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262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包括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的中部设置有曲线形结构。其既达到了可靠的弹性控制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的活动度,降低了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后滑脱的可能性,又能有效降低了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在周期性受力下材料所承受的疲劳强度,使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人体后更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内固定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后可有效地维持脊柱原有的稳定性,弥补因减压术后造成的不稳定性。一定程度的可控的活动稳定性,具有有效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的效果。但是目前产品的可控的活动幅度相对较大,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太可靠,在周期性的受力下,产品材料的疲劳强度方面有隐患,植入后的产品有滑脱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 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更可靠、更安全,增强了植入人体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棘突间稳定系统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包括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的中部设置有曲线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包括主体左半部和主体右半部,其中所述主体左半部和所述主体右半部通过连接筋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主体左半部上与所述连接筋相连接的端部设置有U形凹槽,所述主体右半部上设置有与所述U形凹槽相应配合的凸起。优选地,所述U形凹槽和所述凸起均设置于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凸起呈勺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曲线形结构间隙由所述U形凹槽和所述凸起围合而成。优选地,所述连接筋与所述主体左半部和所述主体右半部之间均具有空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中部设置曲线形结构,既达到了可靠的弹性控制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的活动度,降低了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后滑脱的可能性,又能有效降低了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在周期性受力下材料所承受的疲劳强度,使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人体后更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对照表:I一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11一主体左半部;12—主体右半部;13—连接筋;14一U形凹槽;15—凸起;16—曲线形结构;17—空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包括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1,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I的中部设置有曲线形结构16。通过设置曲线形结构16将弹性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I分割成曲线形双弹性结构。通过在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I中部设置曲线形结构16,既达到了可靠的弹性控制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的活动度,降低了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后滑脱的可能性,又能有效降低了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在周期性受力下材料所承受的疲劳强度,使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人体后更安全可靠。较佳地,该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I包括主体左半部11和主体右半部12,其中该主体左半部11和主体右半部12通过连接筋13连接在一起。该主体左半部11和主体右半部12为曲线形弹性结构,该主体左半部11和主体右半部12为相对的称号,其仅表示主体左半部11和主体右半部12的相对位置,其中间通过连接筋13连接在一起。较佳地,主体左半部11上与连接筋13相连接的端部设置有U形凹槽14,主体右半部12上设置有与U形凹槽14相应配合的凸起15。如图1-2所示,主体左半部11和主体右半部12通过连接筋13连接在一起,主体左半部11与连接筋13相连接的端部设置一 U形凹槽14,相应地,主体右半部12上与U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与U形凹槽14相配合的凸起15。如图2所示,该U形凹槽14和凸起15均设置于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I的外侧。较佳地,凸起15呈勺形结构。如图2所示,该凸起15呈勺形结构,其像勺子的投影一样呈弯曲状,用于与U形凹槽14相配合。较佳地,曲线形结构16由U形凹槽14和凸起15围合而成。呈勺形结构的凸起15与U形凹槽16相配合,围成一曲线形结构间隙16,用以增加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的活动度,降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后滑脱的可能性。较佳地,连接筋13与主体左半部11和主体右半部12之间均具有空隙17。通过设置该空隙17,增强了整个结构的弹性,进一步降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后滑脱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的材料为钛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其通过在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中部设置曲线形结构,既达到了可靠的弹性控制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的活动度,降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后滑脱的可能性,又能有效降低了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在周期性受力下材料所承受的疲劳强度,使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人体后更安全可靠。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 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包括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设置有曲线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包括主体左半部和主体右半部,其中所述主体左半部和所述主体右半部通过连接筋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左半部上与所述连接筋相连接的端部设置有U形凹槽,所述主体右半部上设置有与所述U形凹槽相应配合的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凹槽和所述凸起均设置于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勺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形结构由所述U形凹槽和所述凸起围合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与所述主体左半部和所述主体右半部之间均具有空隙。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包括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的中部设置有曲线形结构。其既达到了可靠的弹性控制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的活动度,降低了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后滑脱的可能性,又能有效降低了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在周期性受力下材料所承受的疲劳强度,使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植入人体后更安全可靠。文档编号A61B17/70GK203107254SQ201220726440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炜, 刘炳祥 申请人:北京飞渡朗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装置,其包括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系统装置主体部设置有曲线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刘炳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飞渡朗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