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纳米纤维和微米纤维材料的组合式纺丝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671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41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生产纳米纤维或微米纤维材料的组合式纺丝喷嘴包括薄壁电极(1)和与薄壁电极的第一壁邻接的第一非导电体(2),第一非导电体(2)的面向薄壁电极(1)的壁设置有形成于壁内的一系列槽(5),槽通向组合式纺丝喷嘴的远端(6)并且槽的近端连接至纺丝混合物的供应件。薄壁电极(1)以及第一非导电体(2)可呈现类似板的形状或圆柱形形状。组合式纺丝喷嘴还可包括第二非导电体(4),第二非导电体(4)与薄壁电极(1)的第二壁邻接并从该喷嘴的近端朝向远端引导空气。组合式纺丝喷嘴易于拆卸和清洁,因为纺丝毛细管呈现形成于第一非导电体(2)或第三非导电体(7)的表面上的槽(5)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生产纳米纤维和微米纤维材料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组合式喷嘴,组合式喷嘴连接至高压电源的电位点之一并通过分配通道联接至用于对聚合物混合物进行配料的设备,在适当成形的聚合物混合物附近流动的空气穿过所述喷嘴。
技术介绍
用于生产纳米纤维或微米纤维材料的静电纺丝方法基于对连接至反向电位点的两个电极的利用。所述电极之一用于对聚合物溶液进行配料并用于将该聚合物溶液成形为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弯曲形式。由于强电场所引发的力的作用,所谓的泰勒圆锥体被形成,同时制成了纤维,纤维被静电力吸引至另一个电极,即,具有反向极性并用于捕获飞扬纤维的相对电极。在已经捕获之后,这些纤维在所述相对电极的表面上相继形成连续层,该层由随机布置的具有小直径(通常范围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的纤维构成。为了实际上能够在强电场中制成纤维,必须满足与聚合物溶液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周围环境影响和电极的几何学相关的多个条件。在静电纺丝方法中,单独的纤维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从聚合物混合物的表面形成。液体或粘稠溶液受到内部粘合力和毛细力。毛细力取决于表面张力并与各自液体的表面的成分的尺寸成正比并与其曲率半径成反比。在曲率半径减小时,液体中的作用在液体的表面层等上的内力将增加,从而导致液体或粘稠聚合物混合物内的压力相应增加。这种曲率半径的减小例如发生在出现毛细上升和毛细下降效果的细毛细管中。上述效果(尤其是毛细下降的效果)优选用于在开始聚合物混合物本身的纺丝过程之前调整聚合物混合物的形状。为了能够生成泰勒锥和喷射被处理的聚合物,外部静电力必须克服粘合力和毛细力。泰勒锥的生成主要由聚合物混合物的表面曲率支持,该表面曲率通过适当成形的喷嘴来实现(表面曲率的减小将引起毛细力的增加,这进而导致液滴内的压力增加并朝着该液滴的表面层的裂口作用,因此导致液滴本身的破坏)。在这方面,对于静电纺丝过程,使用细毛细管(被加工的聚合物混合物被推入细毛细管内)将是最有益的。该混合物随后在毛细管的孔口周围的区域中形成为非常小的液滴。该混合物将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向外喷射(该过程本身的启动将在具有不利纺丝性质的聚合物混合物将被加工时被进行),其中该静电力弱于作用在自由形成的聚合物混合物液滴(具有更大直径的表面曲率)中的静电力。因此,纺丝喷嘴的必要且最普通地应用原理涉及细的空心针与强行地压入喷嘴的聚合物混合物的连续配料的结合。由于上述原因,已经开发了多种在原理上属于不同类型的纺丝喷嘴。在这方面,下列基础配置是可行的:首先,用作纺丝喷嘴的细毛细针是已知的。在所有可能性中,就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纳米纤维和微米纤维而言,这类喷嘴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要的优点在于在将被加工的聚合物混合物配料和成形为具有极小直径的液滴(有利于生成泰勒锥以及后续生产的纤维)形式时的简易性、相对便利性(这还由在针尖区域中生成的静电场的明显梯度支持,在该区域中,局部作用的静电力被叠加,因此使纤维的生成更加便利)。毛细喷嘴在实验室设备中频繁使用,但其效率不足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类似的解决方案在分别公布于1900和1902年并涉及液体分散的第0705691和0692631号原始美国专利中被公开,其中的加工所依赖的原理与以现代静电纺丝方法为基础的原理等同。