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剑群专利>正文

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I-PEG-PEI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091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I-PEG-PEI,属于基因药物载体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I-PEG-PEI,其结构式如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合成的PEI-PEG共聚物具有高转染率,低细胞毒性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药物载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1-PEG-PEI。
技术介绍
安全有效的基因载体是实现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由于阳离子聚合物易于合成,无免疫原性,可以方便的与DNA形成紧密的超分子聚合物,保护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并促进其进入细胞,从而成为非病毒基因载体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但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对细胞具有电荷相关的毒性,转染效率低于病毒载体,这成为限制其应用的瓶颈。在目前应用的多聚物阳离子载体中,聚乙烯亚胺(PEI)在体内外都表现出高的转染率。PEI的重复结构单体中每两个碳原子就连接含氮的伯胺和仲胺,支链型的PEI还包括叔胺,都可以质子化生成正电性氨基,成为与DNA上负电荷的磷酸根结合的作用点,形成纳米级的聚合物/DNA复合物,可被细胞摄取。在众多不同分子量的PEI中,分子量为22000和25000的应用最为广泛。聚合物富含阳离子,有较强的DNA结合能力和细胞黏附能力,PEI不像多聚赖氨酸等多聚物,在生理PH下只有部分氨基质子化。在生理PH下,有力的PEI每5、6个氨基氮中就有I个可以倍质子化,但结合了核酸之后,每2、3个 氨基氮中就有I个可以倍质子化,这远远高于多聚赖氨酸。当溶酶体内的pH下降时,PEI能够大量捕获质子,并引起Cl—内流,导致溶酶体渗透性肿胀,最后溶酶体破裂而无需溶酶体溶解肽的辅助作用,从而将内吞的DNA释放到细胞质中,这就是PEI的“质子海绵”效应。聚乙烯亚胺(PEI)是重要的基因药物载体,在非病毒载体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但分子量小于800的PEI基本没有转染效率,分子量超过25K的PEI的细胞毒性显著。但是单纯的PEI作为基因载体应用有不少问题,如PE1-DNA复合物进入血液循环时,复合物表面的阳性电荷就成了一道屏障。带阳性电荷的复合物不仅导致红细胞的聚集,也能够和血浆的成分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和补体C3作用,导致聚合体的形成,颗粒增大,在循环内最后被肺脏毛细血管床捕获,这给治疗肺脏以外的疾病带来很大的困难;载体表面阳性电荷和聚合体形成也是PEI毒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靶向性也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作为基因药物载体的阳离子聚合物对细胞具有电荷相关的毒性,且转染效率低于病毒载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1-PEG-PEI,该技术方案从提高聚乙烯亚胺分子量的同时降低其生物毒性入手,成功合成了不同链段长度的PE1-PEG-PEI (聚乙烯亚胺一聚乙二醇一聚乙烯亚胺)的三嵌段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高转染率,低细胞毒性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1-PEG-PEI,其结构式如下:权利要求1. 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I-PEG-PEI,其结构式如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I-PEG-PEI,属于基因药物载体领域。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I-PEG-PEI,其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合成的PEI-PEG共聚物具有高转染率,低细胞毒性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文档编号A61K48/00GK103224624SQ20131017375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方剑群 申请人:方剑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嵌段共聚物PEI?PEG?PEI,其结构式如下:FDA000031731829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剑群
申请(专利权)人:方剑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