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极管引脚的整型治具,包括底座、拉动装置、移动轴、整型单元,底座上设有整型槽,拉动装置固定于底座上,移动轴放置于整型槽内,移动轴的一端与拉动装置相连接;整型单元设置于移动轴上,包括二极管放置台以及整型块,二极管放置台设置于移动轴上,且开设有用于放置二极管主体的、与移动轴垂直的放置槽,二极管放置台还包括两块装夹块,两块整型块设置于底座上并分别位于靠近拉动装置一侧的装夹块的两侧,两块整型块之间的距离大于二极管主体的长度,每块整型块上相对的面平整且平行于移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代替手工操作,折弯之后引脚的折弯角度为直角,而且引脚之间的距离能保持一致,能顺畅地插入基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极管引脚的整型治具。
技术介绍
二极管一般由二极管主体以及连接在二极管主体两端的两个引脚组成,将二极管插入电路板之前,需要先将两个引脚折弯。折弯的工作目前是靠工作人员用钳子手工作业完成,这种方式存在的缺陷是:1、由于工作人员是通过钳子手工折弯引脚,引脚折弯后两个引脚折弯处的角度α以及β (如图1所示)不能保证是直角;2、基板上用于插入二极管引脚的两个孔的距离是固定的,但手工折弯之后二极管两引脚的距离A (如图1所示)不能保持一致,有的比孔间距长有的则短一些,不能保证二极管元件能顺畅地插入基板。3、手工作业一次只能折弯一个元件,耗时较长,劳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极管引脚的整型治具,可代替手工操作,折弯之后引脚的折弯角度为直角,而且引脚之间的距离能保持一致,能顺畅地插入基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极管引脚的整型治具,包括底座、拉动装置、移动轴、整型单元,所述底座上设有整型槽,所述拉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移动轴放置于所述整型槽内,所述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拉动装置相连接,所述拉动装置能拉动所述移动轴使其在整型槽内来回移动;所述整型单元设置于所述移动轴上,包括二极管放置台以及整型块,所述二极管放置台设置于所述移动轴上,且开设有用于放置二极管主体的、与移动轴垂直的放置槽,所述二极管放置台还包括分设于所述放置槽两侧的用于夹紧二极管主体的两块装夹块,所述整型块为两块,所述两块整型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分别位于所述靠近拉动装置一侧的装夹块的两侧,所述两块整型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二极管主体的长度,所述每块整型块上相对的面平整且平行于所述移动轴,当二极管主体放置于所述放置槽时,所述二极管的两根引脚分别位于所述两块整型块的同一侧。优选地,本技术所述拉动装置为肘夹,所述肘夹包括相互连接的把手、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移动轴的一端相连接,当把手转动带动连杆移动时,所述移动轴能随着所述连杆在整型槽内来回移动。作为改进,本技术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为两块,所述两块挡片分设于所述移动轴的两侧,所述每块挡片的一部分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另一部分覆盖所述移动轴。优选地,前述整型单元为三个,所述三个整型单元均设置于所述移动轴上,所述两块挡片分设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整型单元的二极管放置台的两侧。作为进一步改进,本技术所述整型块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腰部垂直于所述移动轴,所述腰形孔内设有调节螺栓,所述整型块通过调节螺栓穿过腰形孔连接于所述底座,且能在垂直于移动轴的方向上来回移动。本技术还可另一种改进,即所述二极管放置台上设有若干制动螺丝,所述若干制动螺丝分别设置于所述放置槽两侧的装夹块上,以调节所述两块装夹块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移动轴包括竖段和横段,所述竖段和横段相互垂直连接成L状,所述竖段通过连接螺丝连接于所述连杆,所述横段放置于所述整型槽内。