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子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031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转子马达,其由定子、双转子、转子支撑体及散热单元构成,并强制性地向定子吹送外部的空气,从而能够提高定子的散热效率。上述双转子以分隔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定子的外表面及内表面,上述转子支撑体与上述双转子形成一体,并以放射状贯通地形成多个空气通道,上述散热单元以一体化方式形成在上述转子支撑体,当上述双转子旋转时,该散热单元强制性地向上述空气通道吹送外部的空气,来对上述定子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转子马达,其在转子设有散热单元,来提高定子的散热性能,并改善霍尔传感器组装体的设置结构,来减少制造费用的同时进行大量生产。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马达适用于洗衣机、汽车的水泵等,基于旋转运动提供动力。代表性地,洗衣机接收位于内桶的下部的驱动马达的动力来旋转。驱动马达的动力传递是通过马达的输出轴借助皮带等间接地与旋转轴相连接或马达的输出轴直接与旋转轴相连接来进行的。最近,能够降低噪声、故障及能源浪费因素,提高转子的整体强度,进而谋求洗涤力的提高的采用双转子结构的直接连接方式的马达备受瞩目。图1是现有的全自动洗衣机用马达结构的剖视图。现有的马达对全自动洗衣机的内桶或内槽进行驱动使其旋转,并包括:定子10,其具有多个铁芯11和绕组12 ;通过转子支撑体23相互连接的内转子20a及外转子20b,在内部背轭2la、外部背轭21b安装内部永久磁铁22a、外部永久磁铁22b,并借助向定子10的绕组12施加电源而形成的磁路而旋转;旋转轴,其与在转子支撑体 23的内周延伸形成的支撑框架24的中央部相结合并旋转。并且,定子10的一侧设有支架(holder) 31,该支架31具有用于连接马达的控制基板(即驱动器,附图中未图示)的连接用连接器。此时,支架31的连接用连接器由电源施加用连接器和位置信号传输用连接器构成,并通过导线32与外部连接,其中,上述电源施加用连接器用于向定子10施加电源,上述位置信号传输用连接器与具有霍尔传感器34的霍尔传感器基板33相连接,用于输出转子20a、20b的位置信号。另一方面,马达的控制基板一接收到通过霍尔传感器34检测到的转子20a、20b的位置信息,就判别转子20a、20b的转速,并与预先设定的目标速度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用三相(U相、V相、W相)定时信号来控制转子20a、20b使转子20a、20b以目标速度旋转。具体地,马达的控制基板将通过霍尔传感器34组合而产生的脉冲波形传递给驱动部,并选择性地切换相当于各相的晶体管,从而控制从电源部向定子10的各相绕组供给的电源,来驱动马达。在此,定子10将9个绕组12分配给U相、V相、W相,每一相各分配3个,并进行串联连接后用Y接法进行连接。此时,若3个霍尔传感器34依次检测到转子20a、20b的位置,马达的控制基板按照规定的角度向三相的绕组12中依次两个相的绕组12施加电源,来驱动开关晶体管(switching transistor)。S卩,在三相马达中,三相的终端点(end point)相互连接,而从一个相的观点看,反复进行电流向一侧方向流动再向反方向流动再关闭的3种过程。尤其,霍尔传感器34由引线型(lead type)构成。这种引线型的霍尔传感器34向霍尔传感器基板33插入长的引线的一端后,手动地焊接来连接。此时,用于安装霍尔传感器34的霍尔传感器基板33中,在用于生成转子20a、20b的位置检测信号的IC芯片的周边需要设置电阻、电容器等外围部件,而且必须要进行表面封装作业。然而,有关现有的霍尔传感器安装结构是,霍尔传感器基板33以水平方向配置在沿着马达的圆周方向的定子10的一侧面,所以,霍尔传感器34若要检测转子20a、20b的旋转位置,就需要朝向与霍尔传感器基板33形成直角的方向突出,并配置在内转子或外转子的侧面。因此,以往是采用引线长的引线型霍尔传感器34并封装于霍尔传感器基板33,而这样无法进行表面封装作业,因而手动地焊接长的引线的一端来连接。此时,有可能因焊接不良而导致霍尔传感器34从霍尔传感器基板33脱离,引发接触不良,因此,霍尔传感器34和霍尔传感器基板33之间的可靠性受到限制。并且,霍尔传感器基板33以将霍尔传感器34插入于定子所具有的霍尔传感器插入孔的状态结合霍尔传感器34。现有的霍尔传感器的安装及组装结构经过直接插入或另行焊接的过程的手工插入过程。这需要人力,会提高马达的制造和生产费用,并由于人工进行,因此无法进行大量生产。由此,有必要使霍尔传感器基板33具有在大量生产中容易与定子10相结合的结构制造。同时,由于将支架32制造成将电源施加用连接器和位置信号传输用连接器形成一体化的结构,因而一旦某一个连接器产生异常,就需要进行整体更换,因此,会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并且,现有的转子是在收容定子的转子支撑体23插入背轭(back yoke) 21a、21b后,在背轭21a、21b固定并结合永久磁铁(magnet)22a、22b。此时,随着向绕组施加电源以使转子旋转,定子10绕组总是产生热,由此需要散热结构,以保障马达的驱动环境的稳定性。尤其,双转子马达的情况下,具有内转子20b及外转子20a,因而随着向绕组12施加电源而产生的热比一个转子的情况下产生的热温度更高,因此,双转子马达更迫切需要散热结构。 作为此类散热结构,以往是增加定子铁芯11的层叠高度或加大转子的永久磁铁22a、22b的容量来增加马达的扭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定子的绕组12施加的负载,来抑制产生热。但是,现有的马达由于没有对定子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因此,定子中产生的热会降低马达的性能,还会缩短马达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转子马达,其在转子支撑体设有当转子旋转时强制性地向定子吹送外部空气的散热单元,来提高定子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双转子马达,散热单元与转子支撑体形成一体,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对定子进行散热的散热单元,因此能够降低制造费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双转子马达,其将霍尔传感器与霍尔传感器基板的其他部件一同进行表面封装,并将沿着使霍尔传感器基板能够与外转子或内转子相向的、与轴方向平行的垂直方向结合的霍尔传感器组装体设置于定子支撑体,从而降低制造费用,提高生产率,并能够进行大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未提及的其他目的及优点能够根据以下的说明进行了解,同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并且很容易了解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能够通过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方案及其组合来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双转子马达包括:定子;双转子,以分隔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定子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转子支撑体,其与上述双转子形成一体,并以放射状贯通地形成多个空气通道;以及散热单元,其形成在上述转子支撑体,当上述双转子旋转时,该散热单元强制性地向上述空气通道吹送外部的空气,来对上述定子进行散热。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单元包括:外部叶片,其形成在上述转子支撑体的外表面,当转子旋转时,该外部叶片强制性地向上述空气通道吹送外部的空气;内部叶片,其形成在上述转子支撑体的内表面,将流入上述空气通道的空气向上述定子吹送。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叶片以垂直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支撑筋的外表面,并以放射状进行排列,其中,上述支撑筋划分多个空气通道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叶片的一侧形成有引导突起,该引导突起用于将外部叶片所吹送的空气引向上述空气通道。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弓I导突起在上述外部叶片的两侧面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地形成,上述引导突起与上述外部叶片具有相同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内部叶片以垂直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支撑筋的内表面,并以放射状进行排列,其中,上述支撑筋划分多个空气通道之间。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炳秀
申请(专利权)人: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