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义风专利>正文

一种龙头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46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龙头净水器,它包括净水器主体、底座、出水管,所述的净水器主体包括外壳、外壳端盖、净水滤材、滤材端盖、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中心送水轴、冷热水混合把手、冷热水混合阀门、净水阀门、净水把手,中心送水轴包括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混合水管道设置在最内,原水管道设置在最外,将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焊接一体形成中心送水轴,中心送水轴穿过净水滤材,中心送水轴的上端与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连接,中心送水轴的下端安装在底座上,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与出水管连接,在底座上分别设有冷热水混合阀门和净水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龙头净水器具有实现冷热水与净水一体化、自动排污及反冲洗、降低滤芯堵塞、延长寿命、易操作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龙头净水器
技术介绍
人们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净水器已走进越来越多百姓生活中,广泛用于生活饮用、洗涤、烹饪食物等,而龙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现有的龙头只能实现单一通过水流,并通过把手实现开与关的功能。现有的净化器,净化后的水需通过专用的净水龙头进行输出,净化产生的物质也需另一龙头排出,净水器与龙头两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现有的净水器只能通冷水,45°以上的水流不能通过净水器。一般的百姓家庭普遍安装有冷热水龙头,当安装净水器后,需要购买净水专用龙头。而净水器安装需要专业从业人员完成,安装占领空间等比较复杂。净水器一般都装在隐蔽的地方,如有漏水等一些问题不易被发现,普通净水器只有一进一出,净化后的物质(污垢、细菌)堆积在净水器内容易使滤芯堵塞,滤芯的使用寿命极短;也有一进两出的净水器。当细菌、污垢在水流中没有及时排走,滤芯容易形成堵塞,净水水流逐渐变小,降低滤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 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冷热水与净水一体化、自动排污及反冲洗、降低滤芯堵塞、延长寿命、易操作的龙头净水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出一种龙头净水器,包括净水器主体、底座、出水管,净水器主体安装在底座上,在净水器主体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的净水器主体包括外壳、外壳端盖、净水滤材、滤材端盖、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中心送水轴,中心送水轴包括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混合水管道设置在最内,原水管道设置在最外,净水管道设置在中间,将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焊接一体形成中心送水轴,中心送水轴穿过净水滤材与滤材端盖,中心送水轴的上端与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连接,中心送水轴的下端安装在底座上,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与出水管连接,滤材端盖套接在净水滤材与滤材端盖的上端,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安装在净水滤材及滤材端盖上端,在底座上分别设有冷热水混合阀门和净水阀门,冷热水混合阀门安装有冷热水混合把手,净水阀门安装有净水把手。所述中心送水轴上端的原水管道的顶端开有进滤料水口,原水经进滤料水口进入净水滤材,净水滤材过滤后的水进入净水阀门,净水阀门与净水管道连通,净水管道与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的净水接口连接。所述净水滤材净化后的水一路与净水阀门连通,另一路与净水分水管连接。所述的中心送水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在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的末端开有缺口,并在缺口上设有密封胶圈。所述中心送水轴的上端穿过滤材端盖,并伸到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内,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底部设有内螺纹,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通过螺丝锁紧原水管道末端并压置在滤材端盖上。所述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外壁还安装有旋转环扣。所述净水滤材采用中空内压式式结构,在净水滤材中心穿口,穿口内壁可做不透水处理。所述底座上设有热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直接与中心送水轴的原水管道相通,热水进入冷热水混合阀门,冷热水混合阀门与中心送水轴的混合水管道连接。所述净水分水管和原水进水管之间设有横向通道,横向通道上安装有反冲阀门,反冲阀门上安装有反冲手柄,在反冲阀门内设有密封圈,返冲时旋转反冲手柄,原水停止进入原水管道,原水通过横向通道进入净水分水管,再从净水分水管进入净水滤材。所述出水管为双管道出水管,由外冷热混合出水道和内净水出水道组成。