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384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装置,配料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配料罐、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特别是,搅拌桨包括沿着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桨叶和多个第二桨叶,多个第一桨叶和多个第二浆叶分别固定在搅拌轴和配料罐的内壁上,搅拌轴穿过多个第二浆叶设置,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最下部的第一桨叶上的刮刀,该刮刀防止改性沥青在配料罐的底部残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简化了改性沥青的制备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且该搅拌装置满足搅拌均匀性要求,防止改性沥青在配料罐的底部残留,无搅拌死角。(*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备防水材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浙青是公认的具有较好防水性能的材料,但由于原浙青有低温脆,高温流淌抗、老化性能差的特点,需要通过聚合物改性浙青技术进行改善浙青性能,通常加入橡胶或树脂进行改性,加入的材料可以是橡胶粉,也可以是SBS橡胶或其他,这种改性称为聚合物改性。加入聚合物的材料性能和加入量,决定了改性后浙青性能的好坏,添加的材料称为改性剂。一般地改性剂大多数为高聚物,所谓的高聚物是指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的范围十分广,适用于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的主要有SBS橡胶(也称弹性体)、APP树脂,包括ΑΡΑ0\ΑΡ0 (也称塑性体)。也就是说,在我国,高聚物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特指APP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和SBS改性浙青防水卷材二种改性浙青防水卷材。例如,制备SBS改性浙青防水卷材时,先将改性浙青剂SBS和热浙青混合,然后在热浙青配料装置内循环搅拌,使改性浙青剂均匀地分散于热浙青中,最后进入胶体磨循环研磨,使得研磨粒度细度< 5 μ m,最后在配料罐中继续搅拌,让SBS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浙青中。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制备效率低,同时,配料装置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而且不能存在搅拌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改性 浙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装置,配料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配料罐、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特别是,搅拌桨包括沿着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桨叶和多个第二桨叶,多个第一桨叶和多个第二浆叶分别固定在搅拌轴和配料罐的内壁上,搅拌轴穿过多个第二浆叶设置,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最下部的第一桨叶上的刮刀,该刮刀防止改性浙青在配料罐的底部残留。优选地,多个第二桨叶分别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一桨叶之间。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和优选方面,第一桨叶包括至少有一对固定在搅拌轴上的第一桨叶本体,与搅拌轴相互平行设置、并固定在第一桨叶本体上的多个第一支叶。优选地,多个第一支叶有4 8个,且多个第一支叶均匀分布在一对的第一桨叶本体上。更优地,第一支叶的材质为角钢,每两个第一支叶的直角朝向相反方向设置,且每个第一支叶的一端部呈尖角状,另一端部呈燕尾状。优选地,多个第二桨叶之间相互错位。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具体和优选方面,第二桨叶包括至少有两对交叉设置的第二桨叶本体,与搅拌轴相互平行设置、并固定设置在第二桨叶本体上的多个第二支叶。优选地,多个第二支叶有2 4个,每相邻两个第一支叶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支叶。更优地,第二支叶材质为角钢,第二支叶的直角朝向与每两个第一支叶的直角朝向相反方向设置,且每个第二支叶的一端部呈尖角状,另一端部呈燕尾状。此外,本技术方案中的刮刀底部与配料罐的罐底形状相同,确保配料装置在配料过程中,无改性浙青配料罐的罐体残留。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配料装置采用多个第一桨叶和多个第二桨叶,并将多个第一桨叶和多个第二桨叶分别固定在搅拌轴和配料罐的内壁上,再由搅拌轴穿过多个第二桨叶设置,在驱动电机作用下,多个第一桨叶和搅拌轴一起转动,多个第二桨叶固定在配料罐的内壁上,将处于配料罐内的高聚物之间,在多个第一桨叶带动下与多个第二桨叶和配料罐的内壁发生碰撞或剪切,产生类似胶体研磨效果,简化了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的制备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且该搅拌装置满足制备改性浙青防水卷材过程中,物料的均匀性要求,同时,在最下部的第一桨叶上安装了刮刀,防止改性浙青在配料罐的底部残留,使得配料装置无搅拌死角。