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逆洗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47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逆洗过滤机,主要包括一外壳及一滤心,该外壳在底部形成一排放口,在该排放口的上方由外向内凸伸设有一导入管,在该外壳管壁上方设有一导出口,并在该外壳顶部设有一引入口,该滤心设置在该外壳内部,并连通该引入口及该导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设置在该外壳下方的导入管导入液体,使液体由下方向上回流产生旋涡隔离作用,以此可使液体内部的杂质沉淀至该导入管的下方,而不易附着至该滤心,进而提升该滤心的过滤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逆洗过滤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具机在加工时通常会利用切削液对加工件进行冷却及润滑,使用过的切削液会夹带着加工件的碎屑流至储存槽内,为了使切削液能够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必须利用如图4及图5所示的一种现有的逆洗过滤机30将使用过的切削液进行过滤,该逆洗过滤机30包括有一外壳31及一设置在该外壳31内部的滤心32,该外壳31在顶部设置有一导入管311及一引入口 312,在外壳31邻近顶部的外周设有一导出口 313,并在该外壳31的底部形成一排放口 314,该逆洗过滤机30是由该导入管311弓丨A已使用的切削液,使切削液进入该外壳31内部,并经由该滤心32过滤切削液内的杂质或碎屑,而过滤后的切削液将会经由该导出口 313排出循环再利用,以此完成一次的循环。如图6所示,由于切削液是由上往下流入,使所含的杂质与碎屑容易随意流动,并任意附着在该滤心32及该外壳31的内部,导致该滤心32受到遮蔽阻塞,造成过滤效果不佳,因此在该逆洗过滤机30产生阻塞时,需要暂停引入切削液,并由该引入口 312引入清水来冲刷该滤心32,使附着在该滤心32的杂质或碎屑由排放口 314冲出,使用上相当地麻烦,实有改善加强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逆洗过滤机的切削液为由上向下流动,使切削液内所含的杂质与碎屑容易任意附着在滤心,容易导致阻塞及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逆洗过滤机,其使导入管设置在外壳的下方,使杂质与碎屑集中沉淀在底部,而不易附着在滤心上,可有效地延长滤心的使用时间,并可减少停机清理的程序。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逆洗过滤机,包括一外壳及一滤心;其中该外壳在底部形成一漏斗状的排放区,在该排放区的底部开设一排放口,在该排放口连接有一排放管及一连接至该排放管的一调整阀,在邻近该排放区上方是由外向内凸伸设有一导入管,该导入管在一端连接有一导入管线及一连接至该导入管线的一调整阀,在该外壳管壁上方设有一导出口,在该导出口连接有一导出管线及设置在该导出管线的一调整阀,并在该外壳顶部设有一引入口,在该引入口连接至一引入管线及设置在该引入管线的一调整阀;该滤心设置在该外壳内部,并连通该引入口及该导出口。本技术利用所提供的逆洗过滤机,可以获得的功效增加在于将导入管设置在外壳的下方邻近在排放口的位置,使由导入管所流出的切削液产生上、下不同方向的分流,一方面使朝下流动的切削液内所含的杂质与碎屑集中沉淀在外壳底部,另一方面借着由下往上灌注的液体流动产生具有隔离作用的水流旋涡,来隔绝沉淀在外壳底部的杂质或碎屑流动,避免附着至滤 心导致阻塞,以此可改善滤心阻塞的情形,延长滤心的使用时间,并减少停机清理的次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导入切削液的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排除杂质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现有的逆洗过滤机的内部示意图。图5是现有的逆洗过滤机导入切削液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现有的逆洗过滤机排除杂质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外壳110排放口111排放管112调整阀12导入管121导入管线122调整阀123压力感测器13导出口131导出管线132调整阀14引入口141引入 管线142调整阀15差压感测器20 滤心30逆洗过滤机31外壳32滤心311导入管312 引入口313 导出口314 排放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为了能够详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更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是一种自动逆洗过滤机,请参阅图1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一外壳10及一滤心20。如图1所示,该外壳10为中空的柱状体,并在底部形成一漏斗状的排放区11,在该排放区11的底部开设一排放口 110,在该排放口 110连接有一排放管111,并在该排放管111上设有可调节控制的一调整阀112,可用在排出杂质或碎屑;在邻近该排放区11上方由外向内凸伸设有一导入管12,在该导入管12的一端连接有一导入管线121,并在该导入管线121设有调整流量的一调整阀122及一压力感测器123,在该导入管线121可导入脏污或含有杂质或碎屑的切削液,并通过该压力感测器123来量测压力大小并调整该调整阀122,以控制切削液的进出流量;在该外壳10管壁邻近上方开设有一导出口 13,该导出口 13连接有一导出管线131,并在该导出管线131设有一可用于调整流量的调整阀132,用于导出已经过过滤的切削液;并在该外壳10顶部设有一引入口 14,该引入口 14连接至一引入管线141,在该引入管线141设有一调整阀142,该引入管线141可引入高压气体或液体,用于清除滤心所附着的杂物;在该外壳10顶部邻近该引入口 14连接有一差压感测器15,其用于测量该外壳10内部的压力,当内部压力过大时,则切换该调整阀142开启,并连通该引入管线141,在该引入口 14引入高压气体或高压液体来冲刷该外壳10内部。如图1所示,该滤心20设置在该外壳10内部,并连通至该引入口 14及该导出口13,该滤心20为现有的结构,且非本技术的创作重点,故不加以叙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如图2及图3所示,图2为本技术由该导入管12导入切削液的状态,含有杂质或碎屑的切削液由位于该外壳10下方的该导入管12进入,切削液将会在以该导入管12为分界产生向上或向下流动的现象,因此部分较重的杂质或碎屑将因重量而沉淀在该排放区11,部分较轻的杂质或碎屑则随着切削液流动的方向继续旋流,而由于切削液由导入管12导出后,由下往上转向而产生急剧的流动方向改变,因此产生了可隔绝杂质或碎屑向上流动的水流旋涡,使较轻的杂质与碎屑不易流动并附着在该滤心20,因此使该滤心20不易受到杂质与碎屑阻塞,让过滤效果提升,同时延长该滤心20的使用时间。如图3所示,当该外壳10因该滤心20阻塞而造成内部压力较大时,则该差压感测器15将会自动切换连接至该引入口 14的该调整阀142,以开启并连通引入管线141,并由该引入口 14灌注高压空气或液体,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将附着在该滤心20外周的杂质给推到该排放区11,并由该排放口 110排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逆洗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其在底部形成一漏斗状的排放区,在该排放区的底部开设一排放口,在该排放口连接有一排放管及一连接至该排放管的一调整阀,在邻近该排放区上方是由外向内凸伸设有一导入管,该导入管在一端连接有一导入管线及一连接至该导入管线的一调整阀,在该外壳管壁上方设有一导出口,在该导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逆洗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其在底部形成一漏斗状的排放区,在该排放区的底部开设一排放口,在该排放口连接有一排放管及一连接至该排放管的一调整阀,在邻近该排放区上方是由外向内凸伸设有一导入管,该导入管在一端连接有一导入管线及一连接至该导入管线的一调整阀,在该外壳管壁上方设有一导出口,在该导出口连接有一导出管线及设置在该导出管线的一调整阀,并在该外壳顶部设有一引入口,在该引入口连接至一引入管线及设置在该引入管线的一调整阀;一滤心,设置在该外壳内部,并连通该引入口及该导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铭洲
申请(专利权)人:宏茂事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