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228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高度兼有轮胎的轻量化和驾驶稳定性的充气轮胎。胎圈填充胶6距离胎踵3a的高度H为10~30mm,并且配置在胎体层4的内侧的内衬层9由杨氏模量为70~1500MPa、厚度为0.05~0.25mm的热塑性树脂或由热塑性树脂成分和弹性体成分混合而成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内衬层9的端部9a位于比胎圈填充胶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6a更靠向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轮胎,更具体地说,涉及高度兼有轮胎的轻量化和驾驶稳定性的 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车辆的低燃耗性为目的,要求使充气轮胎重量变轻。作为该轻量化的方 法,已经采取了对策例如,使构成轮胎的橡胶层的厚度变薄、或削减胎体层的层数等。但在 采用这种对策的情形,轮胎的圆周方向刚性大幅降低,所以存在驾驶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使胎体层的两端部折回到越过轮胎最大宽度的位 置,使胎圈填充胶距离胎踵的高度为轮胎截面高度的15 30%、使胎侧部的橡胶厚度为3.5 5.0mm,使内衬层由杨氏模量为5 50MPa、厚度为0.05 0.25mm的热塑性树脂或热 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由此兼有轮胎的轻量化和驾驶稳定性。但即使是这种构造的轮胎, 轮胎的轻量化以及驾驶稳定性的改善效果也未必充分,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 0012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高度兼有轮胎的轻量化和驾驶稳定性的充气 轮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有胎体层,该胎体 层围绕埋设于各胎圈部中的胎圈芯向上卷起,在该胎圈芯上配置有胎圈填充胶,并且在所 述胎体层的内侧配置有内衬层,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填充胶距离胎踵的高 度H为10 30mm,并且所述内衬层由杨氏模量为70 1500MPa、厚度为0.05 0.25mm的 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由热塑性树脂成分和弹 性体成分混合而成,与所述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相比,所述内衬层的端部位于 轮胎径向内侧。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使胎圈填充胶距离胎踵的高度H为10 30mm,在使轮胎重量轻量化的 同时,通过使配置在胎体层内侧的内衬层由杨氏模量为70 1500MPa、且厚度为0.05 0.25mm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成分和弹性体成分混合而成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 成,能够弥补随着轻量化而降低的驾驶稳定性,从而高度同时实现轻量化和驾驶稳定性。进 而,由于使内衬层的端部比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更靠轮胎径向内侧配置,使内 衬层和胎圈填充胶重合,所以能够缓和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中的刚性变动,提高驾驶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优选胎体层为单层结构,并且胎体层的上卷端部比轮胎最大宽度位置更靠轮胎径向内侧、且比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更靠轮胎径向外侧而配置。通过这样,能够高维兼有轻量化和驾驶稳定性。特别优选使胎体层的上卷端部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向轮胎径向内侧偏离IOmm以上、且从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向轮胎径向外侦lJ偏离IOmm以上。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使胎圈填充胶的子午线方向截面中的截面积为20 90mm2,并且胎圈填充胶的形状为朝着其轮胎径向外侧端部逐渐变细的形状。通过这样,能够使轮胎更加轻量化。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使内衬层的端部配置在从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向轮胎径向内侧偏离5 20_的位置。通过这样,能够在提高轮胎的耐久性的同时,抑制在硫化时发生外观不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使形成胎侧部的侧部橡胶层的平均橡胶厚度为2.0 3.5mm。通过这样,能够在保持轮胎的侧面切削性的情况下使轮胎更加轻量化。本专利技术中,优选胎圈芯为由I根胎圈线以环状缠绕多圈而成的I根线卷绕的结构, 并且在胎圈芯的子午线方向截面中所述胎圈线的绕圈部分的相互间隔为0.3mm以下。通过这样,能够提高胎圈部的弯曲刚性,提高驾驶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胎体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设置由钢丝帘线或有机纤维帘线、与橡胶的复合材料形成的加强层。通过这样,能够使驾驶稳定性进一步提闻。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形成胎侧部的侧部橡胶层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橡胶部分 60°C的tan δ在0.02 0.10 的范围。