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覆合极片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827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44
热覆合极片轧辊,包括辊身和对称设于辊身两端的辊颈,所述辊身为筒状结构,其外壁为圆柱面,其内壁为鼓形;所述两端的辊颈与辊身密封嵌合、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一端辊颈中部设置进出油口。所述进出油口为喇叭状,其大端向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轧辊辊身与辊径分体设计,采用过盈配合加热装配、螺栓紧固的机械连接方式,将辊身内壁形状设计为鼓形,产生挠度,防止变形,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极片轧辊
,尤其涉及一种热覆合极片轧辊
技术介绍
对于电池极片的轧制,国外基本都采用加热极片轧制设备,国内随着设备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普通轧制设备各种参数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水平,但加热极片轧制设备受加热轧辊的影响一直没有突破,在国内属于技术空白。经过对轧辊热变形,就支撑刚度、力口热油循环方式、内部结构设计、辊套与轴颈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大量实验,加热辊内部需设计供加热油交换热量的空间,所以轧辊不再是实体而是不规则的空腔,在设计内部结构的同时要兼顾控制轧辊整体受热变形,轧辊设计成空腔后,整体的受力变形也就发生改变,再者极片轧辊材质属于高碳合金钢,焊接性能较差,应力不容易释放,工作时焊口可能会产生裂纹,造成漏油,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漏油的热覆合极片轧辊。本技术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覆合极片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身和对称设于辊身两端的辊颈,所述辊身为筒状结构,其外壁为圆柱面,其内壁为鼓形;所述两端的辊颈与辊身密封嵌合、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一端辊颈中部设置进出油口。所述进出油口为喇叭状,其大端向内。本技术通过将轧辊辊身与辊颈分体设计,采用过盈配合加热装配、螺栓紧固的机械连接方式,将辊身内壁形状设计为鼓形,产生挠度,防止变形,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I代表辊身,2代表辊颈,3代表进出油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覆合极片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身I和对称设于辊身I两端的辊颈2,所述辊身I为筒状结构,其外壁为圆柱面,其内壁为鼓形;所述两端的辊颈2与辊身I密封嵌合、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一端辊颈2中部设置进出油口 3。所述进出油口 3为喇叭状,其大端向内。轧辊辊身与辊颈分体设计,采用过盈配合加热装配、螺栓紧固的机械连接方式。轧辊辊身采用套式结构,辊套内孔加工出圆弧挠度来控制轧辊在受热、受力作用下轧辊的变形。两端进出油口里端及直角过度处,均设计大圆弧过度,可以有效分散热变形、受力变形产生的应力。轧辊辊 颈两端对称设计,在非进油端也加工出与进油端相同直径的孔,保证两端的受热、受力变形 均匀一致,有效延长轧辊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热覆合极片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身(I)和对称设于辊身(I)两端的辊颈(2),所述辊身(I)为筒状结构,其外壁为圆柱面,其内壁为鼓形;所述两端的辊颈(2)与辊身(I)密封嵌合、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一端辊颈(2)中部设置进出油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覆合极片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油口(3)为喇叭状,其大端 向内。专利摘要热覆合极片轧辊,包括辊身和对称设于辊身两端的辊颈,所述辊身为筒状结构,其外壁为圆柱面,其内壁为鼓形;所述两端的辊颈与辊身密封嵌合、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一端辊颈中部设置进出油口。所述进出油口为喇叭状,其大端向内。本技术通过将轧辊辊身与辊径分体设计,采用过盈配合加热装配、螺栓紧固的机械连接方式,将辊身内壁形状设计为鼓形,产生挠度,防止变形,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1B27/02GK203091412SQ20132009403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祁长军 申请人:邢台德乐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覆合极片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身(1)和对称设于辊身(1)两端的辊颈(2),所述辊身(1)为筒状结构,其外壁为圆柱面,其内壁为鼓形;所述两端的辊颈(2)与辊身(1)密封嵌合、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一端辊颈(2)中部设置进出油口(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德乐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