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 型的配料装置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桨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桨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1、配料罐;10、进料口 ;11、出料口 ;2、搅拌装置;20、搅拌轴;21、搅拌桨;22、第一桨叶;220、第一桨叶本体;221、第一支叶;23、第二桨叶;230、第二桨叶本体;231、第二支叶;3、刮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制备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装置,其包括具有进料口 10和出料口 11的配料罐1、搅拌装置2。所述的搅拌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轴20、设置在搅拌轴20上的搅拌桨21。搅拌桨21包括沿着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桨叶22和多个第二桨叶23,多个第一桨叶22和多个第二浆叶23分别固定在搅拌轴20和配料罐I的内壁上,搅拌轴20穿过多个第二浆叶23设置,搅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最下部的第一桨叶22上的刮刀3,该刮刀3防止改性浙青在配料罐I的底部残留。本例中,每个第二桨叶23分别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一桨叶22之间,即第一桨叶22有三个,第二桨叶23有两个。其中第一桨叶22包括有一对固定在搅拌轴20上的第一桨叶本体220,与搅拌轴20相互平行设置、并固定在第一桨叶本体220上的四个第一支叶221,且四个第一支叶221均匀分布在一对的第一桨叶本体220上;第二桨叶23包括有两对交叉设置的第二桨叶本体230,与搅拌轴20相互平行设置、并固定设置在第二桨叶本体230上的两个第二支叶231,且两个第二支叶231分别对应分布在半对第一桨叶本体220上的两个第一支叶221之间,同时两个第二桨叶221的两个相交叉的两对第二桨叶本体230相错位,使得配料罐I内的第二支叶231分散开了,有利用搅拌装置2工作后,搅拌的均匀性,同时可提高物料之间的碰撞或剪切,达到类似研磨的效果。上述的第一支叶221和第二支叶231的材质均为角钢,其中4个第一支叶221中每两个角钢的直角朝向相反,2个第二支叶231的直角朝向与每两个第一支叶221的直角朝向相反。第一支叶221和第二支叶231的形状相同,一端部呈尖角状,另一端部呈燕尾状,但角钢的型号存在不同,第一支叶221的角钢采用边长为45 mm,厚度为4 mm ;第二支叶231的角钢采用边长为100 mm,厚度为10 mm。由于第一桨叶22和第一支叶221在驱动电机驱动下,与搅拌轴20 —起旋转,这样一般的功率驱动电机就能满足配料装置的工作,节约能源。此外,本例中,将刮刀3的底部与配料罐I的罐底设置成形状相同,在搅拌轴和第一桨叶的旋转下,带动刮刀3刮设着配料罐I的底部,防止改性浙青在配料罐的底部残留。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多个第一桨叶和多个第二桨叶,并将多个第一桨叶和多个第二桨叶分别固定在搅拌轴和配料罐的内壁上,再由搅拌轴穿过多个第二桨叶设置,在驱动电机作用下,多个第一桨叶 和搅拌轴一起转动,多个第二桨叶固定在配料罐的内壁上,将处于配料罐内的高聚物之间,在多个第一桨叶带动下与多个第二桨叶和配料罐的内壁发生碰撞或剪切,产生类似胶体研磨效果,简化了改性浙青的制备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且该搅拌装置满足制备改性浙青过程中,物料的均匀性要求,同时在最下部的第一桨叶上安装了刮刀,防止改性浙青在配料罐的底部残留,使得配料装置无搅拌死角。以上对本技术做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用的配料装置,所述的配料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的配料罐(1)、搅拌装置(2),所述的搅拌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轴(20)、设置在搅拌轴(20)上的搅拌桨(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桨(21)包括沿着所述搅拌轴(20)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桨叶(22)和多个第二桨叶(23),所述的多个第一桨叶(22)和所述的多个第二浆叶(23)分别固定在所述搅拌轴(20)和所述的配料罐(1)的内壁上,所述的搅拌轴(20)穿过所述的多个第二浆叶(23)设置,所述的搅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最下部的所述第一桨叶(22)上的刮刀(3),所述的刮刀(3)防止所述改性沥青在所述配料罐(1)的底部残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巢文革闵建彬沈浩君徐娟朱朝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