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包括有袖带和充气囊,袖带的一头设有长方形口袋,充气囊位于长方形口袋中,充气囊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通气管端部安装有充气阀,袖带的正反面各设有相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充气阀与充气管的头端相连,充气管的尾端连接有充气球,在充气管上串接有排气三通,在排气三通与充气球之间的充气管上安装有气体压力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实现了局部压迫血管止血,又保留了部分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安全使用时间得以大大延长,有助于止血后的快速恢复,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野外携带方便,适合各级救治单位及一线卫生员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止血带。
技术介绍
止血带在战伤救护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使用止血带的危害也日渐为人们所认识,例如因沿用橡皮管止血带太窄或使用时间过长造成截肢甚至死亡,很是令人痛心。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止血带主要有橡皮管止血带、卡扣式止血带及充气止血带,这些止血带在使用时都是采用环绕肢体整体加压,完全阻断血供,肢体处于缺氧状态,其安全使用时间在两个小时以内,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止血后的恢复都存在很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该止血带既实现局部压迫血管止血,又保留了部分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安全使用时间得以大大延长。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包括袖带和充气囊,袖带的一头设有长方形口袋,充气囊位于长方形口袋中,充气囊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通气管端部安装有充气阀,袖带的正反面各设有相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由于充气囊只占袖带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使用时将袖带连同充有一定气压的充气囊环绕肢体缠绕包裹,充气囊只压住肢体出血部位的近心端大血管走形部位,可根据止血情况向冲气囊里充气加压。这样肢体的其它部位所受压力较小,不会完全阻断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安全使用时间可达六小时,大大延长了安全使用的时间,有助于止血后的快速恢复。进一步的,充气阀与充气管的头端相连,充气管的尾端连接有充气球,在充气管上串接有排气三通,在排气三通与充气球之间的充气管上安装有气体压力表。通过用手捏压充气球,就能向充气囊 里充气加压,通过观察气体压力表可以随时掌握充气囊里气体的压力大小;当充气管的头端与充气阀之间断开后,充气阀自动关闭,以阻断充气囊里气体的外泄;当需要对充气囊里的气体进行泄压或完全排除充气囊里的气体时,将充气管的头端与充气阀相连,打开排气三通即可。本技术既实现了局部压迫血管止血,又保留了部分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安全使用时间得以大大延长,有助于止血后的快速恢复,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野外携带方便,适合各级救治单位及一线卫生员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充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具有袖带I和充气囊2,袖带I的一头设有长方形口袋3,充气囊2位于长方形口袋3中,充气囊2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4,通气管4端部安装有充气阀5,袖带I的正反面各设有相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6。袖带I由防水涂层布制成。充气囊2由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采用长为200mm宽为130mm的长方形,图1中短虚线所示。通气管4长约100mm。由于充气囊只占袖带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使用时将袖带连同充有一定气压的充气囊环绕肢体缠绕包裹,充气囊只压住肢体出血部位的近心端大血管走形部位,可根据止血情况向冲气囊里充气加压。这样肢体的其它部位所受压力较小,不会完全阻断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安全使用时间可达六小时,大大延长了安全使用的时间,有助于止血后的快速恢复。充气阀5与充气管7的头端相连,充气管7的尾端连接有充气球8,在充气管7上串接有排气三通9,在排气三通9与充气球8之间的充气管7上安装有气体压力表10。通过用手捏压充气球8,就能向充气囊2里充气加压,通过观察气体压力表10可以随时掌握充气囊2里气体的压力大小;当充气管7的头端与充气阀5之间断开后,充气阀5自动关闭,以阻断充气囊2里气体的外泄;当需要对充气囊2里的气体进行泄压或完全排除充气囊2里的气体时,将充气管7的头端与充气阀5相连,打开排气三通9即可。充气管7长为200 300mmo袖带I正反面的尼龙搭扣6沿袖带I宽度方向设有并排的两条,图1中背面的两条用点虚线表示。使用时,先在出血部位衬垫纱布垫,再将袖带I装有充气囊2的一头覆盖在敷料上或直接放在肢体出血部位的近心端大血管走行方向,用袖带I环绕肢体包裹,将袖带I上尼龙搭扣6的绒面和钩面粘接扣合 ,将充气管7的头端与充气囊2通气管4上的充气阀5对接,手动按压充气球8向充气囊2加压充气至出血停止,当出血部位不确定时,观察气体压力表10,加压充气至上肢50mmHg、下肢80mmHg (腿部较粗者IOOmmHg)即可。本技术摈弃了传统环绕整体加压、完全阻断动脉血供的止血带原理,采用合适的止血带宽度,较低的止血压力,既局部压迫血管止血,又保留了部分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其安全性远远超过了其他止血带,安全使用时间可达六小时,而且操作简便、携带方便,适合各级救治单位及一线卫生员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袖带和充气囊,袖带的一头设有长方形口袋,充气囊位于长方形口袋中,充气囊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通气管端部安装有充气阀,袖带的正反面各设有相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与充气管的头端相连,充气管的尾端连接有充气球,在充气管上串接有排气三通,在排气三通与充气球之间的充气管上安装有气体压力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带正反面的尼龙搭扣沿袖带宽度方 向设有并排的两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包括有袖带和充气囊,袖带的一头设有长方形口袋,充气囊位于长方形口袋中,充气囊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通气管端部安装有充气阀,袖带的正反面各设有相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充气阀与充气管的头端相连,充气管的尾端连接有充气球,在充气管上串接有排气三通,在排气三通与充气球之间的充气管上安装有气体压力表。本技术既实现了局部压迫血管止血,又保留了部分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安全使用时间得以大大延长,有助于止血后的快速恢复,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野外携带方便,适合各级救治单位及一线卫生员使用。文档编号A61B17/132GK203107200SQ20132000707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良明, 李涛, 刘建仓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局部充气加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袖带和充气囊,袖带的一头设有长方形口袋,充气囊位于长方形口袋中,充气囊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通气管端部安装有充气阀,袖带的正反面各设有相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明,李涛,刘建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