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拆分式汽车头枕,包括通过支柱连接在汽车座椅顶部的固定头枕,以及可拆卸的嵌装在所述固定头枕正面的活动头枕;固定头枕的外轮廓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而活动头枕的外轮廓则优选椭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拆卸活动头枕,是一种兼具安全性与舒适性的拆分式头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乘客休息的、可拆分式汽车头枕。
技术介绍
汽车头枕是汽车座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乘员的头部起到放松和保护的作用。假如车辆在行驶中发生正面碰撞或紧急刹车时,汽车座椅头枕能起到对乘员头部的辅助保护作用,减少乘员颈部受到伤害。在汽车停车时或驾车时间较长,在中间休息站休息时,乘员可以后仰休息闭目养神。现有的汽车头枕,当乘客的头靠在座椅头枕上时,他们的颈部和头枕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颈部不能靠到头枕上,这样乘客长时间乘车时常常会感到颈部劳累酸痛。申请号为201120148099.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设有侧面护枕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座椅靠背和座椅头枕,在座椅头枕的侧面设有侧面护枕,侧枕通过转轴与头枕连接。该装置汽车座椅头枕能够有效保护乘员的头部,减少颈部位置受到伤害,还能够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由于在头枕上装有两个可向两侧展开的侧枕,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侧靠。申请号为201120067321.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头枕,包括头枕本体、骨架,骨架上方设在头枕本体内,骨架下方连接在座椅椅靠上,所述头枕本体前端面下方设有与头枕本体一体的凸起,凸起平行头枕本体侧面的截面呈“D”字型。乘客的头靠到头枕本体上时,颈部就可以靠到凸起上,不易左右摇晃,该技术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存在的乘客长时间乘车颈部容易疲劳的问题。虽然上述两个专利也可以稍微缓解乘员长时间乘车的疲劳,但对于长时间挺直颈椎的乘员来说,更需要的是颈部后仰,来缓解长时间驾车带来的颈椎疲劳,所以亟需研制一种可供乘员后仰的带有休息功能的汽车头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拆分的汽车头枕,该结构在保证乘员安全需求的同时,还为乘员的休息提供更好的舒适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拆分式汽车头枕,所述可拆分式汽车头枕包括通过支柱连接在汽车座椅顶部的固定头枕,以及可拆卸的嵌装在所述固定头枕正面的活动头枕。所述固定头枕的外轮廓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如椭圆、矩形、圆形等外轮廓。驾车过程中,将所述活动头枕嵌入固定头枕中,乘员的头部抵靠所述拆分式头枕的正面,正常行驶时起到支撑头部,从而减轻颈部压力的作用;如果车辆在行驶中发生正面碰撞或紧急刹车时,汽车座椅头枕能够避免因惯性而导致的向后倾倒,对乘员头部起到辅助保护作用。停车时,可将所述活动头枕从固定头枕中拆除,留下相应的空穴,乘员可将头部倚靠在所述空穴中,具有较好的舒适性。为使乘员能够方便倚靠,且保证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头枕嵌装在所述固定头枕正面的中间区域。当拆除活动头枕后,乘员只需将头部微微后仰即可倚靠在固定头枕的空穴上,若将活动头枕嵌装在固定头枕的边缘区域,乘员倚靠时还需将头部向侧面扭转一定角度来倚靠所述的固定头枕,达不到舒适的效果。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头枕正面的中间区域设有容置槽,所述活动头枕嵌装在容置槽内,所述活动头枕与容置槽之间最好采取过盈配合,以防活动头枕从容置槽中脱落。进一步优选,所述容置槽和活动头枕均具有椭圆形的外轮廓;更进一步优选,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边缘带有倒角或圆角结构。当乘员头部倚靠在所述容置槽休息时,不会轻易发生左右摆动,且倒角或圆角结构适合人脑后部的轮廓曲线,提高舒适性。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设有通孔,所述活动头枕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该通孔暴露于固定头枕的背面,需要拆卸所述活动头枕时,只需从固定头枕的背面通孔处用力将所述活动头枕推出。