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透镜阵列以及透镜单元技术

技术编号:896291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进行透镜阵列的高精度的定位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透镜阵列、以及透镜单元。如果第1平面(LA1f)抵接到锥形面(HLD1),则玻璃透镜阵列(LA1)不会再相对保持架(HLD)旋转。另一方面,通过对置的第1平面(LA1f),锥形面(HLD1)被限定,所以玻璃透镜阵列(LA1)不会再相对保持架(HLD)相对移动。即,通过用保持架(HLD)保持玻璃透镜阵列(LA1),能够针对保持架(HLD)将玻璃透镜阵列(LA1)高精度地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透镜阵列以及透镜单元
技术介绍
紧凑且非常薄的摄像装置(以下,还称为照相机模块)被用于便携电话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作为紧凑且薄的电子设备的便携电话、PDA、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作为这些摄像装置中使用的摄像元件,已知CXD型成像传感器、CMOS型成像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近年来,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发展,实现了高分辨率、高性能化。另外,对用于在这些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像的摄像透镜,与摄像元件的小型化对应地要求紧凑化,而且该要求处于逐年变强的倾向。作为这样的便携终端中内置的摄像装置中使用的透镜单元,已知如下方法:如专利文献I所示,使用模具,例如由玻璃成形连结多个透镜的玻璃透镜阵列,以同时成形的肋条为基准,进行透镜的光轴对准之后,将一对玻璃透镜阵列粘贴,并针对每个透镜切出,从而制造透镜单元。专利文献I国际公开第2011/093502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3232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专利文献I的技术,虽然能够以玻璃透镜阵列的肋条为基准而高精度地进行透镜的光轴对准,但在模具上加工玻璃透镜阵列成形用的模具中的用于对肋条进行成形的槽部的情况下,存在工具的形状、姿势被限制,高精度的加工变得困难这样的问题。另外,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在槽部的边缘产生磨耗、缺口,由此导致成形的肋条的形状劣化,而有时高精度的定位变得困难。因此,需要以比较短的维护周期,更换模具,成本上升而且麻烦。另一方面,虽然还能够如专利文献2所示,使透镜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壁成为圆筒状,而用作用于定位的基准面,但例如在通过再加热成形方法形成透镜的情况下,如果为了提高外壁的形状精度而设置限定,则存在光学面、外壁周边的形状走样,在预成形体的尺寸管理、成形条件的最佳化中花费时间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通过液滴成形方法形成透镜的情况下,存在由于滴落位置偏离而对外壁的形状也产生影响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进行透镜阵列的高精度的定位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透镜阵列、以及透镜单元。方案I记载的是一种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从透镜阵列制造出透镜单元,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阵列是从模具一体地成形包括多个光学面的底面、以及以包围所述光学面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面的周围的内周面而成的, 所述内周面包括与所述光学面的光轴非正交的第I平面,该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具有:使设置了包括第2平面的外周面和端面的保持架相对所述透镜阵列以如下方式相对移动的工序:在所述外周面被所述内周面包围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平面和所述第2平面大致平行,并且使所述底面和所述端面接近;以及在通过所述保持架保持了所述透镜阵列之后,使所述保持架移动而进行所述透镜阵列的定位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使所述保持架相对所述透镜阵列以如下方式相对移动:在所述外周面被所述内周面包围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平面和所述第2平面大致平行、并且使所述底面和所述端面接近。所以相对所述保持架,所述透镜阵列在所述外周面被所述内周面包围的范围内其移动被限制,特别是所述第I平面和所述第2平面对置,从而旋转被阻止,所以能够针对所述保持架对所述透镜阵列高精度地进行定位。所述第I平面和所述第2平面的长度越长,旋转阻止效果越高。进而,对于所述透镜阵列,如果至少仅所述内周面能够高精度地成形,则即使多余的原材料向外侧露出,由于外形形状不会对定位精度造成影响,所以是随意的状态即可,即使不严密地管理原材料的体积也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另外,即使在透镜阵列的模具的边缘磨耗或产生缺口 了的情况下,所述透镜阵列的内周面的面形状受到影响的危险也少,能够长时间稳定地进行定位。但是,内周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周方向上不连续。此处,“大致平行”包括相对于平行在±5度以内倾斜的情况。方案2记载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方案I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具有:具有2个所述透镜阵列和所述保持架的组合,在使一方的所述保持架中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对于另一方的所述保持架中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定位之后,将两个透镜阵列粘贴的工序;以及使用所述第I平面固定所述透镜阵列,并针对每个所述光学面进行切断的工序。通过经由上述工序,能够高效地制造使所述透镜阵列的光学面高精度地组合了的透镜单元。特别,通过在切断时利用所述第I平面,能够一次性高精度地切断多个透镜阵列,所以优选。