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柄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129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直柄伞具,包含:一中棒,多个上支撑骨,多个下支撑骨,一伞布,多个伞面骨及多个细连接骨。紧邻该中棒的顶端设有一上伞巢,且该中棒的中间处套接有一下伞巢;上支撑骨的一端接设于前述的上伞巢,另端接设于所对应的下支撑骨;下支撑骨的一端接设于前述的下伞巢,另端接设于所对应的伞面骨;伞布的中间套设于中棒的顶端至前述上伞巢止,且该伞布完全贴设于多个伞面骨且形成一凹陷区;伞面骨的长度小于伞布的半径,且各伞面骨的一端接设于该伞布的凹陷区的外周围,各伞面骨的另端则接设于该伞布的外周缘;细连接骨接设于前述所对应的伞面骨、上支撑骨之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各伞面骨的配置,得在相同的中棒的长度下,可以运用较大面积的伞布的直柄伞具
技术介绍
按,图8为熟知直柄伞具结构图,如图8所示,一般现有直柄伞具9,是作为遮阳及遮雨的功能,通常该直柄伞具靠一中棒91及架设于该中棒91的伞骨92据以撑开或收合伞布93,以达到遮阳及遮雨的效果。又该伞骨92由多个支伞面骨921及支撑骨922所构成,而伞面骨921、支撑骨922的一端分别接设于中棒91的上伞巢911及下伞巢912,而大部分的伞面骨921的一端皆接设于上伞巢911,且为了便于携带起见,现有直柄伞具9的中棒91通常设为固定长度,在这条件下使得伞布93无法再扩大,进而使现有直柄伞具9的遮雨效果大打折扣,特别在强风暴雨下,直柄伞具的使用人仍会淋到雨。若是加大伞布93的面积,相对地得增加中棒91的长度,如此便增加携带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较大伞面的一种直柄伞具。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可缩短中棒长度的一种直柄伞具。本技术的一种直柄伞具,包含有:一中棒,紧邻该中棒的顶端设有一上伞巢,且该中棒的中间处套接有一下伞巢;多个上支撑骨,该上支撑骨的一端接设于前述的上伞巢,另端接设于所对应的下支撑骨;多个下支撑骨,该下支撑骨的一端接设于前述的下伞巢,另端接设于所对应的伞面骨;一伞布,该伞布的中间套设于中棒的顶端至前述上伞巢止,且该伞布完全贴设于多个伞面骨且形 成一凹陷区;多个伞面骨,该伞面骨的长度小于伞布的半径,且各伞面骨的一端接设于该伞布的凹陷区的外周围,各伞面骨的另端则接设于该伞布的外周缘;及多个细连接骨,该细连接骨接设于前述所对应的伞面骨、上支撑骨之间。在本技术直柄伞具上述特征的基础上,该上支撑骨横断面为“ U ”型杆体,且两端冲扁并皆具有枢接孔。在本技术直柄伞具上述特征的基础上,紧邻该上支撑骨下方的枢接孔,则设有一挂杆,而该细连接骨的一端则挂接于该挂杆上。在本技术直柄伞具上述特征的基础上,该下支撑骨为一第一杆体的两端分别接设有一接头,且该接头具有一枢接孔,进而使得其中一接头得接设于前述中棒的下伞巢。在本技术直柄伞具上述特征的基础上,紧邻下支撑骨外侧的接头处设有一第一枢接座,而该第一枢接座得接设于前述上支撑骨下方的枢接孔。在本技术直柄伞具上述特征的基础上,该伞布由多个片扇型布片所车缝而成,而各布片的车缝区皆位于伞布的底下,又各伞面骨的一端则皆接设于伞布的各车缝区。在本技术直柄伞具上述特征的基础上,该伞面骨由一第二杆体的一端接设有一接头,且该接头具有一枢接孔,而该枢接孔得车缝于前述伞布的各车缝区,又该第二杆体的另端则接设有一尾珠。在本技术直柄伞具上述特征的基础上,该伞面骨的中间套设有一第二枢接座及一第三枢接座,该第二枢接座、第三枢接座彼此相互紧靠,且该第二枢接座得被前述的细连接骨一端挂接,而该第三枢接座则接设于前述下支撑骨较外的接头。在本技术直柄伞具上述特征的基础上,该伞面骨的第三枢接座至前述上伞巢的距离设为D,而该伞面骨的第三枢接座至其接头设为d,则d等于1/4至2/3的D。在本技术直柄伞具上述特征的基础上,该直柄伞具的收合过程,该伞布未受各伞面骨支撑的部分弯折成该凹陷区。因此,本技术直柄伞具参照先前技术具有下列功效的增进:1、本技术因伞布在其收合的情况下,可以弯折成一个凹陷区,进而使收合后的伞布长度“L”可较现有直柄伞结构短。所以在相同的中棒的长度下,使用本技术的直柄伞具结构可以使用较大面积的伞布,进而提升遮雨的效果,较大的暴雨也不怕。