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和带该供水补给系统的冷却塔。该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包括:主水泵、回水总管、上塔水阀和上塔水管,所述主水泵用于将集水池内的水抽入回水总管内,抽入回水总管内的水部分通过上塔水阀流入上塔水管,并沿上塔水管流向水轮机,驱动水轮机工作;还包括:用于将集水池内的水抽入所述上塔水管的补水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轮机由于供水不足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cool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a cooling tower with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Including water supply system of the turbine main pump, a return pipe, valve and pipe water tower on the tower, the main pump is used for pumping water into the sump in the return pipe, water is pumped into the duct through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ckwater valve tower tower water inflow pipe, and flow to the turbine along the water tower, to drive the turbine; also includes: a water supply device will be set in a pool of water is pumped into the water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turbine in the prior art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wat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轮机(尤其是指:低压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和具有该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的冷却塔。
技术介绍
目前,冷却塔被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氯碱化工、煤化工、化肥、轻工、造纸、发电和生化等行业。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现有一种采用水轮机驱动方式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集水池1、主水泵2、回水总管3、上塔水阀4、上塔水管5、水轮机6和冷却塔塔体7。该冷却塔通过主水泵2将水从集水池I内抽到回水总管3内,然后由回水总管3分给上塔水管5,上塔水管5的水向上流动,驱动水轮机6工作,并最终通过冷却塔塔体7内的循环回路流回集水池I内。上述结构存在的缺陷是:由于主水泵2和回水总管3通常同时为多个冷却塔的上塔水管供水,因此在不增加主水泵2和回水总管3的供水能力的前提下,随着冷却塔数目的增多(即:上塔水管数目的增多),难以保证每个冷却塔的水轮机都能够得到足够的供水,从而影响水轮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和冷却塔。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轮机由于供水不足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包括:主水泵、回水总管、上塔水阀和上塔水管,所述主水泵用于将集水池内的水抽入回水总管内,抽入回水总管内的水部分通过上塔水阀流入上塔水管,并沿上塔水管流向水轮机,驱动水轮机工作;还包括:用于将集水池内的水抽入所述上塔水管的补水装置。进一步,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给水泵、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补给水泵的入口通过第一水管伸入集水池中,出口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上塔水管连通。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管上的旁通阀。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补给水泵的工作状态的控制装置。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集水池内,用于采集所述集水池内的水温;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水温,并当所述水温大于预置的水温上限值时,启动所述补给水泵并调节所述旁通阀的开度。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上塔水管上,用于采集所述上塔水管内的水压;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回水总管上,用于采集所述回水总管内的水压;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上塔水管内的水压和回水总管内的水压,并当所述上塔水管内的水压低于所述回水总管内的水压的程度大于预置的水压上限值时,启动所述补给水泵并调节旁通阀开度。相应地,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带如上所述的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的冷却塔。进一步,所述冷却塔包括:贯流式冷却塔或冲击式冷却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通过增加补水装置,使得上塔水管同时由主水泵和补水装置供水,从而增加了上塔水管的入水量,因此增加了水轮机的能量使水轮机转速更高,提高了水轮机的工作效率。带有本技术的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的冷却塔,由于水轮机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此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现有的采用水轮机驱动方式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冷却塔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是本技术的带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的冷却塔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冷却塔包括:集水池1、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水轮机6和冷却塔塔体7。其中,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抽取集水池I内的水,用其驱动水轮机6工作,驱动水轮机6工作后的水通过冷却塔塔体7内的循环回路流回集水池I内。其中,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包括:主水泵2、回水总管3、上塔水阀4、上塔水管5以及补水装置。主水泵2将集水池I内的水抽取到回水总管3内,回水总管3内的水部分通过上塔水阀4流入上塔水管5内,并沿上塔水管5流向水轮机6,驱动水轮机6工作;回水总管3内其它部分的水供给其它的冷却塔。补水装置用于将集水池内的水抽入到上塔水管5内,用于补充上塔水管5内的水量,保证有充足的水驱动水轮机6,提高水轮机6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一种实施方式中,补水装置包括:补给水泵8、第一水管9、第二水管10和旁通阀11。其中补给水泵8的入口通过第一水管9伸入集水池I内,出口通过第二水管10与上塔水管5连通,且在第二水管10上还设置有旁通阀11。当补给水泵8启动时,手动或自动调节旁通阀的开度,补给水泵8将水由集水池I抽入上塔水管5内,为上塔水管5补水。如图中所示,增加补给水泵8后,上塔水管5内的水同时由主水泵2和补给水泵8提供,从而增加上塔水管5的水流量,保证水轮机6的供水量,从而增加了水轮机的能量使水轮机6转速更高,提高了水轮机6的工作效率。进一步,补给水泵8的启动可以由人工控制实现。或者,采用控制装置控制补给水泵8的工作状态,实现补给水泵8的智能化工作。请参考图3,是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温度传感器31和第一控制器32。其中温度传感器31设置在集水池I内,用于采集集水池I内的水温,并传递给第一控制器32。第一控制器32与温度传感器31连接,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31传来的水温,并将该水温与预置的水温上限值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为:集水池I内的水温大于水温上限值时,启动补给水泵8工作进行补水,并同时手动或自动(例如:通过第一控制器32)控制旁通阀11的开度。当比较结果为:集水池I内的水温小于水温上限值时,控制补给水泵8处于非工作状态。当比较结果为:集水池I内的水温等于水温上限值时,此时可以控制补给水泵8处于工作或非工作状态。上述结构中,温度传感器31可以有多个,当温度传感器31有多个时,分别将其设置在集水池I内的不同位置,用于采集集水池I不同位置的水温,第一控制器32将各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水温的平均值作为集水池I的水温,与水温上限值进行比较。第一控制器32可以由单片机实现。水温上限值可以根据冷却塔的工作环境等因素设定,例如:设定为40°C,其表示的含义是:当集水池I内的水温大于水温上限值时,表示冷却塔当前的工作效率可能不高,需要提高其工作效率。请参考图4,是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1、第二压力传感器42和第二控制器43。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41安装在上塔水管5上,例如可以是安装在上塔水阀4与上塔水管5的接口处,用于采集上塔水管5内的水压。第二压力传感器42安装在回水总管3上,例如可以是安装在上塔水阀4与回水总管3的接口处,用于采集回水总管3内的水压。第二控制器43与第一压力传感器4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2连接,用于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41采集到的上塔水管5内的水压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2采集到的回水总管3内的水压,并当上塔水管5内的水压低于回水总管3内的水压和程度大于预设的水压上限值时,启动补给水泵8,并同时手动或自动(例如:通过第二控制器43)控制旁通阀11的开度。当上塔水管5内的水压低于回水总管3内的水压的程度小于预设的水压上限值时,控制补给水泵8处于非工作状态。上述结构中,第二控制器43可以由单片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包括:主水泵、回水总管、上塔水阀和上塔水管,所述主水泵用于将集水池内的水抽入回水总管内,抽入回水总管内的水部分通过上塔水阀流入上塔水管,并沿上塔水管流向水轮机,驱动水轮机工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集水池内的水抽入所述上塔水管的补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包括:主水泵、回水总管、上塔水阀和上塔水管,所述主水泵用于将集水池内的水抽入回水总管内,抽入回水总管内的水部分通过上塔水阀流入上塔水管,并沿上塔水管流向水轮机,驱动水轮机工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集水池内的水抽入所述上塔水管的补水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给水泵、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补给水泵的入口通过第一水管伸入集水池中,出口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上塔水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管上的旁通阀。4.如权利要求3所述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补给水泵的工作状态的控制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水轮机供水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集水池内,用于采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治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堪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