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942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包括底座(1),与底座(1)相连的壳体(2),壳体(2)上设有枢接于其上的按钮(3),所述按钮(3)的中枢结构两侧分别具有前下压部(31)和后下压部(32),设置在按钮(3)枢接部一侧并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拨叉(4),设置在壳体(2)内的线路板(5),线路板(5)中部设有与拨叉(4)配合的微动开关(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功能单一的问题,同时简化了内部结构,方便生产装配,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操作更加顺畅,更好的满足了客户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加热功能是通过操纵开关按钮控制汽车座椅加热的装置,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档汽车的标准配置,作为汽车座椅加热功能的核心部件,汽车座椅加热开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式自锁开关,通过人为拔动开关到相应的位置,实现座椅加热垫加热或关闭的控制,这种开关的通常内部结构较复杂,装配时间较长;另一种常用的汽车座椅加热开关主要是由单片机+外围电路+继电器的控制方式,该种方式可以实现的功能比较完善,但是由于目前单片机价格都比较高,并且单片机抗干扰能力弱,需要增加比较完善的外围保护电路,成本比较高,再加上生产过程中需要烧写软件,增加生产成本和工艺复杂性。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29391U,公开了一种座椅加热开关,包括有外壳、底座,滑移地设置于外壳内的内壳,内壳的上端部固定设置有按钮,底座上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有行程开关、插针总成以及LED指示灯,通过对按钮的下压运动,带动行程开关,实现电路的通断功能;这种开关虽然内部结构得到了简化,提高了装配的效率,但是功能单一,不能实现高低档加热的需求 ,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功能单一,内部结构复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包括底座,与底座相连的壳体,壳体上设有枢接于其上的按钮,按钮的中枢结构两侧分别具有前下压部和后下压部,设置在按钮枢接部一侧并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拨叉,设置在壳体内的线路板,以及设置在线路板中部并与拨叉配合的微动开关。为了提高开关的手感,更好的实现自锁功能,按钮枢接部的另一侧设有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档位凹槽,以及与档位凹槽相抵接的顶柱,顶柱下设有与顶柱相抵接的压簧,该压簧一端固定在底座上。为了防止在不同档位下指示灯光源的互相干涉,在线路板两侧设置一组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与微动开关之间设有用于隔光的隔板;进一步的,在按钮前下压部和后下压部的下方分别设有隔光结构。优选的,拨叉为“ Λ ”形,微动开关置于“ Λ ”形结构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按压按钮,使得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拨叉与微动开关相互配合,实现不同档位下电路的导通,该方法简化了内部结构,方便了生产装配,同时增强了开关的功能性,实现了高低档不同加热速度的需求,选择性更强;进一步的,通过顶柱和压簧与档位凹槽的配合,增强了开关的手感,可靠性大大提高;为了防止在不同档位下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互相干涉,在开关内部设置了隔光结构,使得指示更加准确。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示意出隔板、隔光结构、线路板和微动开关的位置关系。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示意出微动开关与拨叉,档位凹槽与顶柱的位置关系。图3为本技术按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包括底座1,与底座I相连的壳体2,壳体2上设有枢接于其上的按钮3,按钮3的中枢结构两侧分别具有前下压部31和后下压部32,设置在按钮3枢接部一侧并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拨叉4,设置在壳体2内的线路板5,以及设置在线路板5中部并与拨叉4配合的微动开关6。为了提高开关的手感,更好的实现自锁功能,按钮3枢接部的另一侧设有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档位凹槽7,以及与档位凹槽7相抵接的顶柱8,顶柱8下设有与顶柱相抵接的压簧9,该压簧9 一端固定在底座I上。为了防止在不同档位下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互相干涉,在线路板5两侧设置一组发光二极管10,在发光二极管10与微动开关6之间设有用于隔光的隔板11 ;进一步的,在按钮3前下压部31和后下压部32的下方分别设有隔光结构12。优选的,拨叉4为“ Λ”形,且微动开关6置于“Λ ”形结构内。初始状态开关在零档,按压按钮3的前下压部31,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拨叉4拨动微动开关6向右滑动,实现电路的导通,此时为高档,加热的速度较快;按压按钮3的后下压部32,开关回到零档,电路切断,开关不工作,停止加热,继续按压后下压部32,电路导通,此时为低档,加热的速度较慢。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功能单一的问题,同时简化了内部结构,方便生产装配,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操作更加顺畅,更好的满足了客户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包括底座(I ),与底座(I)相连的壳体(2),壳体(2)上设有枢接于其上的按钮(3),所述按钮(3)的中枢结构两侧分别具有前下压部(31)和后下压部(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按钮(3)枢接部一侧并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拨叉(4),设置在壳体(2)内的线路板(5),线路板(5)中部设有与拨叉(4)配合的微动开关(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枢接部的另一侧设有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档位凹槽(7),以及与档位凹槽(7)相抵接的顶柱(8),顶柱(8)下设有与顶柱相抵接的压簧(9 ),该压簧(9 ) 一端固定在底座(I)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5)两侧设有一组发光二极管(10),在发光二极管(10)与微动开关(6)之间设有用于隔光的隔板(1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的前下压部(31)和后下压部(32)的下方分别设有隔光结构(12)。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叉(4)为“ Λ ” 形,微动开关置于“ Λ ”形结构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包括底座(1),与底座(1)相连的壳体(2),壳体(2)上设有枢接于其上的按钮(3),所述按钮(3)的中枢结构两侧分别具有前下压部(31)和后下压部(32),设置在按钮(3)枢接部一侧并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拨叉(4),设置在壳体(2)内的线路板(5),线路板(5)中部设有与拨叉(4)配合的微动开关(6);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功能单一的问题,同时简化了内部结构,方便生产装配,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操作更加顺畅,更好的满足了客户需求。文档编号H01H13/64GK203103177SQ20132004684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进丁, 王正成, 朱排进, 李宏志 申请人: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包括底座(1),与底座(1)相连的壳体(2),壳体(2)上设有枢接于其上的按钮(3),所述按钮(3)的中枢结构两侧分别具有前下压部(31)和后下压部(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按钮(3)枢接部一侧并与按钮一体成型的拨叉(4),设置在壳体(2)内的线路板(5),线路板(5)中部设有与拨叉(4)配合的微动开关(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丁王正成朱排进李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