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控制系统与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5759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离合器控制系统与车辆。其中,该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储油筒、离合器踏板、第一离合器总泵、离合器助力器、电控油泵装置及切换装置;所述第一离合器总泵与所述储油筒及所述离合器踏板连接;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总泵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控油泵装置的输出端,第三端连接所述离合器助力器;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或者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减少驾驶员操作动作,降低劳动强度及驾驶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控制系统及设置有该离合器控制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离合器控制总成是用来控制和传递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动力的总成件。在车辆起步、换挡及停车时都需要对离合器进行控制。目前车辆中常用的液压式离合器控制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储油筒101、挺杆102、离合器总泵103、离合器踏板104、发动机飞轮105、离合器盘106、离合器分离轴承107、储气罐108、离合器助力器109。其工作过程为:在离合器踏板104被踩下时,离合器总泵103获得驱动压力以输出高压驱动液压油,高压驱动液压油流入离合器助力器109中使得离合器助力器109的进气孔打开,离合器助力器109从储气罐108中进气,储气罐108中的高压气源驱动离合器助力器109中的活塞以实现对离合器分离轴承107的控制,进而实现离合器盘106与发动机飞轮105分离;在离合器踏板104被松开后,离合器助力器109中的液压油回流至离合器总泵103中,离合器助力器109排气,离合器助力器109中的活塞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离合器盘106与发动机飞轮105闭八口 ο因此,如需离合器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则需要驾驶员一直脚踩离合器踏板104,容易导致驾驶员疲劳,增加驾驶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作强度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储油筒、离合器踏板、第一离合器总泵、离合器助力器;所述第一离合器总泵与所述储油筒及所述离合器踏板连接;所述离合器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控油泵装置及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总泵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控油泵装置的输出端,第三端连接所述离合器助力器;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或者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进一步地,上述离合器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离合器自动控制触发信息时,控制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离合器手动控制触发信息后,控制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离合器自动控制触发信息时控制所述电控油泵装置启动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电控油泵装置包括电子油泵及储油箱,所述电子油泵设置在所述储油箱中,并与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或者;所述电控油泵装置包括电机及第二离合器总泵;所述第二离合器总泵与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端及所述电机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离合器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电子油泵中的压力信息;或者;位移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电机的位移信息。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合器控制系统还包括:转速传感器,用于在感测到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时,生成并发送转动反馈信息;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且接收到所述转动反馈信息时,根据所述位移传感器或者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测结果确定离合器的半联动结合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离合器总泵的补偿油口与所述第一离合器总泵的出油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离合器手动控制触发信息且所述电机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切换装置为换向阀。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作强度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离合器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离合器控制系统通过增加了由电控油泵装置及切换装置组成的自动控制支路以实现对离合器的自动控制,从而减少驾驶员操作动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及驾驶风险;同时,上述切换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模式与脚踩控制模式的自由切换,提高各种离合器控制模式的兼容性。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储油筒201、挺杆202、第一离合器总泵203、离合器踏板204、发动机飞轮205、离合器盘206、离合器分离轴承207、储气罐208、离合器助力器209、电机210、换向阀211及第二离合器总泵212 ;其中,由储油筒201、挺杆202、第一离合器总泵203、离合器踏板204、发动机飞轮205、离合器盘206、离合器分离轴承207、储气罐208及离合器助力器209组成的离合器脚踩控制支路与图1中由储油筒101、挺杆102、离合器总泵103、离合器踏板104、发动机飞轮105、离合器盘106、离合器分离轴承107、储气罐108及离合器助力器109组成的离合器脚踩控制支路一致(各元件及其连接关系均一一对应),故对于图2中的离合器脚踩控制支路在此不再赘述,相对于图1所示的现有离合器控制总成而言,本实施例增加了由电机210、换向阀211及第二离合器总泵212组成的离合器自动控制支路,其中,电机210连接第二离合器总泵212 ;第二离合器总泵212的补偿油口 a连接第一离合器总泵203的出油口 b ;换向阀2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离合器总泵103,第二端连接第二离合器总泵212,第三端连接离合器助力器209。上述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在换向阀211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时,由第一离合器总泵103提供高压驱动液压油至离合器助力器209,离合器处于现有的脚踩控制模式下,其工作过程可以参见
技术介绍
中的解释说明;在换向阀211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时,离合器处于自动控制模式下,由电机210为第二离合器总泵212提供驱动压力(如电机210为直流电机时可表现为电机正转),进而由第二离合器总泵212输出高压驱动液压油至离合器助力器209 (此时第一离合器总泵203充当第二离合器总泵212的储油箱),离合器助力器209的进气孔打开,离合器助力器209从储气罐208中进气,储气罐208中的高压气源驱动离合器助力器209中的活塞通过离合器分离轴承207分离离合器盘206与发动机飞轮205 ;此外,可以由电机210为第二离合器总泵212提供反向驱动压力(如电机210为直流电机时可表现为电机反转),离合器助力器209中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二离合器总泵212,进而回流至与第一离合器总泵203连接的储油箱201中,离合器助力器209排气,离合器助力器209中的活塞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离合器盘206与发动机飞轮205闭八口 ο相对于图1所示的现有离合器控制总成而言,本实施例增加了离合器的自动控制支路,从而减少驾驶员操作动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及驾驶风险;同时通过设置上述换向阀211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模式与脚踩控制模式的自由切换,即兼容现有的脚踩控制模式以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需求;具体操作时,将电机210和第二离合器总泵212安装在底盘上即可,无需更改驾驶室布置,即在图1所示的现有脚踩液压式离合器控制总成的基础上改装方便。可以理解的是,实现自动控制模式与脚踩控制模式的切换可以采用换向阀211以外的其他类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储油筒(201)、离合器踏板(204)、第一离合器总泵(203)、离合器助力器(209);所述第一离合器总泵(203)与所述储油筒(201)及所述离合器踏板(20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控油泵装置及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总泵(203)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控油泵装置的输出端,第三端连接所述离合器助力器(209);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或者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储油筒(201)、离合器踏板(204)、第一离合器总泵(203)、离合器助力器(209);所述第一离合器总泵(203)与所述储油筒(201)及所述离合器踏板(20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控油泵装置及切换装置; 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总泵(203)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控油泵装置的输出端,第三端连接所述离合器助力器(209);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或者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301),所述控制器(301)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301a),用于在接收到离合器自动控制触发信息时,控制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 第二控制单元(301b),用于在接收到离合器手动控制触发信息后,控制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01)还包括第三控制单元(301c),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离合器自动控制触发信息时控制所述电控油泵装置启动工作。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油泵装置包括电子油泵及储油箱,所述电子油泵设置在所述储油箱中,并与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或者; 所述电控油泵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琪刘俊明彭清祥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