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脱粒机上仓壳位置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389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玉米脱粒机上仓壳位置调节机构,上仓壳位于左仓壳和右仓壳之间,上仓壳进料端的左右侧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相铰接,且上仓壳的脱粒端设有位置调整组件,该位置调整组件中的连接片位于上仓壳上方,并横跨在左仓壳和右仓壳之间,且连接片通过固定件与上仓壳的顶面固定;连接片左右侧的通孔中均竖直穿设有一根导向螺栓,导向螺栓的下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顶面固定,且每根导向螺栓上均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套装有锁紧螺母、垫圈和弹簧,其中弹簧位于连接片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调节上仓壳位置的前提下,通过减少部件数目和采用标准件来简化结构,减低制造难度,并减低生产成本,且上仓壳的位置根据玉米棒的大小自动调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玉米脱粒机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玉米脱粒机上仓壳的位置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上仓壳是玉米脱粒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该上仓壳位于脱粒机的左仓壳和右仓壳之间,该上仓壳进料端的左右侧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相铰接。目前,在上仓壳的脱粒端设有手动偏心式位置调整组件,脱粒时我们可根据玉米棒的大小通过纯手动方式来控制该偏心式位置组件,从而使上仓壳的脱粒端可绕其进料端的铰接点上下摆动,进而调节上仓壳的位置,调整脱粒仓的大小,最终很好地实现脱粒。上述手动偏心式上仓壳位置调节结构虽然能很好地实现脱粒,但是不仅结构复杂,部件繁多,制造困难,生产成本高,而且调节费时费力,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式的玉米脱粒机上仓壳位置调节机构,以简化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玉米脱粒机上仓壳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上仓壳(I)、左仓壳(2)和右仓壳(3),其中上仓壳(I)位于左仓壳(2)和右仓壳(3)之间;所述上仓壳(I)进料端的左右侧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相铰接,且上仓壳(I)的脱粒端设有位置调整组件,在该位置调整组件的作用下,上仓壳(I)的脱粒端可绕其进料端的铰接点上下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为自动式结构,并包括连接片(4)和固定件(9),其中连接片(4)位于所述上仓壳(I )的上方,并横跨在所述左仓壳(2)和右仓壳(3)之间,且连接片(4)通过所述固定件(9)与上仓壳(I)的顶面固定;所述连接片(4)左右侧的通孔中均竖直穿设有一根导向螺栓(5),该导向螺栓的下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顶面固定,且每根导向螺栓(5)上均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套装有锁紧螺母(6)、垫圈(7)和弹簧(8),其中弹簧(8)位于所述连接片(4)的上方。本技术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将所述位置调整组件的结构由原来的手动偏心式调整为现在的自动式结构,该自动式结构并包括连接片(4)和固定件(9),其中连接片(4 )位于所述上仓壳(I)的上方,并横跨在所述左仓壳(2 )和右仓壳(3 )之间,且连接片(4 )通过所述固定件(9)与上仓壳(I)的顶面固定;所述连接片(4)左右侧的通孔中均竖直穿设有一根导向螺栓(5),该导向螺栓的下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顶面固定,且每根导向螺栓(5)上均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套装有锁紧螺母(6)、垫圈(7)和弹簧(8),其中弹簧(8)位于所述连接片(4)的上方。不脱粒时,在所述弹簧(8)的作用下,连接片(4)压在左仓壳(2)和右仓壳(3)的顶面上。脱粒时,本调节机构能根据玉米棒的大小自动调节所述上仓壳(I)的位置,具体为:当玉米棒较大时,玉米棒会迫使上仓壳(I)的脱粒端绕其进料端的铰接点向上摆动,而连接片(4)也会跟随上仓壳(I) 一起同步向上移动,且在弹簧(8)的作用下,上仓壳(I)与玉米棒紧密接触,从而很好地实现脱粒;当玉米棒较小时,所述上仓壳(I)的脱粒端会在弹簧(8)的作用下绕其进料端的铰接点向下摆动,而连接片(4)也会跟随上仓壳(I)一起同步向下移动,且在弹簧(8)的作用下,上仓壳(I)与玉米棒紧密接触,这种情况也能很好地实现脱粒。并且,本调节机构的部件少,且采用的部件都为外购的标准件,这样就能简化结构,降低制造难度,并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在保证调节上仓壳(I)位置的功能要求前提下,通过减少部件数目和采用外购的标准件来简化结构,减低制造难度,并减低生产成本,且由于上仓壳(I)的位置根据玉米棒的大小自动调节,这样就不再需要通过手动方式来调节,这样就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手动调节方式的缺陷,适于广泛推广运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9)为竖直设置的光杆,该固定件(9)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片(4)的底面焊接固定,其下端与所述上仓壳(I)的顶面焊接固定。