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包括前横梁(1)和前托架梁(2),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1)的左右两端,该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1)连接,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1)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与前横梁(1)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强板来增加前托架梁与前横梁之间的强度,大大提高了前托架梁与前横梁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前托架梁和前横梁整体发生晃动,从而消除了汽车加速时驾驶室的共鸣噪音,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乘用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乘用车的前横梁和前托架梁位于车头处,如图2所示,前横梁I用于安装发动机悬置,前托架梁2分布在前横梁I的左右两端,所述前托架梁2的下端固定在副车架上,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布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连接。由于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连接的两颗第一螺栓3在一条线上,且相距非常近,这样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振动传递给前横梁1,会造成前托架梁2和前横梁I整体发生晃动,特别是在汽车加速时,驾驶室内会出现共鸣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包括前横梁(I)和前托架梁(2),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I)的左右两端,该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 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连接,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固定。本技术在前托架梁与前横梁之间的夹角处增设加强板,通过加强板来增加前托架梁与前横梁之间的强度,由此大大提高了前托架梁与前横梁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即使前横梁受发动机工作振动的影响,前托架梁和前横梁也不会整体发生晃动,从而消除了汽车加速时驾驶室的共鸣噪音。所述加强板(4)为三角形,该加强板(4)的一条边与前横梁(I)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另一条边与对应前托架梁(2)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第三条边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交。以上结构一方面加强板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另一方面,加强板布置容易,不会与其它件发生干涉,有利于快速装配。所述加强板(4)的一个角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连接,加强板(4)的第二个角通过第二螺栓(5)与前横梁(I)相固定,加强板(4)的第三个角通过第三螺栓(6)与对应的前托架梁(2)固定连接。以上结构加强板通过多点共面的多颗螺栓与前横梁及对应的前托架梁相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前横梁与前托架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加强板的一个角借用前托架梁上端的两颗第一螺栓与前横梁连接,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借用前横梁及前托架梁上的工艺孔进行安装,既方便又快捷。为了进一步增强连接的牢靠性,位于前横梁(I)右边的第一螺栓(3)与第二螺栓(5)之间设有第四螺栓(7),该第四螺栓(7)与第一螺栓(3)及第二螺栓(5)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第四螺栓(7)穿过对应的加强板(4)及前横梁(I),由螺母锁紧。所述加强板(4)选用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选材方便,强度可靠,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加强板(4)的厚度以2.8-3.2mm为宜,过厚会增加生产成本,造成材料浪费,过薄强度较差,易发生变形。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加强板来增加前托架梁与前横梁之间的强度,大大提高了前托架梁与前横梁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前托架梁和前横梁整体发生晃动,从而消除了汽车加速时驾驶室的共鸣噪音,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前横梁1、前托架梁2、加强板4和螺栓等构成。其中,前横梁I及前托架梁2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作赘述。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I的左右两端,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加强板4为三角形,由2.8-3.2mm厚的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制成。本实施例中,加强板4的厚度优选为3mm,该加强板4的一条边与前横梁I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另一条边与对应前托架梁2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第三条边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交。如图1所示,加强板4的一个角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及对应前托架梁2的上端连接,由螺母锁紧。所述加强板4的第二个角通过第二螺栓5与前横梁I相固定,由螺母锁紧;加强板4的第三个角通过第三螺栓6与对应的前托架梁2固定连接,也由螺母锁紧。 位于前横梁I右边的第一螺栓3与第二螺栓5之间设有第四螺栓7,该第四螺栓7与第一螺栓3及第二螺栓5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第四螺栓7穿过对应的加强板4及前横梁1,由螺母锁紧。权利要求1.一种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包括前横梁(I)和前托架梁(2),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I)的左右两端,该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I)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⑷与前横梁⑴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为三角形,该加强板(4)的一条边与前横梁(I)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另一条边与对应前托架梁(2)的长度方向同向,加强板(4)的第三条边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的一个角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I)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连接,加强板(4)的第二个角通过第二螺栓(5)与前横梁(I)相固定,加强板(4)的第三个角通过第三螺栓(6)与对应的前托架梁(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横梁(I)右边的第一螺栓(3)与第二螺栓(5)之间设有第四螺栓(7),该第四螺栓(7)与第一螺栓(3)及第二螺栓(5)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第四螺栓(7)穿过对应的加强板(4)及前横梁(I),由螺母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加强板(4)由2.8-3.2mm厚的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包括前横梁(1)和前托架梁(2),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1)的左右两端,该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1)连接,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1)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与前横梁(1)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固定。本技术通过加强板来增加前托架梁与前横梁之间的强度,大大提高了前托架梁与前横梁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前托架梁和前横梁整体发生晃动,从而消除了汽车加速时驾驶室的共鸣噪音,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文档编号B62D21/00GK203111313SQ20132008761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恒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包括前横梁(1)和前托架梁(2),所述前托架梁(2)设置于前横梁(1)的左右两端,该前托架梁(2)的上端通过两颗并排设置的第一螺栓(3)与前横梁(1)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每根前托架梁(2)与前横梁(1)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与前横梁(1)及对应的前托架梁(2)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