另一种已知纺丝喷嘴包括可替换的毛细针。毛细针执行横向运动(类似于印刷头的横向运动)以在敷设形成涂层的纤维的期间覆盖相对电极的更大区域。然而,在原理上,该实施方式基于前述的类型。虽然该针能够增量生产的纤维材料,但其总的生产率依然十分低。此外,歧管喷嘴是已知的。这种喷嘴也基于上面所述的第一类型,将更大数量的单独的毛细针聚集在一起以增加相应的纺丝加工的生产率,如例如在专利申请ff02007035011(Al)、W02004016839 (Al)、和 W02007061160 (Al)中公开的那样。这种歧管喷嘴的主要缺点在于与纺丝溶液的不均匀分布有关的问题和与喷嘴被拥塞(堵塞)的倾向有关的问题,喷嘴的拥塞(堵塞)需要严格的后续清洁并使总体维护更加苛刻。另一种已知的纺丝喷嘴是共轴喷嘴。细的双毛细共轴喷嘴设置有类型不同的两种聚合物混合物。因此,最后的纤维具有由不同材料制成的芯和套。无针纺丝电极也是本领域已知的。这种电极利用聚合物混合物的自由表面或薄层的自然波纹(曲率)以通过静电场所引发的力将聚合物混合物转换为纤维。对于这种类型的喷嘴,期望更高的加工生产率水平。这基于一种假设,即泰勒锥可在自由表面的多个位置中同时生成。然而,上述假设至今为止都未经实验证明。此外,这种系统的应用仅限于小范围的可轻易纺丝的聚合物。主要的缺点(在大规模制造方面是严重的)在于在纺丝过程中溶液性质的变化,因为纺丝加工在开放的气候条件下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溶液的成分遭受自然蒸发并且遭受物理和化学参数的不可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泰勒锥的形成直接出现在聚合物混合物的自由表面。可替换地,泰勒锥由在纺丝电极的较小区域中呈现自然形状的较大液滴形成。所有上述无针(或无喷射)纺丝系统毫无疑问地基于第1975504号和第US2048651号原始美国专利(分别公布于1934和1936年),这些专利对用于制备纳米纤维和微米纤维的现代静电方法来说也很重要。这些喷嘴例如被形成为装满聚合物混合物的杯子,其中旋转圆柱体被部分浸入。圆柱体的旋转导致聚合物混合物打湿圆柱体的外表面,从而导致泰勒锥形成于相对一侧。在这种方法中,纤维的形成是可行的。之后的专利文献,诸如EP1409775(A1)、W02005024101(A1)、W02009156822、和US2008150197(A1)描述了具有相同工作原理的非常相似的无喷射布置。这种旋转无针喷嘴的主要缺陷在于聚合物混合物的参数在纺丝过程中的变化。这是由于纺丝混合物在杯内和圆柱体的广阔表面上的成分发生连续表面反应和蒸发。因此,纺丝混合物在该过程中遭受相当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浓度、粘稠度、化学成分等方面)。由于这个原因,被应用的纤维的性质也发生变化。这种性质上(直径、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的变化无法以任何可控的方式干预。在许多情况下,在经过几分钟后纺丝过程自发地停止,且纺丝混合物的整个容量都不得不被替换。因此,这种生产是低效且昂贵的,因为纺丝混合物的未完全处理的成分是完全未知的并且该成分的回收是不可行的。另一个缺点来自于由申请人所进行的静电场分布的数值模拟。这个缺点在于,可在上面开发泰勒锥的活性表面相对较大(与使用毛细喷嘴相比)。无针喷嘴的表面上存在明显更小的梯度,并且外部静电力的强度不足以开始纺丝过程。这种技术无法用于处理难以纺丝的材料。这个种类还可包括所谓的水淹电极,水淹电极允许纤维形成于聚合物混合物在凸体之上流动或淹没凸体(PPVCZ2009-0425A3)的区域中。然而,后一种方法消耗相当大量的聚合物混合物并且不提供任何合适的回收可能性。在导体的凸形表面上不存在足够的电场梯度,使得完全不可能对难以纺丝的聚合物混合物进行处理。特别的群包括那些支持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形成泰勒锥并且还采用支持纺丝过程的启动和发展的其他原理的纺丝机构。对于无法通过传统技术转换为纳米纤维或微米纤维的混合物来说,这是特别需要的。静电力的效果可由毛细喷嘴附近流动的空气的正切分量进一步支持,如在文献 W020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生产纳米纤维或微米纤维材料的组合式纺丝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纺丝喷嘴包括薄壁电极(1)和与所述薄壁电极的第一壁邻接的第一非导电体(2),所述第一非导电体(2)的面向所述薄壁电极(1)的壁设置有形成于所述壁内的一系列槽(5),所述槽通向所述组合式纺丝喷嘴的远端(6)并且所述槽的近端连接至纺丝混合物的供应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莱克·博克尔尼拉达·苏科瓦吉里·莱布里克瓦迪米尔·韦莱布尼
申请(专利权)人:康迪普罗生物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