当然,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结构的固定件(9),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具体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9)的数目为两个,这两个固定件(9)分别靠近对应侧的所述导向螺栓(5)。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保证调节上仓壳(I)位置的功能要求前提下,通过减少部件数目和采用外购的标准件来简化结构,减低制造难度,并减低生产成本,且由于上仓壳(I)的位置根据玉米棒的大小自动调节,这样就不再需要通过手动方式来调节,这样就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手动调节方式的缺陷,适于广泛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玉米脱粒机上仓壳位置调节机构,由包括上仓壳1、左仓壳2、右仓壳3和位置调整组件构成。其中,所述上仓壳1、左仓壳2和右仓壳3的结构以及上仓壳I与左仓壳2和右仓壳3的连接结构均米用现有结构,具体为上仓壳I位于左仓壳2和右仓壳3之间,该上仓壳I进料端的左侧与左仓壳2相铰接,且上仓壳I进料端的右侧与右仓壳3相铰接。同时,所述上仓壳I可采用平板结构,也可采用圆弧形结构,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表式的形状。并且,所述上仓壳I的脱粒端设有位置调整组件,在该位置调整组件的作用下,上仓壳I的脱粒端可绕该上仓壳I进料端的铰接点上下摆动。作为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所述位置调整组件为自动式结构,并由连接片4、导向螺栓5锁紧螺母6、垫圈7和弹簧8和固定件9构成。其中,所述连接片4位于上仓壳I的上方,并横跨在所述左仓壳2和右仓壳3之间,且连接片4通过所述固定件9与上仓壳I的顶面固定。所述连接片4左侧和右侧的通孔中均分别竖直穿设有一根导向螺栓5,且左侧的导向螺栓5下端与左仓壳2的顶面焊接固定,右侧的导向螺栓5下端与右仓壳3的顶面焊接固定。并且,每根所述导向螺栓5上均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套装有锁紧螺母6、垫圈7和弹簧8,其中弹簧8位于所述连接片4的上方。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件9的数目为两个,这两个固定件9分别靠近对应侧的所述导向螺栓5。所述固定件9为竖直设置的光杆,该固定件9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片4的底面焊接固定,且固定件9的下端与所述上仓壳I的顶面焊接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玉米脱粒机上仓壳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上仓壳(I)、左仓壳(2)和右仓壳(3),其中上仓壳(I)位于左仓壳(2)和右仓壳(3)之间;所述上仓壳(I)进料端的左右侧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相铰接,且上仓壳(I)的脱粒端设有位置调整组件,在该位置调整组件的作用下,上仓壳(I)的脱粒端可绕其进料端的铰接点上下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为自动式结构,并包括连接片(4)和固定件(9),其中连接片(4)位于所述上仓壳(I)的上方,并横跨在所述左仓壳(2)和右仓壳(3)之间,且连接片(4)通过所述固定件(9)与上仓壳(I)的顶面固定;所述连接片(4)左右侧的通孔中均竖直穿设有一根导向螺栓(5),该导向螺栓的下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顶面固定,且每根导向螺栓(5)上均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套装有锁紧螺母(6)、垫圈(7)和弹簧(8),其中弹簧(8)位于所述连接片(4)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脱粒机上仓壳位置调节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脱粒机上仓壳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上仓壳(1)、左仓壳(2)和右仓壳(3),其中上仓壳(1)位于左仓壳(2)和右仓壳(3)之间;所述上仓壳(1)进料端的左右侧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相铰接,且上仓壳(1)的脱粒端设有位置调整组件,在该位置调整组件的作用下,上仓壳(1)的脱粒端可绕其进料端的铰接点上下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为自动式结构,并包括连接片(4)和固定件(9),其中连接片(4)位于所述上仓壳(1)的上方,并横跨在所述左仓壳(2)和右仓壳(3)之间,且连接片(4)通过所述固定件(9)与上仓壳(1)的顶面固定;所述连接片(4)左右侧的通孔中均竖直穿设有一根导向螺栓(5),该导向螺栓的下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仓壳顶面固定,且每根导向螺栓(5)上均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套装有锁紧螺母(6)、垫圈(7)和弹簧(8),其中弹簧(8)位于所述连接片(4)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公成苏功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田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