为使所述活动头枕与固定头枕之间配合更加紧密,防止经常拆卸造成的松动,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设有锁定插孔,所述活动头枕的背面设有与所述锁定插孔相配合的插杆。当活动头枕嵌入固定头枕的凹槽中时,所述插杆与锁定插孔紧密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插杆为两个,对称的分布在活动头枕的两侧,所述锁定插孔的数量和位置均与插杆相适应,保证所述活动头枕与固定头枕的紧密配合。锁定插孔与 插杆的配合结构虽然牢固了活动头枕与固定头枕之间的配合,但若频繁拆卸活动头枕,仍会造成锁定插孔的松动甚至变形,因此,进一步优选,所述锁定插孔的内壁固定有用于挤压插杆周壁的弹性圈,防止插杆与锁定插孔内壁的直接接触,且弹性圈的缓冲作用减弱了锁定插孔与插杆之间的作用力,防止变形,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所述插杆顶端带有与所述弹性圈相卡合的过渡球头。当所述活动头枕嵌入固定头枕时,所述插杆穿过弹性圈进入锁定插孔,所述弹性圈将过度球头卡住,防止其向外移动,提高了所述活动头枕与固定头枕的紧密连接性。本技术中所述的前部均指代与乘员头部接触一侧,背部则指代相对一侧。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拆卸活动头枕,是一种兼具安全性与舒适性的拆分式头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拆分式汽车头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分式汽车头枕中固定头枕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拆分式汽车头枕中活动头枕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拆分式汽车头枕中插杆与锁定插孔的配合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可拆分式汽车头枕,包括通过支柱3连接在汽车座椅顶部的固定头枕1,以及可拆卸的嵌装在所述固定头枕正面的活动头枕2。固定头枕I的外轮廓为矩形,还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如椭圆、圆形等外轮廓。驾车过程中,将活动头枕2嵌入固定头枕I中,乘员的头部抵靠头枕的正面,正常行驶时起到支撑头部,从而减轻颈部压力的作用;如果车辆在行驶中发生正面碰撞或紧急刹车时,汽车座椅头枕能够避免因惯性而导致的向后倾倒,对乘员头部起到辅助保护作用。停车时,可将活动头枕从固定头枕中拆除,留下相应的空穴,乘员可将头部倚靠在所述空穴中,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如图1示出固定头枕I正面的中间区域设有容置槽11,活动头枕2嵌装在容置槽11内,活动头枕2与容置槽11之间采取过盈配合,以防活动头枕从容置槽中脱落。容置槽设置在固定头枕正面的中间区域主要是为使乘员能够方便倚靠,乘员只需将头部微微后仰即可倚靠在固定头枕的空穴上,若将活动头枕嵌装在固定头枕的边缘区域,乘员倚靠时还需将头部向侧面扭转一定角度来倚靠所述的固定头枕,达不到舒适的效果。如图2和3所示,容置槽11和活动头枕2均具有椭圆形的外轮廓,且容置槽的槽口边缘带有倒角或圆角结构。当乘员头部倚靠在所述容置槽休息时,不会轻易发生左右晃动,且倒角或圆角结构适合人脑后部的轮廓曲线,提高舒适性。为便于活动头枕2的拆卸,容置槽11的底面设有通孔13,活动头枕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该通孔暴露于固定头枕的背面。需要拆卸所述活动头枕时,只需从固定头枕的背面通孔处用力将所述活动头枕推出。为使活动头枕与固定头枕之间配合更加紧密,防止经常拆卸造成的松动,容置槽的底面设有两个锁定插孔12,活动头枕的背面设有与锁定插孔相配合的两个插杆21。当活动头枕嵌入固定头枕的凹槽中时,插杆与锁定插孔紧密配合,配合方式见图4。锁定插孔与插杆的配合结构虽然牢固了活动头枕与固定头枕之间的配合,但若频繁拆卸活动头枕,仍会造成锁定插孔的松动甚至变形,因此,在锁定插孔的内壁固定有用于挤压插杆周壁的弹性圈14,防止插杆与锁定插孔内壁的直接接触,且弹性圈的缓冲作用减弱了锁定插孔与插杆之间的作用力,防止变形,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从图4还可看出插杆顶端带有与弹性圈14相卡合的过渡球头22。当活动头枕嵌入固定头枕时,插杆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分式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分式汽车头枕包括通过支柱连接在汽车座椅顶部的固定头枕(1),以及可拆卸的嵌装在所述固定头枕(1)正面的活动头枕(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山,吴成明,杨安志,陈磊,喻超,程剑,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