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4944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包括架体、卡紧装置和具有活塞杆的驱动缸,所述卡紧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架体上,所述卡紧装置与架体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电机转轴的外径、且小于电机对轮外径;所述驱动缸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架体上,所述活塞杆与通孔同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便于操作和低成本的优点,能快速有效的实现电机对轮与电机转轴的拆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对轮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机电设备工作的核心部件,因长期连续的使用,易发生电机故障。在电机的维修过程中,需要将过盈配合的十分紧密的电机对轮与电机转轴分离,即将电机对轮自电机转轴上拆卸下来,此过程耗时较长,易延误生产工作。目前采用的对轮拆卸设备包括千斤顶和通过四根丝杆连接的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其中第一夹板上设置有通孔,在使用时,将电机转轴穿设在通孔中,并将电机对轮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采用行车将千斤顶吊至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使千斤顶的输出轴与电机转轴对准,调整丝杆进而调整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距离,千斤顶的尾端与第二夹板相抵,使电机对轮与千斤顶的位置相对固定,开启千斤顶,千斤顶的输出轴推动电机转轴,使电机转轴与电机对轮相对运动,进而是两者分离。使用该对轮拆卸设备拆卸电机对轮,操作过程繁琐,拆卸时间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拆卸装置结构复杂、不易于操作和成本高问题,提出一种电机对轮拆卸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低成本的优点,能快速有效的将电机对轮自电机转轴上拆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包括架体、卡紧装置和具有活塞杆的驱动缸,所述卡紧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架体上,所述卡紧装置与架体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电机转轴的外径、且小于电机对轮外径;所述驱动缸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架体上,所述活塞杆与通孔同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缸为液压缸或气缸。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杆头行程末端位于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外侧,所述活塞杆行程大于电机对轮距电机转轴杆头的距离。初始状态时,所述活塞杆杆头具卡紧装置通孔的长度小于等于电机对轮距电机转轴杆头的距离,所述活塞杆杆头在动力处处装置的作用下,沿通孔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活塞杆的行程长于电机对轮距电机转轴杆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小于电机转动轴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卡紧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架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或气缸的侧壁固定在架体上,以增加液压缸或气缸与侧架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下端设置有滑轮。本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工作原理:将穿设有电机对轮的电机转轴放置在由卡紧装置和架体形成的通孔中,电机对轮受通孔的限位而卡设在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内部,电机转轴与驱动缸的活塞杆同轴;开启驱动缸,活塞杆对同轴设置的电机转轴施加推力,因电机自重远大于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电机和电机转轴相对地面保持不动,所述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向远离电机的方向运动,电机对轮受卡紧装置限位,与电机对轮拆卸装置一同向远离电机(电机转轴)的方向运动,直至电机对轮自电机转轴上拆除。本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结构简单、合理、紧凑,与现有拆卸装置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操作简单、易行,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拆卸效率高,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电机对轮拆卸,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适用于不同型号电机的电机对轮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架体4、卡紧装置I和具有活塞杆2的驱动缸3,卡紧装置I为内缘为上半圆(弧形)的卡块,所述架体4上设置有与上半圆相配合的下半圆,所述卡紧装置I和架体4上设置有相配合的螺纹孔,卡紧装置I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架体4上,卡紧装置I的上半圆与架体4的下半圆形成一圆形通孔,通孔的内径大于电机转轴的外径、且小于电机对轮5外径,即该通孔能穿设电机转轴且限定电机对轮位移;驱·动缸3远离活塞杆2的一端固定在架体4上,活塞杆2与通孔同轴,此外,本实施例中驱动缸3的侧壁固定在架体上,以增加液压缸或气缸与侧架的连接强度。活塞杆2的外径小于电机转动轴的外径。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驱动缸为液压缸,具体为液压千斤顶。活塞杆2杆头行程末端位于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外侧,所述活塞杆行程大于电机对轮距电机转轴杆头的距离,以确保在活塞杆2杆头运行至行程末端时可将电机对轮与电机转轴彻底分离。本实施例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工作原理:将穿设有电机对轮5的电机转轴放置在由卡紧装置I和架体4形成的通孔中,电机对轮5受通孔的限位而卡设在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内部,电机转轴与驱动缸3的活塞杆2同轴;开启驱动缸3,活塞杆2对同轴设置的电机转轴施加推力,因电机自重远大于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电机和电机转轴相对地面保持不动,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向远离电机的方向运动,电机对轮5受卡紧装置限位,与电机对轮拆卸装置一同向远离电机(电机转轴)的方向运动,直至电机对轮5自电机转轴上拆除。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机对轮拆卸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公开的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的驱动缸为气缸;为了减小架体与地面的摩擦,本实施例中架体下端还设置有滑轮。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电机对轮拆卸装置,驱动缸的改变、卡紧装置的改变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 案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卡紧装置和具有活塞杆的驱动缸,所述卡紧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架体上,所述卡紧装置与架体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电机转轴的外径、且小于电机对轮外径;所述驱动缸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架体上,所述活塞杆与通孔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为液压缸或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杆头行程末端位于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外侧,所述活塞杆行程大于电机对轮距电机转轴杆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小于电机转动轴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架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或气缸的侧壁固定在架体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下端设置有 滑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包括架体、卡紧装置和具有活塞杆的驱动缸,所述卡紧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架体上,所述卡紧装置与架体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电机转轴的外径、且小于电机对轮外径;所述驱动缸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架体上,所述活塞杆与通孔同轴。本技术电机对轮拆卸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便于操作和低成本的优点,能快速有效的实现电机对轮与电机转轴的拆卸。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3109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对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卡紧装置和具有活塞杆的驱动缸,所述卡紧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架体上,所述卡紧装置与架体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电机转轴的外径、且小于电机对轮外径;所述驱动缸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架体上,所述活塞杆与通孔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岳荣甫郗传峰杨玉杰胡良刚胡佩兵赵伟万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