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陈淑霞专利>正文

电动工具可替换及拆装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24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工工具中的一种用于紧固及拆装的工具,它主要包括有一主机体、一千斤顶接头及一套筒接头,该主机体设有藉由电动控制的马达,该千斤顶接头与套筒接头内部均设有驱动机构,该千斤顶接头与套筒接头均可装卸于主机体,使主机体的马达齿轮啮合或脱离千斤顶接头或套筒接头的驱动机构,据以令使用者可依实际的需要机动换装千斤顶接头或套筒接头。(*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工具可替换及拆装的结构本技术涉及手工工具中的一种用于固紧和拆装的工具,尤其是指它可将千斤顶接头与套筒接头机动地换装于主机体,以扩大使用范围的装置。一般车辆的轮胎螺丝锁合力量很大,当车辆抛锚需更换或修补轮胎时,欲拆、装螺丝均十分费力,可是一般场合不像保养场具有气动工具,所以欲拆、装轮胎均十分不便。为了解决上述普遍的问题,曾设计过一系列藉由汽车本身的蓄电池所提供的电力用作电动工具的电源,从而进行螺丝装卸。但是,在装卸轮胎螺丝时,还必须藉由千斤顶将车子顶起,因此车主必须再自备千斤顶等起重设备,而在使用千斤顶时,使用者必须以人力或其他专用的设备转动千斤顶的传动轴,以使千斤顶能将车子顶起;于是,车主自备驱动千斤顶的专用设备时,将会与螺丝装卸电动工具一并占踞后车箱的过多空间,显得较为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由主机体、千斤顶和套筒接头所组成的电动工具可替换及折装结构,它可以更换使用,进而达到缩小整个工具的体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主要包含有:一主机体,它内设有马达,且马达轴所接设的马达齿轮是伸出主机体端部外,在主机体端部环周设有多个旋合卡板,并在各旋合卡板的一端设有一挡边;一千斤顶接头,它具有彼此枢接的一驱动头及一夹头,该驱动头内设有行星齿轮组以供配合于主机体的马达齿轮而驱动,行星齿轮组接设有一中心轴而伸出驱动轴外,并在驱动轴的端部环周设有多个旋合卡槽,藉由该旋合卡槽可配合旋固于主机体的旋合卡板;一套筒接头,其一端设有一可供马达齿轮套入的啮合孔,另端设有一输出轴,相同于该啮合孔的套筒接头端部环周设有数旋合卡槽,藉由该旋合卡槽可配合旋固于主机体的旋合卡板。本技术可依实际需要机动地更换千斤顶接头或套筒接头进而缩小整体设备的体积,以增进汽车空间利用性和使用者的方便,因此而具有实用性。图1为本技术主机体可与千斤顶接头及套筒接头组合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千斤顶接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主机体与千斤顶接头组合但未被旋转固定时,其接触面间状态的平面图。图4为图3的主机体与千斤顶接头旋转固定时的平面图。图5为图4的前视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主机体与千斤顶接头及套筒接头的另一种组合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的主机体与千斤顶接头组合时的平面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接设于千斤顶接头及套筒接头而对汽车进行维修的实施例立体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有:一主机体(1)、一千斤顶接头(2)及一套筒(3),该主机体(1)可选择与千斤顶接头(2)或套筒接头(3)更换装卸。其中,该主机体(1)的内部设有马达(图中未示),且马达轴所接设的马达齿轮(11)是伸出主机体(1)端部外,在主机体(1)接设有电源线以供插置于汽车的点烟器插孔处(图中未示)而提供电力,在主机体(1)的把手处设有一开关按钮,用于控制马达启动与否,在主机体(1)的端部环周设有多个旋合卡板(12),并在各旋合卡板(12)的一端设有一挡边(121)。如图2所示,该千斤顶接头(2)是由一驱动头(21)及一夹头(23),藉由枢轴(232)枢接组成,该驱动头(21)一端设有一套孔(212),该套孔(212)的相对二侧内壁面设有导槽(2121),该端的环周壁设有多个旋合卡槽(211)。