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263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消音器,包括扩张腔、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扩张腔包括腔壁、前端盖和后端盖,扩张腔包括相互独立且依次连通的腔Ⅰ、腔Ⅱ和腔Ⅲ,进气管排气孔连通于腔Ⅰ,排气管进气端连通于腔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三个缓冲腔,可使气流在三个缓冲腔与与腔壁发生碰撞,达到充分缓冲,增加消声效果,进气管设置多个通孔作为排气孔,当气流经过通孔时、喷气噪声的频谱就会移向高频或超高频,使频谱中的可听声成分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对人的干扰和伤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orizontal silenc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silencer, including expansion chamber, intake pipe and exhaust pipe, the expansion chamber comprises a cavity wall,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rear cover, including the expansion chamber are independent and sequentially communicated cavity I, II and III cavity cavity, air inlet pipe exhaust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of the exhaust pipe, the inlet the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III;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hree buffer cavity, which can make the air in the three buffer cavity and the chamber wall and the collision, to achieve full buffer, increase the silencing effect, the intak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s the exhaust hole, when the air flow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the spectrum will shift to the jet noise HF or UHF, the spectrum of audio compon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reby reducing the interference and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音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消音器
技术介绍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噪声危害范围日益扩大,交通噪声成为当前城市环境噪声中最主要的噪声源,而排气噪声是汽车及其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采用消声器是控制排气噪声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降噪手段。现有技术中,消声器存在气流缓冲次数少,消声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消声器进行改进,使噪声气流在消声器内充分缓冲,达到理想的消声效果,从而减少对人的噪声干扰和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消声器,能使噪声气流在扩张腔内充分缓冲,达到理想的消声效果,从而减少对人的噪声干扰和伤害。本技术的卧式消声器,包括扩张腔、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扩张腔包括腔壁、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扩张腔包括相互独立且依次连通的腔1、腔II和腔III,所述进气管排气孔连通于腔I,所述排气管进气端连通于所述腔III。进一步,所述腔1、腔II和腔III由垂直于腔壁并平行设置的隔板I和隔板II分割而成,所述隔板I上设有连通腔I和腔II的通气口 I,所述隔板II上设置有连通腔II和腔III的通气口 II。进一步,所述进气管贯穿腔I内部并端部封闭支撑连接于腔壁,所述进气管的排气口为分布在其位于腔I内的管段侧壁上的径向通孔。进一步,所述腔I和腔II的腔壁内侧以及前端盖内侧均设置有隔热板。进一步,所述隔热板与腔I和腔II的内侧腔壁以及前端盖内侧之间加装有隔热棉。进一步,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扩张腔外的进气管段为朝向所述前端盖方向的弯管,所述进气管段自由端连接设置有法兰。进一步,所述扩张腔外壁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固定连接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扩张腔外壁连接处为与所述扩张腔外壁相适应的形状。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扩张腔外壁之间加装有加强板。进一步,所述排气管排气孔穿过所述后端盖置于所述扩张腔外,其孔端通过固定圈设置安装有火花消除器钢丝网。进一步,所述扩张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卧式消声器,设置3个缓冲腔室,可使气流在3个缓冲腔与与腔壁发生碰撞,达到充分缓冲,增加消声效果;进气管设置多个通孔作为排气孔,当气流经过通孔时,喷气噪声的频谱就会移向高频或超高频,使频谱中的可听声成分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对人的干扰和伤害;腔I和腔II内壁还加装有隔热板和隔热棉,进一步增加了消声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易于实现消声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侧面剖视图;图2为图1A向视图;图3为图1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结构侧面剖视图,图2为图1A向视图,图3为图1B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卧式消声器,包括扩张腔、进气管I和排气管2,所述扩张腔包括腔壁、前端盖3和后端盖4,所述扩张腔包括相互独立且依次连通的腔I 7、腔II 8和腔III 9,所述进气管I排气孔连通于腔I 7,所述排气管2进气端连通于所述腔III 9 ;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发动机的废弃排出口。本实施例中,所述腔I 7、腔II 8和腔III 9由垂直于腔壁并平行设置的隔板I 5和隔板II 6分割而成,所述隔板I 5上设有连通腔I 7和腔II 8的通气口 I 10,所述隔板II 6上设置有连通腔II 8和腔III 9的通气口 II ;通气口 II在图中未标示。所述进气管I贯穿腔I 7内部并端部封闭支撑连接于腔壁,所述进气管I的排气口为分布在其位于腔I 7内的管段侧壁上的径向通孔12 ;进气管设置多个通孔作为排气孔,当气流经过通孔时、喷气噪声的频谱就会移向高频或超高频,使频谱中的可听声成分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对人的干扰和伤害;进气管端部通过堵头11堵住。本实施例中,所述腔I 7和腔II 8的腔壁内侧以及前端盖3内侧均设置有隔热板13 ;所述隔热板13与腔I 7和腔II 8的内侧腔壁以及前端盖3内侧之间加装有隔热棉14 ;可较好的提高消声效果,并且具有隔热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I位于所述扩张腔外的进气管段为朝向所述前端盖3方向的弯管,所述进气管段自由端连接设置有法兰15 ;弯管结构可使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多次碰撞,增加气流的紊乱性,达到更佳的消声效果,易于与发动机排气口配合,连接稳固且密封性良好。本实施例中,所述扩张腔外壁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固定连接的安装支架16,所述安装支架16与所述扩张腔外壁连接处为与所述扩张腔外壁相适应的形状;易于实现固定,且连接结构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6与所述扩张腔外壁之间加装有加强板17 ;提高结构稳定性,加大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2排气孔穿过所述后端盖4置于所述扩张腔外,其孔端通过固定圈19设置安装有火花消除器钢丝网18。本实施例中,所述扩张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扩张腔可为多种形状,如方形或圆柱形,均能实现本技术目的,本实施例中,扩张腔为圆柱形结构,横截面为圆形。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消音器,包括扩张腔、进气管(1)和排气管(2),所述扩张腔包括腔壁、前端盖(3)和后端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腔包括相互独立且依次连通的腔Ⅰ(7)、腔Ⅱ(8)和腔Ⅲ(9),所述进气管(1)排气孔连通于腔Ⅰ(7),所述排气管(2)进气端连通于所述腔Ⅲ(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消音器,包括扩张腔、进气管(I)和排气管(2),所述扩张腔包括腔壁、前端盖(3)和后端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腔包括相互独立且依次连通的腔I (7)、腔II(8)和腔III(9),所述进气管(I)排气孔连通于腔1(7),所述排气管(2)进气端连通于所述腔 III (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I(7)、腔II (8)和腔111(9)由垂直于腔壁并平行设置的隔板I (5)和隔板II (6)分割而成,所述隔板I (5)上设有连通腔I (7)和腔II (8)的通气口 I (10),所述隔板II (6)上设置有连通腔II (8)和腔III(9)的通气口 I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I)贯穿腔I(7)内部并端部封闭支撑连接于腔壁,所述进气管(I)的排气口为分布在其位于腔I (7)内的管段侧壁上的径向通孔(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I(7)和腔II (8)的腔壁内侧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刚郑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北碚区枫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