通过这样,能够抑制胎侧部发热,改善滚动阻力。本专利技术中,优选轮胎截面宽度SW和轮胎最大带束宽度BW的关系为0.68 ( Bff/ Sff < 0.80。通过这样,能够使驾驶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截面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截面图。图3是显示胎侧部的平均橡胶厚度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图4是放大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的胎侧部的局部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图1以及图2分别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在图1和图2中,I为胎面部,2为胎侧部,3为胎圈部。在左右一对胎圈部3、3之间架设有胎体层4,该胎体层4含有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多根增强帘线,该胎体层4围绕配置在各胎圈部3中的胎圈芯5从轮胎内侧卷向外侧、向上卷起。此外,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胎圈填充胶6,该胎圈填充胶6被胎体层4的主体部分和上卷部分包裹起来。另一方面,在胎面部I中、在胎体层4的外周侧配置有由钢丝帘线构成的2层带束层7,在2层带束层7的层间帘线彼此交叉。进而在带束层7的外周侧设置有由有机纤维帘 线沿着轮胎圆周方向以螺旋状缠绕的带束加强层8。此外,在胎体层4的内周侧配置有内衬层9。此外,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构造以外,在上述胎圈填充胶6的轮胎宽度 方向外侧且胎体层4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还设置由由钢丝帘线或有机纤维帘线、和橡胶的 复合材料形成的加强层10。在上述充气轮胎中、胎圈填充胶6距离胎踵3a的高度H设定在10 30mm。通过 这样,能够使胎圈填充胶6的量减少,使轮胎轻量化。在胎圈填充胶6的高度H小于IOmm 时,在硫化时容易发生外观不良,从制造上的观点来看,存在问题。胎圈填充胶6的高度H 大于30mm时,不能充分使轮胎轻量化,此外,滚动阻力降低。但在如此使胎圈填充胶6的高度H降低、实现轮胎的轻量化的情形,由于轮胎的周 向刚性降低,所以具有驾驶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因此,使配置在胎体层4内侧的内衬层9由 杨氏模量为70 1500MPa、厚度为0.05 0.25mm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成分和弹性 体成分混合而成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由于该内衬层9重量轻,所以能够在不增加 轮胎重量的情况下弥补轮胎的周向刚性,高度保持驾驶稳定性。这里,在内衬层9的杨氏模量小于70MPa时,不能高度保持驾驶稳定性。在内衬层 9的杨氏模量大于1500MPa时,接合性变得不充分,耐久性降低。内衬层9的杨氏模量优选 为100 1300MPa、进而优选为200 300MPa。此外,在内衬层9的厚度小于0.05mm时,得不到充分的防透气性。在内衬层9的 厚度大于0.25mm时,轮胎径向刚性过大,所以乘坐舒适性降低。内衬层9的厚度优选为 0.10 0.20mm。上述充气轮胎中、内衬层9的端部9a比胎圈填充胶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6a更 靠轮胎径向内侧而配置。通过这样使内衬层9和胎圈填充胶6重合,能够使胎圈填充胶6 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6a中的刚性变动得到缓和,提高驾驶稳定性。此时,优选将内衬层9的端部9a配置在距离胎圈填充胶6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6a 向轮胎径向内侧偏离5 20mm的位置。即内衬层9和胎圈填充胶6的轮胎径向的重合量 优选为5 20mm。这里,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17 JP 257182/20101.一种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有胎体层,该胎体层围绕埋设于各胎圈部中的胎圈芯向上卷起,在该胎圈芯上配置有胎圈填充胶,并且在所述胎体层的内侧配置有内衬层,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填充胶距离胎踵的高度H为10 30mm,并且所述内衬层由杨氏模量为70 1500MPa、厚度为0.05 0.25mm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由热塑性树脂成分和弹性体成分混合而成,与所述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相比,所述内衬层的端部位于轮胎径向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层为单层结构,并且所述胎体层的上卷端部比轮胎最大宽度位置更靠轮胎径向内侧、且比所述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更靠轮胎径向外侧而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层的上卷端部,距离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向轮胎径向内侧偏离IOmm以上、且距离所述胎圈填充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偏离IOmm以上。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填充胶的子午线方向截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老子正洋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