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国荣专利>正文

颈椎保健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218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保健枕头,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的颈椎机械牵引器、肩托、肩背垫、凸弧度颈椎段、后脑部枕体、远红外发热中药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于:设在本体中的牵引器和肩托,能保持本体和人体稳定,将牵引力作用于颈椎,改善椎间盘间隙和弹性;本体中的颈脑部位凸弧度设置,使颈椎在头部的自身重力下达到牵引作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巩固颈椎保健效果;在本体中的肩背垫设置,可改善胸椎曲度;在本体上铺有远红外发热中药袋,起到对颈脑肩背的通经活血作用,并改善睡眠,最后,在枕头本体上颈部段横面的凹弧形设置及后脑枕体部位的凹圆形设置,使颈脑部与中药袋接触面更大,还能保持颈脑部的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具体是指一种颈椎保健枕头,用于人们在睡觉时作枕头使用。
技术介绍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受累而引发,颈椎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颈椎间盘退变后产生的一系列外在表现。国外1995年研究发现,人类10岁髓核开始退变,50岁以后95%椎间盘退变。慢性劳损、不良姿势是诱发颈椎病的主要因素。如长期伏案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易发生椎间盘突出。其次,慢性咽喉炎及颈部受冷也会造成局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损害等,导至椎间盘突出,继而引发颈椎病。突出的椎间盘会磨损颈项韧带,又会产生无菌性炎症,进而造成椎间盘的进一步退变突出,椎间盘间隙变小,椎体生理曲度改变,椎体骨质增生形成,使颈椎病一步步严重,由于椎体生理曲度的改变,椎体受力点会向胸椎转移,从而导致胸椎退行性改变,使颈椎病症状加重。因此,恢复椎间盘弹性和间隙,改善颈椎、胸椎生理曲度,消除无菌性炎症,促进颈肩部软组织血液循环,是颈椎保健的关键和重点,另外,从中医理论讲,促进颈肩背血液循环,能有效改善颈部供血,对颈椎保健有很大作用。为了颈椎保健,人们设计出了多种颈椎保健枕,如专利号为200410060257.2 (公告号为CN161577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杜仲叶颈椎保健枕》,是涉及一种杜仲叶颈椎保健枕。它含有枕芯,其中枕芯为横截面近似椭圆形的长柱体,其内填充有经过揉搓的杜仲叶,或填充有先经过药物浸泡,再烘干和揉搓的杜仲叶。使药物通过皮肤、穴位、毛孔进入人体,促进人体皮肤、骨骼和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合成。但这种保健枕只能单一的改善颈部血液循环,难以达到颈椎全方位保健作用。为同时改善颈椎生理曲度,专利号为200910115408.`2 (公告号为CN10155428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牵引颈椎保健枕及其制备方法》,枕芯一侧的鼓起的高度比另一侧鼓起的高度高3-5cm ;枕芯内部设有上、下两层结构,上层的填充物有天然植物药袋,下层的填充物为珍珠棉,增加枕芯的弹性与柔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牵引颈椎保健枕在药物作用下能改善颈脑血液循环,还能相应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并有一定的牵引颈椎作用。但由于枕体较柔软,对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对颈椎的牵引作用非常有限,也难以达到全方位综合保健颈椎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人体平卧时通过设计于枕体中的机械牵引装置,使颈椎在保持恰当生理曲度时得到有效牵引,调整颈椎椎间隙、生理曲度和椎间盘弹性的颈椎保健枕头。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平卧时在颈椎机械牵引中能顶住双肩,使枕头本体不受牵引力反作用而滑动,人体不受牵拉而整体移动,从而使牵引力完全作用于颈椎部位的颈椎保健枕头。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平卧时既能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又能在头部自身重力下使颈椎得到自然牵引,巩固机械牵引效果的颈椎保健枕头。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平卧时能防止颈、头部左右摇摆不稳的颈椎保健枕头。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平卧时能自然调整胸椎正常生理曲度的颈椎保健枕头。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六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平卧时能促进颈脑肩背血液循环的颈椎保健枕头。