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杂铜熔炼炉,包括:炉体,炉体的顶部设有加料口。通过加料口向炉体的内部加入废杂铜的加料装置,加料装置包括:本体、第一门和第二门,本体内具有加料通道,本体的下端在加料口处安装在炉体上且加料通道通过加料口与炉体的内部连通。第一门设在加料通道内且邻近本体的上端以打开或截止加料通道。第二门设在加料通道内以打开或截止加料通道,第二门位于第一门下方且与第一门间隔预定距离。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废杂铜熔炼炉,避免了往炉体内加入废杂铜时炉体内的烟气从加料口溢出,进而避免了烟气污染环境,更加环保,且该加料装置结构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冶金
,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杂铜熔炼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废杂铜熔炼炉在加料时,需要将废杂铜熔炼炉的加料口打开,将废杂铜通过加料口加入到熔炼炉内。但是,在加料过程中,熔炼炉内的烟气容易外溢,造成污染,环保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加料过程中能够避免烟气外溢的废杂铜熔炼炉。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废杂铜熔炼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加料口 ;及通过所述加料口向所述炉体的内部加入废杂铜的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加料通道,所述本体的下端在所述加料口处安装在所述炉体上且所述加料通道通过所述加料口与所述炉体的内部连通;第一门,所述第一门设在所述加料通道内且邻近所述本体的上端以打开或截止所述加料通道;和第二门,所述第二门设在所述加料通道内以打开或截止所述加料通道,所述第二门位于所述第一门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门间隔预定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的废杂铜熔炼炉,通过设有加料装置,加料装置内的加料通道内设有第一门和第二门,往炉体内加废杂铜时,首先第一门打开且第二门关闭,废杂铜从第一门进入到加料通道内,然后第一门关闭且第二门打开,废杂铜依次通过第二门和加料口进入到炉体内,从而通过第一门和第二门交错时间的打开或关闭,避免了往炉体内加入废杂铜时炉体内的烟气从加料口溢出,进而避免了烟气污染环境,更加环保,且该加料装置结构可靠。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废杂铜熔炼炉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具体地,所述加料通道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加料口设在所述炉体的正上方。从而便于加料装置的加工成型且便于加料装置的安装固定,同时进一步便于废杂铜依靠自身重力从加料通道内通过加料口加入到炉体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料通道的上端为喇叭状。从而便于往加料通道内加入废杂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门包括两个子门,所述两个子门分别可翻转地固定在所述本体的内壁上。从而便于第二门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子门均为板状,每个所述子门的一端可翻转地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内壁上,所述两个子门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二门截止所述加料通道时彼此相对且邻近。从而便于第二门打开或关闭。可选地,所述第一门为板状,且所述第一门设在所述加料通道的上端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门中的至少一个门内设有冷却部件。从而通过设有冷却部件,可减低加料通道内的温度,延长加料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部件为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门内的冷却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碎料加料口,所述碎料加料口位于所述第二门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壁上在所述碎料加料口处设有倾斜地向上延伸的碎料加料管。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的废杂铜熔炼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 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废杂铜熔炼炉100,该废杂铜熔炼炉100用于熔炼废杂铜,其中废杂铜包括残极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废杂铜熔炼炉100,如图1-图5所示,包括:炉体I和加料装置2,其中,炉体I的顶部设有加料口 10。加料装置2通过加料口 10向炉体I的内部加入废杂铜。加料装置2包括:本体21、第一门22和第二门23,其中,本体21内具有加料通道210,本体21的下端在加料口 10处安装在炉体I上且加料通道210通过加料口 10与炉体I的内部连通,以便于废杂铜依靠自身重力从加料通道210内通过加料口 10加入到炉体I内。第一门22设在加料通道210内且邻近本体I的上端以打开或截止加料通道210。第二门23设在加料通道210内以打开或截止加料通道210,第二门23位于第一门22下方且与第一门22间隔预定距离。其中,第一门22和第二门23可与废杂铜熔炼炉100外的控制系统电气相连,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门22和第二门23的打开或关闭。当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第一门22和第二门23还可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以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一门22和第二门23的打开或关闭还可通过加入的废杂铜的重量来实现。往炉体I内加入废杂铜时,首先第一门22打开,此时第二门23关闭,废杂铜通过第一门22进入到本体21内的加料通道210,然后第一门22关闭,废杂铜由于自身的重力在加料通道210内下降,当废杂铜运动到第二门23时,第二门23打开,废杂铜依次通过第二门23和加料口 10加入到炉体I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废杂铜熔炼炉100,通过设有加料装置2,加料装置2内的加料通道210内设有第一门22和第二门23,往炉体I内加废杂铜时,首先第一门22打开且第二门23关闭,废杂铜从第一门22进入到加料通道210内,然后第一门22关闭且第二门23打开,废杂铜依次通过第二门23和加料口 10进入到炉体I内,从而通过第一门22和第二门23交错时间的打开或关闭,避免了往炉体I内加入废杂铜时炉体I内的烟气从加料口10溢出,进而避免了烟气污染环境,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杂铜熔炼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加料口;及通过所述加料口向所述炉体的内部加入废杂铜的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加料通道,所述本体的下端在所述加料口处安装在所述炉体上且所述加料通道通过所述加料口与所述炉体的内部连通;第一门,所述第一门设在所述加料通道内且邻近所述本体的上端以打开或截止所述加料通道;和第二门,所述第二门设在所述加料通道内以打开或截止所述加料通道,所述第二门位于所述第一门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门间隔预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传谷,胡立琼,郝小红,张振民,曹珂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