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635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设置于柜体内至少1个餐具架以及设置于柜体内至少2个紫外线杀菌装置和电热管加热装置,所述的餐具架为“凹”型镂空结构,所述的餐具架里面设置有至少2个小餐具架,所述的紫外线杀菌装置位于柜体两侧壁上,且分布在每个餐具架两侧,所述的电热管加热装置位于柜体的后壁上,且沿竖直方向贯穿于餐具架内侧凹陷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餐具架设置为“凹”型,既保护了电热管加热装置,又有效地利用了消毒柜的空间,同时还具有烘干、消毒效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毒柜,属于厨房用品。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在家庭中对食具消毒已越来越普遍,消毒柜作为最常用的消毒设备已逐渐进入普通家庭,具有烘干装置的消毒柜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中国专利CN201743953U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烘干的餐具消毒柜,包括柜体,柜体分为上柜体、下柜体和控制电路,上柜体设置有杀菌装置,下柜体设置有烘干装置,控制电路分别于杀菌装置和烘干装置连接,上柜体与小柜体之间设置有热气流通道,其优点是杀菌装置对餐具进行杀菌前,先对餐具进行烘干,使杀菌后的餐具不容易再滋生细菌,同时避免细菌向消毒柜蔓延。但是,该消毒柜烘干装置设置在下柜体内,上柜体只能通过热气流通道传送热量,烘干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消毒柜烘干效率不高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消毒效率高的消毒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设置于柜体内至少I个餐具架以及设置于柜体内至少2个紫外线杀菌装置和电热管加热装置,所述的餐具架为“凹”型镂空结构,所述的餐具架里面设置有至少2个小餐具架,所述的紫外线杀菌装置位于柜体两侧壁上,且分布在每个餐具架两侧,所述的电热管加热装置位于柜体的后壁上,且沿竖直方向贯穿于餐具架内侧凹陷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电热管加热装置沿竖直方向贯穿于餐具架内侧凹陷处,能够有效地对每层餐具架进行烘干;餐具架设置为“凹”型,既保护了电热管加热装置,又有效地利用了消毒柜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柜体1、紫外线杀菌装置2、电热管加热装置3、餐具架4、小餐具架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1、设置于柜体I内至少I个餐具架4以及设置于柜体I内至少2个紫外 线杀菌装置2和电热管加热装置3,所述的餐具架4为“凹”型镂空结构,所述的餐具架4里面设置有至少2个小餐具架5,所述的紫外线杀菌装置2位于柜体I两侧壁上,且分布在每个餐具架4两侧,所述的电热管加热装置3位于柜体I的后壁上,且沿竖直方向贯穿于餐具架4内侧凹陷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前,先将大件餐具置于餐具架4内,小件餐具放置在小餐具架5内,餐具架4为“凹”型镂空结构,不仅保护了电加热装置3,还合理利用了空间;工作时,首先开启电加热装置3对餐具进行烘干处理,电热管加热装置3位于柜体I的后壁上,且沿竖直方向贯穿于餐具架4内侧凹陷处,提高了烘干效率,然后再开启紫外线杀菌装置2对餐具进行杀菌处理,紫外线杀菌装置2位于柜体I两侧壁上,且分布在每个餐具架4两侧,提高了杀菌效 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1)、设置于柜体(1)内至少1个餐具架(4)以及设置于柜体(1)内至少2个紫外线杀菌装置(2)和电热管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餐具架(4)为“凹”型镂空结构,所述的餐具架(4)里面设置有至少2个小餐具架(5),所述的紫外线杀菌装置(2)位于柜体(1)两侧壁上,且分布在每个餐具架(4)两侧,所述的电热管加热装置(3)位于柜体(1)的后壁上,且沿竖直方向贯穿于餐具架(4)内侧凹陷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I)、设置于柜体(I)内至少I个餐具架(4)以及设置于柜体(I)内至少2个紫外线杀菌装置(2)和电热管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餐具架(4)为“凹”型镂空结构,所述的餐具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县滨海合力厨房用品设计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