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实际操作时,将二极管主体放置于放置槽内并用装夹块夹紧,此时二极管的两个引脚位于两块整型块的同一侧,将把手往远离二极管主体的方向拉,连杆在把手的转动下连带移动轴以及放置槽中的二极管主体移动,二极管主体移动至两块整型块之间,同时两个引脚被整型块挡住被折弯成直角,然后将把手复位松开装夹块,取出已完成整型的二极管;整个过程代替了手工操作,由于每块整型块上相对的面平整且平行于移动轴,因此可保证引脚折弯之后的角度为直角,此外,折弯之前整型块之间的距离可以事先设置为与二极管对应的插入基板的孔的距离,这样可保证引脚折弯之后的距离能保持一致,并能顺利地插入基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 的折弯之后的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利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弯后的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2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极管引脚的整型治具的实施例,包括底座2、拉动装置1、移动轴4、整型单元,底座2上设有整型槽,拉动装置I固定于底座2上,移动轴4放置于整型槽内,移动轴4的一端与拉动装置I相连接,拉动装置I能拉动移动轴4使其在整型槽内来回移动;整型单元设置于移动轴4上,包括二极管放置台以及整型块7,二极管放置台设置于移动轴4上,且开设有用于放置二极管主体31的、与移动轴4垂直的放置槽,二极管放置台还包括分设于放置槽两侧的用于夹紧二极管主体31的两块装夹块8,整型块7为两块,两块整型块7设置于底座2上并分别位于靠近拉动装置I 一侧的装夹块8的两侧,两块整型块7之间的距离大于二极管主体31的长度,每块整型块7上相对的面71平整且平行于移动轴4,当二极管主体31放置于放置槽时,二极管3的两根引脚32分别位于两块整型块7的同一侧。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拉动装置I为肘夹,肘夹I包括相互连接的把手5、连杆9,连杆9与移动轴4的一端相连接,当把手5转动带动连杆9移动时,移动轴4能随着连杆9在整型槽内来回移动。实际操作时,将二极管主体31放置于放置槽内并通过装夹块8夹紧,此时二极管3的两个引脚32位于两块整型块7的同一侧,将整型块7之间的距离调整为与二极管3对应的插入基板的孔的距离,将把手5往远离二极管主体31的方向拉,连杆9在把手5的转动下连带移动轴4往同一方向移动,放置于放置槽中的二极管主体31也随着移动至两块整型块7之间,同时二极管3的两个引脚32被整型块挡住被折弯成直角(如图2所示),然后将把手5复位,松开装夹块8,便可取出已完成整型的二极管3。作为改进,本实施例还包括挡片10,挡片10为两块,两块挡片10分设于移动轴4的两侧,每块挡片10的一部分通过螺丝11固定于底座2上,另一部分覆盖移动轴4,这样当移动轴4在整型槽内来回移动时会被挡片10挡住而不会脱出整型槽。优选地,在本实例中,整型单元为三个,三个整型单元均设置于移动轴4上,两块挡片10分设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整型单元的二极管放置台的两侧,这样整个治具可一次性折弯三个二极管,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整型块7上开设有腰形孔72,腰形孔72的腰部垂直于移动轴4,腰形孔72内设有调节螺栓6,整型块7通过调节螺栓6穿过腰形孔72连接于底座2,且能在垂直于移动轴4的方向上来回移动,这样整型块7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二极管3的长度而定,保证折弯之后引脚距离与基板上孔的距离的一致性。本实施例还可做另一种改进,即二极管放置台上设有若干制动螺丝12,若干制动螺丝12分别设置于放置槽两侧的装夹块 8上,以调节两块装夹块8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厚度的二极管3。优选地,为了保证折弯动作的顺畅,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轴4包括竖段41和横段42,竖段41和横段42相互垂直连接成L状,竖段41通过连接螺丝91连接于连杆9,横段42则放置于整型槽内。以上对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极管引脚的整型治具,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拉动装置、移动轴、整型单元,所述底座上设有整型槽,所述拉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移动轴放置于所述整型槽内,所述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拉动装置相连接,所述拉动装置能拉动所述移动轴使其在整型槽内来回移动;所述整型单元设置于所述移动轴上,包括二极管放置台以及整型块,所述二极管放置台设置于所述移动轴上,且开设有用于放置二极管主体的、与移动轴垂直的放置槽,所述二极管放置台还包括分设于所述放置槽两侧的用于夹紧二极管主体的两块装夹块,所述整型块为两块,所述两块整型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分别位于所述靠近拉动装置一侧的装夹块的两侧,所述两块整型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二极管主体的长度,所述每块整型块上相对的面平整且平行于所述移动轴,当二极管主体放置于所述放置槽时,所述二极管的两根引脚分别位于所述两块整型块的同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松下生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