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包括座本体,在座本体上设有摆臂连接部、后横梁连接部以及左上纵管梁连接部,所述摆臂连接部与副车架的摆臂相连接,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后横梁连接的第一螺钉孔,所述左上纵管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左上纵管梁连接的第二螺钉孔,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降低其结构强度的第一沟槽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置第一沟槽部,从而使后横梁连接部易于受到破坏,在发生碰撞时失效断裂,破坏了副车架的结构,缓冲了碰撞作用,适用于承载式车身的车辆上,降低碰撞对乘员的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承载式车身的车辆上,降低碰撞对乘员的伤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领域,涉及一种与承载式车身配合的副车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高速碰撞时,车体的加速度水平整体走势平缓、车体加速度峰值较低将会对乘员的保护更加有利,然而,对于现在采用承载式车身的车辆,其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均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螺栓连接,而且副车架本身没有诱导断裂失效的弱化结构,因此,在车辆碰撞时,副车架不能进行任何的缓冲作用,不能降低车体的加速度,而且车辆的转向系统连接在副车架上,如果此副车架不能断裂失效,其可能将碰撞力转移到转向系统,从而使转向系统的部件对乘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失效,使副车架结构发生破坏,从而对碰撞作用进行缓冲。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包括座本体,在座本体上设有摆臂连接部、后横梁连接部以及左上纵管梁连接部,所述摆臂连接部与副车架的摆臂相连接,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后横梁连接的第一螺钉孔,所述左上纵管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左上纵管梁连接的第二螺钉孔,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降低其结构强度的第一沟槽部。作为对 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一沟槽部起始于后横梁连接部的外端面处并且与第一螺钉孔相连通。作为对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在左上纵管梁连接部上设有减低其结构强度的第二沟槽部。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沟槽部起始于左上纵管梁连接部的外端面处并且与第二螺钉孔相连通。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摆臂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摆臂连接的橡胶衬套。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置第一沟槽部,从而使后横梁连接部易于受到破坏,在发生碰撞时失效断裂,破坏了副车架的结构,缓冲了碰撞作用;第一沟槽部将后横梁连接部的外端面与第一螺钉孔连通,使其加工方便,降低结构强度的效果明显;在左上纵管梁连接部上设置第二沟槽部,能够降低左上纵管梁连接部的结构强度,使其与副车架的左上纵管梁的连接易于失效,进一步的降低了对乘员的伤害;第二沟槽部将左上纵管梁连接部的外端面与第二螺钉孔连通,同样加工方便,降低结构强度的效果明显。本技术适用于承载式车身的车辆上,降低碰撞对乘员的伤害。本技术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座本体,2-摆臂连接部,21-橡胶衬套,3-后横梁连接部,31-第一螺钉孔,32-第一沟槽部,4-左上纵管梁连接部,41-第二螺钉孔,42-第二沟槽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它的座本体I上设置有与副车架的摆臂连接的摆臂连接部2,其摆臂连接部2上设置有橡胶衬套21用于减振作用,在座本体I上还设有后横梁连接部3和左上纵管梁连接部4,分别与副车架的后横梁以及副车架的左上纵管梁相连接,其中,在后横梁连接部3上设有与后横梁连接的第一螺钉孔31,在左上纵管梁连接部4上设有与左上纵管梁相连的第二螺钉孔41。以上结构为现有的副车架连接座上的基本结构,本实施例的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中,为了降低其结构强度,在后横梁连接部3上设置了第一沟槽部32,从而使后横梁连接部3在受到碰撞时容易发生断裂失效。第一沟槽部32起始于后横梁连接部3的外端面处,并且它与第一螺钉孔31相连通,这样只需要在后横梁连接部3上进行少量的切削加工,它能够显著的降低后横梁连接部3的结构强度,使得在碰撞发生时,后横梁连接部3发生断裂,从而使副车架整体结构发生破坏,能够对碰撞作用进行吸能缓冲作用。为了进一步的降低结构强度,在左上纵管梁连接部4上设置了第二沟槽部42,该第二沟槽部42起始于左 上纵管梁连接部4的外端面并且与第二螺钉孔41相连通,同样,它只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而且显著的降低了左上纵管梁连接部4的强度。在发生碰撞时,左上纵管梁连接部4与副车架的左上纵管梁脱离连接,能够有效的避免转向系统撞向驾驶室内的乘员,减少乘员受到的伤害。权利要求1.一种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包括座本体,在座本体上设有摆臂连接部、后横梁连接部以及左上纵管梁连接部,所述摆臂连接部与副车架的摆臂相连接,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后横梁连接的第一螺钉孔,所述左上纵管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左上纵管梁连接的第二螺钉孔,其特征在于: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降低其结构强度的第一沟槽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部起始于后横梁连接部的外端面处并且与第一螺钉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在左上纵管梁连接部上设有减低其结构强度的第二沟槽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部起始于左上纵管梁连接部的外端面处并且与第二螺钉孔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摆臂 连接的橡胶衬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包括座本体,在座本体上设有摆臂连接部、后横梁连接部以及左上纵管梁连接部,所述摆臂连接部与副车架的摆臂相连接,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后横梁连接的第一螺钉孔,所述左上纵管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左上纵管梁连接的第二螺钉孔,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降低其结构强度的第一沟槽部,本技术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置第一沟槽部,从而使后横梁连接部易于受到破坏,在发生碰撞时失效断裂,破坏了副车架的结构,缓冲了碰撞作用,适用于承载式车身的车辆上,降低碰撞对乘员的伤害,本技术适用于承载式车身的车辆上,降低碰撞对乘员的伤害。文档编号B62D24/00GK203094192SQ20122074676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孙晴, 黄勇, 张凯, 高保才, 陈现岭, 岳国辉, 刘珍海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失效的副车架连接座,包括座本体,在座本体上设有摆臂连接部、后横梁连接部以及左上纵管梁连接部,所述摆臂连接部与副车架的摆臂相连接,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后横梁连接的第一螺钉孔,所述左上纵管梁连接部上设有与副车架的左上纵管梁连接的第二螺钉孔,其特征在于:在后横梁连接部上设有降低其结构强度的第一沟槽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晴,黄勇,张凯,高保才,陈现岭,岳国辉,刘珍海,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