2、本技术因伞布在其收合的情况下,可以弯折成一个凹陷区,进而得到一较短的收合布面“L”,因而毋需使用较长的中棒,进而可缩短直柄伞具的整体长度,便于直柄伞具使用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直柄伞具内部结构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 直柄伞具的中棒、上支撑骨、下支撑骨、伞面骨及细连接骨的组合结构图;图3为上述图2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直柄伞具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a断面图;图6为本技术直柄伞具正在收合中的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直柄伞具已收合后的剖面图;图8为熟知直柄伞具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A:直柄伞具;1:中棒;11:上伞巢;12:下伞巢;2:上支撑骨;21:第二枢接孔;22:挂杆;3:下支撑骨;31:第一杆体;32:接头;321:第三枢接孔;33:第一枢接座;4:伞面骨;41:第二杆体;42:接头;421:第四枢接孔;43:尾珠;44:第二枢接座;45:第三枢接座;5:伞布;51:扇型布片;52:车缝区;53:凹陷区;6:细连接骨;D:距离;d:距离;L:长度;9:现有直柄伞具;91:中棒;911:上伞巢;912:下伞巢;92:伞骨;921:伞面骨;922:支撑骨;93:伞布。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上述目的、所运用技术手段及其达成功效,特举一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本技术直柄伞具内部结构的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直柄伞具已收合后的剖面图,如图1及图7所示,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直柄伞具A的结构改良,其最主要是将位于伞布5底下的多个支伞面骨4设为较短,亦即各伞面骨4的长度短于伞布5的半径,且该伞面骨4的一端接设于伞布5上,其另端在套接尾珠43并接设于该伞布5的外周缘,进而使该直柄伞具A收合时,该伞布经弯折成一个凹陷区53,进而得到一较短如图7所示的收合布面L可较现有直柄伞结构为短,因而毋需使用较长的中棒I ;同理反推,在相同的中棒I的长度下 ,使用本技术的直柄伞具A结构可以运用较大面积的伞布5。进一步地,图2为本技术直柄伞具的中棒、上支撑骨、下支撑骨、伞面骨及细连接骨的组合结构图,图3为上述图2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直柄伞具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a断面图,如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直柄伞具A,包含:一中棒1、多个上支撑骨2、多个下支撑骨3、多个伞面骨4、一伞布5及多个细连接骨6 ;其中,紧邻该中棒I的顶端设有一上伞巢11,且该中棒I的中间处套接有一下伞巢12。上支撑骨2横断面设为“ U ”型杆体,且两端冲扁并皆具有一第二枢接孔21,各上支撑骨2较高位置的第二枢接孔21接设于前述中棒I的上伞巢11,各上支撑骨2较低位置的第二枢接孔21接设于下支撑骨3所设的第一枢接座33 ;又仅邻该上支撑骨2较低位置的第二枢接孔21设有一挂杆22,而细连接骨6的一端挂接于该挂杆22上。各下支撑骨3分别为,第一杆体31的两端分别接设有一接头32,且该接头32具有一第三枢接孔321,进而使较内的接头32得接设于前述中棒I的下伞巢12,较外的接头32得接设伞面骨I的第三枢座45,又紧邻下支撑骨3较外的接头32处设有一第一枢接座33,而该第一枢接座33得供接设于前述上支撑骨2较低位置的第二枢接孔21。各伞面骨4的第二杆体41的一端接设有一接头42,且该接头42具有一第四枢接孔421,因各伞面骨4的长度短于伞布5的半径,致该伞面骨4的第四枢接孔421得车缝于前述伞布5的各车缝区52,而非结合于中棒I的上巢11,又该第二杆体41的另端则接设有一尾珠43 ;又在伞面骨4的中间套设有一第二枢接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柄伞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中棒,紧邻该中棒的顶端设有一上伞巢,且该中棒的中间处套接有一下伞巢;多个上支撑骨,该上支撑骨的一端接设于前述的上伞巢,另端接设于所对应的下支撑骨;多个下支撑骨,该下支撑骨的一端接设于前述的下伞巢,另端接设于所对应的伞面骨;一伞布,该伞布的中间套设于中棒的顶端至前述上伞巢止,且该伞布完全贴设于多个伞面骨且形成一凹陷区;多个伞面骨,该伞面骨的长度小于伞布的半径,且各伞面骨的一端接设于该伞布的凹陷区的外周围,各伞面骨的另端则接设于该伞布的外周缘;及多个细连接骨,该细连接骨接设于前述所对应的伞面骨、上支撑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仁
申请(专利权)人:秀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