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更换闪光灯的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8665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更换闪光灯的激光器,包括聚光腔本体、第一电极夹头、第二电极夹头和闪光灯,闪光灯位于聚光腔本体中,且闪光灯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闪光灯的第一电极可调节固定在第一电极夹头上,闪光灯的第二电极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电极夹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激光器在更换闪光灯过程中无需打开激光器外壳,更不需要拆下聚光腔和重新调整光路,从而实现快速更换闪光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
,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更换闪光灯的激光器
技术介绍
随着激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激光器也迅速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通讯、医疗和工业制造等领域。目前高能量的脉冲激光器通常采用脉冲闪光灯作为泵浦源,通过闪光灯照射激光工作物质激发激光的自发辐射,然后通过谐振腔定向增强,从而实现稳定的激光输出。但是,目前技术水平下,闪光灯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如同灯泡有使用寿命一样。以脉冲方式工作的闪光灯为例,其寿命不超过300万次,如果闪光灯工作频率是20Hz,每天工作8小时,其使用寿命不足6天。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闪光灯需要经常更换。因此我们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更换闪光灯,并且无需拆下激光器外壳和聚光腔,更无需重新调整光路,从而省时省力的更换闪光灯。在现有技术的更换闪光灯的方式中,通常需要把整个聚光腔整体拆卸下来,更换闪光灯后再将聚光腔安装到激光器中,这种更换方式比较复杂和麻烦,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要把激光器的外壳打开,通常会破坏激光器的内部环境,增加了灰尘污染光路的可能性,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中缩短了激光的使用时间;第二是在更换的过程中,需要重复的拆装电器连接和冷却水路连接,导致了工作量的增加;第三是聚光腔在安装到激光器中时,通常很难保证精确的安装在之前的位置上,这样会造成激光工作物质的位置发生移动,需要重新调整光路使得激光器工作在最佳状态,这样也导致了工作量的增加。因此,制造一种能够简单快 捷更换闪光灯、无需拆下激光器外壳和聚光腔,也不需重新调整光路的激光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更换闪光灯的激光器,这种激光器能够在更换闪光灯过程中无需打开激光器外壳,更不需要拆下聚光腔和重新调整光路,从而实现快速更换闪光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更换闪光灯的激光器,包括聚光腔本体、第一电极夹头、第二电极夹头和闪光灯,闪光灯位于聚光腔本体中,且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闪光灯的第一电极可调节固定在第一电极夹头上,闪光灯的第二电极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电极夹头上。本专利技术的激光器在更换闪光灯的过程中,手持闪光灯的第二电极夹头,将闪光灯从聚光腔从抽取出来或插入进去,无需打开或拆卸聚光腔,从而能够快速方便的更换闪光灯。优选的,激光器还包括激光器外壳,激光器外壳包括位于闪光灯的轴向两侧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端面具有通孔,第二电极夹头通过通孔并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端面上。激光器外壳的第二端面对第二电极夹头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因此当更换闪光灯的过程中,无需打开激光器外壳,就能通过激光器外壳端面的通孔中将闪光灯取出或安装,因此节省了工作时间。优选的,激光器还包括第一电极夹头固定件,第一电极夹头固定在第一电极夹头固定件上。第一电极夹头固定件对第一电极夹头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其中,第一电极夹头还可以直接固定在激光器外壳的第一端面上。优选的,聚光腔本体包括位于闪光灯的轴向两侧的第一聚光腔端面和第二聚光腔端面,激光器外壳的第二端面紧靠第二聚光腔端面。当激光器外壳的第二端面和第二聚光腔端面紧靠在一起的时候,这样无需采用特制的闪光灯,即不需要增加闪光灯的长度即可实现闪光灯的安装和使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节约成本并且使用方便。优选的,在第二聚光腔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还包括两个全反射镜,用于增加激光器的腔长。两个全反射镜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优选的,第一电极夹头包括第一电极夹头本体、弹簧和第一固定套,弹簧和第一固定套依次套在第一电极夹头本体上,在第一电极夹头本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夹头,第一固定套套设在第一夹头上,第一夹头、第一固定套和弹簧相互配合的对闪光灯的第一电极可调节固定;第二电极夹头包括第二电极夹头本体、螺母、法兰盘和第二固定套,螺母、法兰盘和第二固定套依次套在第二电极夹头本体上,在第二电极夹头本体的一端具有第二夹头,在第二电极夹头本体的另一端具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第二夹头、第二固定套和螺母配合对闪光灯的第二电极形成可拆卸的紧密固定。第一电极夹头对第一电极形成的夹持力大小可调,而第二电极夹头对第 二电极形成固定的夹持力,当手持第二电极夹头时,就可以将闪光灯从第一电极夹头中拔出或插入进去,从而能够实现快速方便的安装闪光灯。优选的,第一夹头的内侧具有容纳第一电极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夹头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夹片;第二夹头的内侧具有容纳第二电极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夹头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固定夹片。优选的,第一夹头的外侧面为圆台面,第一固定套的内侧面为与第一夹头的外侧面相配合的圆台面;第二夹头的外侧面为圆台面,第二固定套的内侧面为与第二夹头的外侧面相配合的圆台面。当第一固定套和第一夹头的相互靠近时,第一夹头内侧的第一固定孔的孔径变小,从而对第一电极的夹持力增加,当第一固定套和第一夹头的相互远离时,第一固定孔的孔径变大,从而对第一电极的夹持力减小。同样调节第二固定套和第二夹头的距离即可调节对第二电极的夹持力的大小,从而实现闪光灯的安装和拆卸。优选的,闪光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端面具有导向面。导向面优选圆锥形,能够方便的分别插入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优选的,第一电极夹头本体和第二电极夹头本体均由导电材料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式的激光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激光器中的闪光灯从激光器外壳的通孔中取出的过程。图4是本专利技术激光器中的闪光灯取出后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主要装置符号说明I激光器2聚光腔本体3、4电极夹头5闪光灯6激光器外壳7、15电极夹头本体8弹簧9、18固定套10、25 夹头11、21 电极12,24固定孔13、23固定夹片14导向面16螺母17法兰 盘19、26端面20通孔22螺纹27、28聚光腔端面29电极夹头固定件30全反射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 “右”与附图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式的激光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激光器I包括聚光腔本体2、电极夹头3、电极夹头4、闪光灯5和激光器外壳6。闪光灯5的两侧分别具有电极11和电极21 (参见图2),电极11的端面具有导向面14,导向面14呈锥形,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向面还可以是圆台形、箭头形、笔尖形等,优选呈圆锥形。电极夹头3包括电极夹头本体7、弹簧8和固定套9,弹簧8和固定套9依次套设在电极夹头本体7上,在靠近固定套9的一端,电极夹头本体7的端部具有夹头10,固定套9套设在夹头10上,夹头10的内侧具有容纳电极11的固定孔12,电极11呈圆环状,夹头10具有四个固定夹片13,四个固定夹片13对称分布且与电极夹头本体7连接,四个固定夹片13与电极夹头本体7的连接处具有弹性,使得四个固定夹片13的内侧形成的固定孔12的大小可以改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固定夹片的数量可以是大于I的任意数,固定夹片的加工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刀具直接在夹头10和夹头25 (参见图2)上切出,也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出来,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更换闪光灯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腔本体;第一电极夹头;第二电极夹头;闪光灯,所述闪光灯位于所述聚光腔本体中,且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闪光灯的第一电极可调节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极夹头上,所述闪光灯的第二电极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极夹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朝辉樊仲维王鹏孙思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