有启闭装置。上述垃圾中转装置,所述封板的一侧与垃圾容器底部铰接,另一侧设置启闭装置。上述垃圾中转装置,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设置在远离铰接端的垃圾容器侧壁上的手拉葫芦,手拉葫芦的上端挂钩通过上端钢丝绳固结在垃圾容器侧壁上,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通过下端钢丝绳固结在远离铰接端的封板上。上述垃圾中转装置,所述手拉葫芦下端挂钩上的下端钢丝绳为一条,下端钢丝绳的一端固结在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上,另一端固结在远离铰接端封板的中间位置。上述垃圾中转装置,所述手拉葫芦下端挂钩上的下端钢丝绳为两条,两条钢丝绳的一端分别固结在远离铰接端的封板两端,两条钢丝绳的另一端固结在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上。上述垃圾中转装置,所述支架是矩形管支架。上述垃圾中转装置,所 述垃圾容器是方形漏斗容器。上述垃圾中转装置,在垃圾容器顶部两相对侧壁上均设置有提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建筑垃圾可在楼层内通过溜槽直接倒入垃圾容器内,减少了中转堆放场地的占用。运输车辆可停放在垃圾容器下方,通过手拉葫芦进行垃圾容器下封板的开启,使建筑垃圾直接流向运输车辆,有效避免了二次装运机械的使用。本技术制作简单,节约费用,可反复使用,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建筑垃圾中转装置,包括支架3,在支架3内设置有垃圾容器I,垃圾容器I的顶部固定在支架3上,垃圾容器I的底部设置可启闭的封板4,封板4的一侧与垃圾容器I底部铰接,另一侧设置启闭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设置在远离铰接端的垃圾容器侧壁上的手拉葫芦2,手拉葫芦2的上端挂钩通过上端钢丝绳5固结在垃圾容器侧壁上,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通过下端钢丝绳8固结在远离铰接端的封板4的中间位置上,通过手拉葫芦进行垃圾容器底部封板4的开启,以方便建筑垃圾的清运,在垃圾容器顶部两相对侧壁上均设置有提环6。如图4所示的垃圾中转装置,所述手拉葫芦下端挂钩上的下端钢丝绳8为两条,两条钢丝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远离铰接端的封板4两端,两条钢丝绳的另一端固结在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上。这样启开封板时,钢丝绳在封板的两端,不会影响到下滑的垃圾,而且平衡性好。本技术的支架3是矩形管支架,矩形管支架的高度应保证运输车辆在下方自由通行,垃圾容器I是方形漏斗容器,其容积至少能容纳10方建筑垃圾。垃圾容器和提环6均与支架焊接。在封板上设置有固结钢丝绳的拉结环7,下端钢丝绳8固结在拉结环7上。本实用 新型手拉葫芦2还可以用上端钢丝绳5固结在提环6上,同样能实现本技术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垃圾中转装置,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内设置有垃圾容器,垃圾容器的顶部固定在支架上,垃圾容器的底部设置可启闭的封板,封板上设置有启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的一侧与垃圾容器底部铰接,另一侧设置启闭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设置在远离铰接端的垃圾容器侧壁上的手拉葫芦,手拉葫芦的上端挂钩通过上端钢丝绳固结在垃圾容器侧壁上,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通过下端钢丝绳固结在远离铰接端的封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葫芦下端挂钩上的下端钢丝绳为一条,下端钢丝绳的一端固结在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上,另一端固结在远离铰接端封板的中间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葫芦下端挂钩上的下端钢丝绳为两条,两条钢丝绳的一端分别固结在远离铰接端的封板两端,两条钢丝绳的另一端固结在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矩形管支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容器是方形漏斗容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垃圾容器顶部两相对侧壁上均设置有 提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垃圾中转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内设置有垃圾容器,垃圾容器的顶部固定在支架上,垃圾容器的底部设置封板,封板的一侧与垃圾容器底部铰接,另一侧设置启闭装置。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设置在远离铰接端的垃圾容器侧壁上的手拉葫芦,手拉葫芦的上端挂钩通过上端钢丝绳固结在垃圾容器侧壁上,手拉葫芦的下端挂钩通过下端钢丝绳固结在远离铰接端的封板上。使用时,建筑垃圾可在楼层内通过溜槽直接倒入垃圾容器内,减少了中转堆放场地的占用。运输车辆可停放在垃圾容器下方,通过手拉葫芦进行垃圾容器下封板的开启,使建筑垃圾直接流向运输车辆。本技术制作简单,节约费用,可反复使用,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B65F9/00GK203111888SQ201320149560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涛, 许向华, 程湘伟, 杨加杰, 李德才 申请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九建设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垃圾中转装置,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内设置有垃圾容器,垃圾容器的顶部固定在支架上,垃圾容器的底部设置可启闭的封板,封板上设置有启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许向华,程湘伟,杨加杰,李德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九建设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