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460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具有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横向的齿,相邻齿之间形成槽,所述槽将鞋底本体的左右两侧贯通;所述齿包括朝向鞋尖的前侧表面,以及背离鞋尖的后侧表面,所述前侧表面与从左至右贯通齿尖的铅垂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后侧表面与此铅垂平面的夹角;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形架,所述固形架为框条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优良的防滑性能、抓地能力强,同时又非常轻便,还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特别适宜于作为休闲、慢跑等鞋子的鞋底,还可在冰雪泥等软质路面行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滑轻便鞋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用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鞋子作为人们每天穿着的重要生活用品,应该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和防滑等功能。一些高端品牌的运动鞋,采用结构复杂的地面控制系统,缓震效果和对足部的推动力较好,但价格昂贵且不够轻便,普通大众难以接受,不利于推广。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适用,具有高弹性的轻量化鞋底很有必要,而且,普通鞋底由于通过橡胶大底来防滑,难免增加鞋底的重量,使鞋底不能兼顾解决防滑和轻量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它具备优良的防滑性能,同时又不失轻便,还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适宜于作为休闲、慢跑等鞋子的鞋底。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具有鞋底本体,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横向的齿,相邻齿之间形成槽,所述槽将鞋底本体的左右两侧贯通;所述齿包括朝向鞋尖的前侧表面,以及背离鞋尖的后侧表面,所述前侧表面与从左至右贯通齿尖的铅垂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后侧表面与此铅垂平面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形架,所述固形架为框条结构,是由与鞋底周缘轮廓相适应的边框以及连接边框两侧边的横梁组成,所述齿从相邻两横梁之间的槽中伸出,所述固形架落入所述齿之间的槽底。进一步地,所述齿的齿尖与固形架顶面之间的距离为2_6mm。进一步地,所述齿与鞋底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前侧齿面为弧面,略呈弧面的前侧齿面可以增加齿面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和抓地能力。本技术摒弃了普通鞋底通过橡胶大底进行防滑的做法,而是通过设置单一的横向齿来进行防滑,齿与齿之间的槽可以排出鞋底下的泥水,而齿又具有优良的抓地性,特别是在具有冰、雪、泥等地面,这种长齿更是可以嵌入这种较软地面,防止人滑倒。由于这种抓地齿的齿面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和设计,其类似于锯齿,齿的前侧表面相对于地面来说,倾斜角度较大,有利于齿变形后增大齿面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和抓地能力;而后侧表面较陡,有利于插入泥面提高防滑功能。固形架的使用,可以防止具有弹力的齿变形过大,避免因变形过大破坏行走、运动的平衡,此外,齿高较大的齿还增加了鞋底的减震功倉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具备优良的防滑性能,同时又非常轻便,还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适宜于作为休闲、慢跑等鞋子的鞋底,还可在冰雪泥等软质路面行走。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具有鞋底本体I,鞋底本体是EVA或MD等高弹材质,在所述鞋底本体I的底面设置有横向的齿11,齿11与鞋底本体I 一体成型,相邻齿11之间形成槽12,所述槽12将鞋底本体I的左右两侧贯通,齿与齿之间的槽可以排出鞋底下的泥水,而齿又具有优良的抓地性,特别是在具有冰、雪、泥等地面,这种长齿更是可以嵌入这种较软地面,防止人滑倒。所述齿11包括朝向鞋尖的前侧表面111,以及背离鞋尖的后侧表面112,前侧表面111略呈弧面(当然,也可以为平面),所述前侧表面111与从左至右贯通齿尖的铅垂平面P的夹角大于所述后侧表面112与此铅垂平面P的夹角,图中箭头所指的前方为鞋底脚尖的方向。鞋底齿形类似于锯齿,齿11的前侧表面相对于地面来说,倾斜角度较大,有利于齿11变形后增大前侧齿面111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和抓地能力;而后侧表面112较陡,有利于插入泥面提高防滑功能。如图1所示,所述鞋底本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形架2,所述固形架2为框条结构,是由与鞋底周缘轮廓相适应的边框21以及连接边框21两侧边的横梁22组成,所述齿11从相邻两横梁22之间的槽中伸出,所述固形架2落入所述齿11之间的槽底,所述齿11齿尖与固形架2顶面之间的距离为4_左右,固形架2的使用,可以防止具有弹力的齿11变形过大,避免因齿11变形过大破 坏行走、运动的平衡。本技术摒弃了普通鞋底通过橡胶大底进行防滑的做法,通过设置单一的横向弹力齿来进行防滑,其齿面形状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和设计,使其具备优良的防滑性能,同时又不失轻便,还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适宜于作为休闲、慢跑等鞋子的鞋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具有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横向的齿,相邻齿之间形成槽,所述槽将鞋底本体的左右两侧贯通;所述齿包括朝向鞋尖的前侧表面,以及背离鞋尖的后侧表面,所述前侧表面与从左至右贯通齿尖的铅垂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后侧表面与此铅垂平面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形架,所述固形架为框条结构,是由与鞋底周缘轮廓相适应的边框以及连接边框两侧边的横梁组成,所述齿从相邻两横梁之间的槽中伸出,所述固形架落入所述齿之间的槽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的齿尖与固形架顶面之间的距离为2-6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种所述的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与鞋底本体一体成型,所述 前侧齿面为弧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具有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横向的齿,相邻齿之间形成槽,所述槽将鞋底本体的左右两侧贯通;所述齿包括朝向鞋尖的前侧表面,以及背离鞋尖的后侧表面,所述前侧表面与从左至右贯通齿尖的铅垂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后侧表面与此铅垂平面的夹角;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形架,所述固形架为框条结构。本技术具备优良的防滑性能、抓地能力强,同时又非常轻便,还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特别适宜于作为休闲、慢跑等鞋子的鞋底,还可在冰雪泥等软质路面行走。文档编号A43B13/18GK203087742SQ20122073148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留永宁, 留栋滨 申请人:晋江市顺来鞋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滑轻便鞋底,具有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横向的齿,相邻齿之间形成槽,所述槽将鞋底本体的左右两侧贯通;所述齿包括朝向鞋尖的前侧表面,以及背离鞋尖的后侧表面,所述前侧表面与从左至右贯通齿尖的铅垂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后侧表面与此铅垂平面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留永宁留栋滨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顺来鞋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