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第一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颈椎保健枕头本体设有颈椎机械牵引器,所述颈椎机械牵引器主体固定于本体,颈椎机械牵引器主体能伸缩,颈椎机械牵引器主体前端为牵引伸缩杆,从本体后侧伸出,将牵引套环扣住下巴和后脑根,套环两端扣住伸缩杆,牵引器主体伸展时,顶住伸缩杆向后方延伸,达到牵引颈椎作用。优选地,颈椎牵引机械器采用手动式气压牵引器,由手握充气器、放气阀门、气管、空气三通管、气囊缸、弹性充气气囊袋、顶杆帽、顶杆、顶杆套、伸缩杆、回复弹簧、插槽、插板组成,充气器与弹性充气气囊袋通过气管连接,所述弹性充气气囊袋至少有一个置于气囊缸底部,顶杆帽置于弹性充气气囊袋上方与顶杆为一体,顶杆穿过顶杆套与伸缩杆相连,伸缩杆后端直杆上装有回复弹簧。充气器按捏时弹性充气气囊袋向后膨胀延伸,通过顶杆帽、顶杆将伸缩杆向本体外延伸,放气阀门打开时,内压释放,弹性充气气囊袋收缩,同时,在伸缩杆后端直杆上回复弹簧作用下,伸缩杆缩回。优选地,在所述的气囊缸内自底部向后依次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气囊袋,以增加气囊袋膨胀力和膨胀高度。进一步优选地,伸缩杆前端直杆设有二根分别对称置于颈椎保健枕头本体中间线二侧,穿过本体后侧与插槽相连接,插板插于插槽中,插板上设有插板钩,可钩住颈椎牵引套上端两侧,颈椎牵引套下端分别套在人体的下巴和后脑,随着手握充气器的反复按捏,伸缩杆不断向本体外延伸,起到牵弓I颈椎作用。第二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本体前部肩背垫上二侧分别装有肩托,肩托固定在肩背垫上,这样,在颈椎机械牵引器牵引颈椎时,肩托可顶住人的肩膀,使牵引力完全作用于人体颈椎上,人体也不受牵拉而发生移动。优选地,肩托位置根据人们个体的不同,设为可以在肩背垫上移动和调整。进一步优选地,肩托的型状根据人体肩背弧度,可设为弧形。第三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本体颈部段纵向设置为凸弧形,弧面朝上,与本体连为一体;后脑部位枕体上部倾斜向下向后,后脑枕体底座为平面,两者为一体,与颈部段相连接。优选地,底座的平面铺有软性材料,软性材料的厚薄可根据人的个体不同增减,调整高度。第四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颈部段横向面根据人体颈椎的横向面生理形状,设置为凹弧形,在 后脑部枕体上部中间位置设为凹弧形,能保持颈、脑的稳定。第五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本体的前部分设有一倾斜向上的肩背垫,中间连接颈部段。第六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本体肩背垫、颈部段、后脑部枕体、肩托上依次铺有一层海棉,在海棉上铺有一层药贷,药袋为远红外发热布制作,中间装有活血化淤中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通过设置在枕头本体中的颈椎机械牵引装置和肩托,在保持枕头和人体位置的稳定下,将牵引力作用于颈椎部位,达到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椎间盘间隙和弹性的作用,其次,本枕头本体中的颈脑部位纵向弧度设置,使颈椎在头部的自身重力下达到自然牵引效果,并起到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椎间盘间隙和弹性的作用,再次在枕头本体中的肩背垫设置,可在平睡中自然改善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而导致的胸椎曲度改变,巩固颈椎保健效果,再再次,在枕头本体的肩背垫、颈部段、后脑枕体、肩托上铺有远红外发热中药袋,通过人体皮肤对中药的吸收,起到对颈脑肩背的通经活血作用,更好地为颈椎补充营养,并改善睡眠,最后,在枕头本体上颈部段横向面的凹弧形设置及后脑枕体部位的凹圆形设置,不但能使颈脑部与中药袋接触、吸收面更大,还能起到睡觉时保持颈脑部的平稳,同时,本体采用无毒硬性材料制作,设置有透气孔,硬性本体面自下而上依次铺有海棉、远红外发热中药袋,不但使改善颈胸椎曲度更有效,而且还有一定的柔软舒适性和良好的透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俯视解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段、后脑部枕体立体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肩托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侧面剖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保健枕头,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的颈椎机械牵引器、肩背垫、肩托、颈部段、后脑部枕体、海棉、远红外发热中药袋,其特征是:所述颈椎机械牵引器设置于本体内,颈椎机械牵引器的主体固定在本体,肩背垫在本体前部,倾斜向上,肩北垫向后连着颈部段和后脑部枕体并与本体相连,肩托设在肩背垫上,在本体上依次铺有海棉、远红外发热中药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