方案3记载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具有:通过单一的所述保持架保持所粘贴的2个以上的所述透镜阵列,通过别的保持架保持别的所述透镜阵列,在使所述两个保持架彼此相互定位之后将所述透镜阵列粘贴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对3个以上的所述透镜阵列高精度地进行定位而重叠并粘贴之后,一次性切断来形成透镜单元,所以能够确保高的生产效率。方案4记载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方案I 3中的任一个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第I平面相对所述光学面的光轴倾斜。如果例如所述透镜阵列的原材料是树脂等,则即使所述第I平面与所述光学面的光轴平行,即使在成形时产生收缩,仍产生某种程度的弹性变形,所以也能够进行脱模,但如果所述透镜阵列的原材料是玻璃等,则不产生弹性变形,所以如果在成形时产生收缩,则与模具较强地密接而脱模变得困难。相对于此,如果至少所述第I平面相对所述光学面的光轴倾斜,则在成形后易于从模具脱模,所以优选。方案5记载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第I平面的相对所述光学面的光轴的锥角是10° 60°。如果所述第I平面的相对所述光学面的光轴的锥角是10° 60°,则得到高的定位精度,所以优选。另外,如果所述第I平面的相对所述光学面的光轴的锥角是20° 50°,则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所以优选。更优选为,使所述第I平面的相对所述光学面的光轴的锥角成为45°,由此,可得到最佳的定位精度。方案6记载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方案I 5中的任一个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第I平面是隔着多个所述光学面对置的2面。如果使所述第I平面成为隔着多个所述光学面对置的2面,则该2面之间的定位精度提闻。方案7记载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方案I 5中的任一个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第I平面是包围多个所述光学面的4面,邻接的所述第I平面彼此的轴线相互正交。如果使所述第I平面成为包围多个所述光学面的4面,并使邻接的所述第I平面彼此的轴线相互正交,则所述透镜阵列的内周面接近方形形状,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所述光学面的光轴正交面内的定位。此时,优选使所述第I平面的长度相等。另外,如果使所述第I平面成为包围多个所述光学面的8面以上,则透镜阵列成形时的原材料收缩量成为各向同性,所以优选。方案8记载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方案I 7中的任一个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在通过所述保持架保持了所述透镜阵列时,在所述第I平面与所述第2平面之间形成10 μ m以下的缝隙。通过在所述第I平面与所述第2平面之间形成10 μ m以下的缝隙,易于将所述保持架的外周面插入于所述透镜阵列的内周面。另外,该缝隙比较小,所以针对所述保持架的所述透镜阵列的误差变小,不会使定位精度大幅降低。另外,不必须限定于“ΙΟμπι以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0.31 JP 2011-238303;2012.05.09 JP 2012-107621.一种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从透镜阵列制造出透镜单元,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阵列是从模具一体地成形包括多个光学面的底面、以及以包围所述光学面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面的周围的内周面而成的,所述内周面包括与所述光学面的光轴非正交的第I平面, 该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具有: 使设置了包括第2平面的外周面和端面的保持架相对所述透镜阵列以如下方式相对移动的工序:在所述外周面被所述内周面包围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平面和所述第2平面大致平行,并且使所述底面和所述端面接近;以及 在通过所述保持架保持了所述透镜阵列之后,使所述保持架移动而进行所述透镜阵列的定位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2个所述透镜阵列和所述保持架的组合,在使一方的所述保持架中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对于另一方的所述保持架中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定位之后,将两个透镜阵列粘贴的工序;以及 使用所述第I平面固定所述透镜阵列,并针对每个所述光学面进行切断的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过单一的所述保持架保持所粘贴的2个以上的所述透镜阵列,通过别的保持架保持别的所述透镜阵列,在使所述两个保持架彼此相互定位之后将所述透镜阵列粘贴的工序。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平面相对所述光学面的光轴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平面的相对所述光学面的光轴的锥角是10° 60°。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平面是隔着多个所述光学面对置的2个面。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平面是包围多个所述光学面的4个面,邻接的所述第I平面彼此的轴线相互正交。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保持架保持了所述透镜阵列时,在所述第I平面与所述第2平面之间形成IOym以下的缝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保持架保持了所述透镜阵列时,使所述端面抵接到所述光学面以外的所述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镜阵列的所述第I平面与所述底面之间设置了 R部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本智之三京敬名古屋浩谷川裕海松田裕之今井利幸本田贞春水金贵裕鹰取康二郎芦田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