本技术龙头净水器具有以下特点及有益效果:1、由底座与冷热水混合阀门、净水阀门、反冲阀门和装有净水滤材的主体、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及出水管等重要部件组成,主体内空腔装的滤材内空套插三条流水管道分别为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将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焊接一体形成中心送水轴,中心送水轴外管两端都有外螺纹,使得整体结构紧凑,设计巧妙;2、在底座中心有相向形状的内螺纹同样与中心送水轴螺纹迎合相扣;3、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分别在未端开有缺口同时分别上有法兰胶圈以起到水不串流;4、底座与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连接好后套上外壳、净水滤材、滤材端盖,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原水管道穿出滤材端盖由带内螺纹的交换器锁紧压置滤材端盖与净水滤材,再盖上外壳端盖,再安装出水管;5、净水滤材可采用中空内压式净水滤材,原水管道与净水滤材成为一体,可省去外原水管道,由混合水管道、净水管道组成中心送水轴,滤材中心穿口,穿口内壁可做不透水处理,冷/原水输入原水管道由上而下进入净水滤材,再进入净水阀门;6、热水由混合水管道直接进冷热水混合阀门输入混合水管道进入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中;7、冷/原水经过净水滤材净化后产生污垢细菌输入冷热水混合阀门,再输入混合水管道进入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中,在没有净化水产生的污垢细菌后流出的就是普通原水;8、热水进入冷热水混合阀门控制由混合水管道输入,混合水管道流经的热水通过净水管道和原水管道内的水进阻隔使之热量不会对净水滤材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净水滤材中心内壁可以无水状处理,中心送水轴两端以胶圈密封,可以更加有效防止热水热量对滤材产生的不良影响;9、底座中设有反冲结构与净水分水道,净水从净水滤材净化后进入净水阀门时在净水阀门前开一直通孔径往底部可将净水分流其它地方使用的净水分水道,反冲结构将原水从进水管上水至原水管道前与净水分水道出水形成行垂直平行面,原水管道与净水分水道之间连接横向通道,横向通道由反冲阀门控制,净水滤材如遇堵塞时由反冲阀门开启将原水从净水分水道进入滤芯,水流向滤材内压将堵塞滤材内壁的污垢与细菌冲刷向混合水道排出即可回复原来净水流量;10、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是将冷水(直通水、排污水)、热水,从混合管道与净水管道排出时的换出,净水管道与混合管道中的水交换位置使净水从内净水出水道流出,混合水则转换为从外冷热混合出水道流出;11、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内螺丝与原水管道的末端的外螺纹连接,并压置滤材端盖与外壳,中心送水轴的混合水管道、净化水管道带上胶圈直接插入交换器中,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设有旋转环扣及滤材端盖同样相吻合的扣,由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中的旋转环扣扣住滤材端盖相吻合的扣;拆卸时,先将净水出水管及冷热水出水管道从转换器中的旋转螺丝拆卸拿出,再拿出外壳端盖,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底端设活动扣,滤材端盖也有相吻合的扣,滤材端盖与滤材处有螺丝顶住滤材;转换器松卸时,活动扣扣住滤材端盖,可将滤材端盖与净水滤材一并拉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龙头净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龙头净水器的底座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混合水管道;2、净水管道;3、原水管道;5、滤材端盖;6、旋转环扣;7、外壳端盖;8、净水出水管;9、冷热水混合出水管;10、密封法兰;11、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12、净水滤材;13、主体外壳;14、冷热水混合把手;15、冷热水混合阀门;16、热水进水管;17、原水进水管;18、净水分水管;19、螺丝固定位;21、反冲手柄;22、反冲阀门;25、净水阀门;26、净水把手;27、横向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龙头净水器,包括净水器主体、底座、出水管,净水器主体安装在底座上,在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龙头净水器,包括净水器主体、底座、出水管,净水器主体安装在底座上,在净水器主体上安装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器主体包括外壳(13)、外壳端盖(7)、净水滤材(12)、滤材端盖(5)、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11)、中心送水轴,所述中心送水轴包括混合水管道(1)、净水管道(2)、原水管道(3),混合水管道(1)设置在最内,原水管道(3)设置在最外,将混合水管道(1)、净水管道(2)、原水管道(3)焊接一体形成中心送水轴,中心送水轴穿过净水滤材(12)和滤材端盖(5),中心送水轴的上端与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11)连接,中心送水轴的下端安装在底座上,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11)与出水管连接,滤材端盖(5)套接在净水滤材(12)的上端,净水及冷热水转换器(11)安装在净水滤材(12)及滤材端盖(5)上端,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热水混合把手(14)、冷热水混合阀门(15)、净水阀门(25)、净水把手(26),冷热水混合阀门(15)安装有冷热水混合把手(14),净水阀门(25)安装有净水把手(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义风
申请(专利权)人:何义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