并使相邻的旋合卡槽(211)之间构成一区间(210),该区间(210)的长度是可容主机体(1)的旋合卡板(12)置入;在驱动头(21)的套孔(212)内则套入一齿轮筒(22),该齿轮筒(22)的外部相对二侧设有对应于该导槽(2121)的导轨(221),使导轨(221)可沿着该导槽(2121)滑动而将齿轮筒(22)套入套孔(212)中;该齿轮筒(22)所设的贯穿孔内壁面形成有内齿(222),在该贯穿孔内套入有由一底隔板(225)、多个行星齿轮(223)、及数个隔板(224)等元件所构成的行星齿轮组,该底隔板(225)的中央所设的洞孔形成有环齿(2250),并在该底隔板(225)的一面设有三个凸柱(2251)在该三个凸柱(2251)分别以自由配合地枢设有一行星齿轮(223),另外设有二个隔板(224),该隔板(224)的中央设有中心孔(2240),且在其一面设有三个凸柱(2241),在这些凸柱(2241)各枢设一行星齿轮(223)后,仍将这些隔板(224)连同行星齿轮(223)叠置后套入齿轮筒(22)中,并使各行星齿轮(223)啮合于齿轮筒(22)的内齿(222);另外,所设的卡掣头(24)一端为中心轴(241),该中心轴(241)的端部是形成为对应底隔板(225)的内环齿(2250)的外齿(2411),使该中心轴(241)可由驱动头(21)的另一端所设的洞孔穿入后再迫入底隔板(225)的内环齿(2250)而固定,使卡掣头(24)可随底隔板(225)的旋转而旋转;再者,该驱动头(21)的端部环周壁设有数个弧形的旋合卡槽(211),使每相邻的旋合卡槽(211)之间构成一区间(210),该区间(210)的长度是可容主机体(1)的旋合卡板(12)套入,藉由该旋合卡槽(211)可配合旋固于主机体(1)的旋合卡板(12)。该夹头(23)是藉由一枢轴(232)与驱动头(21)枢接,在该夹头(23)的一内侧壁螺设有一螺杆,-->该螺杆的外端固设有一旋钮(231),内端则枢设有一夹片(2311)。藉由该千斤顶接头(2)的结构,当它欲与主机体(1)结合时,是将主机体(1)端部所设的旋合卡板(12)套入千斤顶接头(2)的区间(210),如图3所示,而后将千斤顶接头(2)的驱动头(21)旋转,使得旋合卡板(12)卡入驱动头(21)的旋合卡槽(211),并被挡边(121)挡住而固定,如图4及图5所示,同时使马达齿轮(11)套入该行星齿轮组一端的三个行星齿轮(223)之间而与它啮合。在使用时,将位于千斤顶接头(2)的夹头(23)前端二侧的垫片(233)与夹片(2311)夹靠于千斤顶(4)的适当处,而后使夹掣头(24)卡掣于千斤顶(4)的传动轴端部,并旋转旋钮(231),而使夹片(2311)配合垫片(233)夹合千斤顶(4),如图8所示,此时即可启动主机体(1)的马达,藉由主机体(1)的马达齿轮(11)驱动三个行星齿轮(223)于齿轮筒(22)内旋转,进而驱动中心轴(241)及卡掣头(24)旋转而将千斤顶升起或下降。再如图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套筒接头(3),是在一外壳体的内部设有离合驱动机构,在该离合驱动机构延伸至套筒接头(3)的一端设有一可供马达齿轮(11)套入的啮合孔(32),另一端则设有一输出轴(33)以供配合装卸螺丝用的套筒(图中未示),相同于该啮合孔(32)的套筒接头(3)端部侧壁环周设有完全相同于千斤顶接头(2)的多个旋合卡槽(31),并使相邻的二旋合卡槽(31)之间形成区间(30);当该套筒接头(3)欲与主机体(1)结合时,可将主机体(1)的旋合卡板(12)套入套筒接头(3)的区间(30),而后将该套筒接头(3)旋转以将旋合卡板(12)卡入旋合卡槽(31)并被挡边(121)挡住而固定,同时令马达齿轮(11)套入啮合孔(32)而啮合,使启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工具可替换及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主机体,它内设有马达,且马达轴所接设的马达齿轮是伸出主机体端部外,在主机体端部环周设有多个旋合卡板,并在各旋合卡板的一端设有一挡边;一千斤顶接头,它具有彼此枢接的一驱动头及一夹头,该驱 动头内设有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组接设有一中心轴而伸出驱动轴外,并在驱动轴的端部环周设有多个旋合卡槽,该旋合卡槽可配合旋固于主机体的旋合卡板;一套筒接头,其一端设有一可供马达齿轮套入的啮合孔,另一端设有一输出轴,相同于该啮合孔的套筒接头 部环周设有数旋合卡槽,该旋合卡槽可配合旋固于主机体的旋合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工具可替换及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主机体,它内设有马达,且马达轴所接设的马达齿轮是伸出主机体端部外,在主机体端部环周设有多个旋合卡板,并在各旋合卡板的一端设有一挡边;一千斤顶接头,它具有彼此枢接的一驱动头及一夹头,该驱动头内设有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组接设有一中心轴而伸出驱动轴外,并在驱动轴的端部环周设有多个旋合卡槽,该旋合卡槽可配合旋固于主机体的旋合卡板;一套筒接头,其一端设有一可供马达齿轮套入的啮合孔,另一端设有一输出轴,相同于该啮合孔的套筒接头端部环周设有数旋合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陈淑霞
申请(专利权)人:黄陈淑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