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溞实验用母溞和幼溞的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其中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缸和分离筛网;所述分离筛网包括从上至下分别与分离缸的内壁密封卡合设置的第一分离筛网和第二分离筛网,所述第一分离筛网为1200μm的尼龙筛网,所述第二分离筛网为1000μm的尼龙筛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离装置采用两个与分离缸卡合密封设置的分离筛网,并选择最佳的细度,从而可以对大型溞母溞和幼溞实现快速、便捷、清洁地分离,便于在实验室或者现场直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生物的分离装置,特别涉及大型潘实验用母潘和幼潘的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大型潘(Daphnia magna)是一种生活在自然水域的生物,系浮游生物、浮游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纲、鳃足亚纲、双甲目、盘肠水潘总科、水潘属。大型潘因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快,经济,方便易得,易于在实验室培养等优点,且其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受到众多国家毒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大型潘是敏感性较强,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浮游动物,现已成为一种标准试验生物,被广泛用于水生生物毒理学的研究中。目前,ISO标准、OECD指南、美国EPA标准以及我国国标中都有涉及大型潘的生长抑制和繁殖的标准。在水质物质对潘类(大型潘)的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 13266-1991中对于出生后6 24h的幼潘的分离如下阐述:试验前从实验室储备缸中挑取20 30个怀卵母潘,放在一个2000mL烧杯中单独培养。18h后取走母潘,幼潘仍在原繁殖缸中培养,24h时,此繁殖缸中的幼潘即为出生6 24h的幼潘。为保证大型潘的良好繁殖,采用下述方法分离母潘:用孔径lOOOym尼龙网缝制成一个杯形的网袋(略小于繁殖缸)套在繁殖缸内壁,将母潘放入网内,定期提出装有母潘的尼龙网。放入另一个盛有斜生栅藻培养液的培养缸中。也可采用使繁殖缸的液体通过上、下套合在一起的两个筛网的方法获取试验潘。上层筛网的孔径为800 1000 u m,下层筛网的孔径为450 500 u m。母潘被阻止在上层粗网上,幼潘被阻止在下层细网上。上述国标的分离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1)标准方法中对大型潘母潘繁殖产生的脱壳以及喂饲的藻团颗粒未加以去除,这些物质会附着在大型潘身上,致使大型潘的运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大型潘的正常生长和繁殖。2)标准方法采用套合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较为繁琐,每次都要反冲清洗不同尺寸的筛网,分离速度较慢。3)标准方法自动化程度不够高,无法满足今后大规模、大通量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快速、便捷、清洁的分离母潘和幼潘的分离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技术方案为:大型潘实验用母潘和幼潘的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缸和分离筛网;所述分离筛网包括从上至下分别与分离缸的内壁密封卡合设置的第一分离筛网和第二分离筛网,所述第一分离筛网为1200 的尼龙筛网,所述第二分离筛网为1000 的尼龙筛网。基于前述的基础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两种结构不同的分离装置。第一种分离装置在基础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阀门和管路;所述分离筛网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分离筛网下方且与分离缸的内壁密封卡 合设置的第三分离筛网,所述第三分离筛网为500的尼龙筛网;所述分离缸位于第三分离筛网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阀门设置在与出水口连通的管路上。第二种分离装置在基础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通过管路连通混合潘液储备缸和分离缸。作为第二种分离装置的优选,所述分离缸上的IL刻度线处于第二分离筛网的位置下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便捷、清洁地分离母潘和幼潘,便于在实验室或者现场直接使用的分离方法。根据前述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分离装置,有两种不同的对应的分离方法。采用第一种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从混合潘液储备缸内取待分离的混合潘液倒入分离缸,混合潘液液面需高于第二分离筛网;②打开阀门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二分离筛网;第一分离筛网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壳以及喂饲的栅藻团状颗粒,第二分离筛网上截留大型潘母潘;③打开阀门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三分离筛网;第三分离筛网上截留幼潘。采用第二种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具体步骤是:使用蠕动泵按照8.3cm2/s的流量,在2分钟内从混合潘液储备缸内吸取混合潘液体系1L,通过管路将混合潘液均匀地释放到分离缸;第一分离筛网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壳以及喂饲的栅藻团状颗粒,第二分离筛网上截留大型潘母潘,幼潘全部进入分离缸4的底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分离装置采用两个与分离缸卡合密封设置的分离筛网,并选择最佳的细度,从而可以对大型潘母潘和幼潘实现快速、便捷、清洁地分离,便于在实验室或者现场直接使用。(2)本专利技术根据使用场合和规模的不同,提供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分离装置。第一种分离装置使用三个分离筛网同时配合阀门,不仅实现了母潘和幼潘的分离,而且能将幼潘截留在分离筛网上,同时对倒入分离缸内的混合潘液的液面高度没有要求,结构非常简单,操作也很方便,适合小规模和实验场合。而第二种结构的分离装置,采用蠕动泵控制吸取的混合潘液的体积,因此不仅精确度更高,而且分离效率也大幅度提高。(3)本专利技术的两种分离装置分别对应两种分离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使用,设计巧妙,易于实施,值得推广。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分离缸1、分离筛网2、第一分离筛网21、第二分离筛网22、第三分离筛网23、阀门3、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 管路4、蠕动泵5、混合潘液储备缸6。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的大型潘实验用母潘和幼潘的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缸1、分离筛网2、阀门3和管路4。分离筛网2包括从上至下分别与分离缸I的内壁密封卡合设置的第一分离筛网21、第二分离筛网22和第三分离筛网23。第一分离筛网21为1200 u m的尼龙筛网,第二分离筛网22为1000 的尼龙筛网,第三分离筛网23为500 的尼龙筛网,这3个细度是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的最佳分离细度,能保证分离的精确度。分离缸I位于第三分离筛网23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阀门3设置在与出水口连通的管路4上。本实施例的分离装置可以做成圆形、四边形等各种不同形状,三个分离筛网2通过契合的卡口与分离缸I实现密闭。通过控制阀门3根据需要逐级将分离缸中的液体放掉,将杂质、母潘和幼潘分别快速截留在不同细度的分离筛网上实现分离。具体来说,使用本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的步骤:①从混合潘液储备缸6内取待分离的混合潘液倒入分离缸I,混合潘液液面需高于第二分离筛网22。②打开阀门3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二分离筛网22 ;第一分离筛网21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壳以及喂饲的栅藻团状颗粒,将第一分离筛网21取出来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第二分离筛网22上截留大型潘母潘,将第二分离筛网22迅速取出来放到混合潘液储备缸7中继续培养,实现母潘的分离。③打开阀门3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三分离筛网23 ;第三分离筛网23上截留幼潘。将第三分离筛网23迅速取出来用培养液冲洗幼潘,实现幼潘的分离,幼潘放入新的容器中则可直接用于毒性测试。(实施例2)见图2,本实施例的大型潘实验用母潘和幼潘的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缸1、分离筛网2和蠕动泵5。分离筛网2包括从上至下分别与分离缸I的内壁密封卡合设置的第一分离筛网21和第二分离筛网22,第一分离筛网21为1200 的尼龙筛网,第二分离筛网22为1000 u m的尼龙筛网。蠕动泵5通过管路4连通混合潘液储备缸7和分离缸I。分离缸I上的IL刻度线处于第二分离筛网22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型溞实验用母溞和幼溞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缸(1)和分离筛网(2);所述分离筛网(2)包括从上至下分别与分离缸(1)的内壁密封卡合设置的第一分离筛网(21)和第二分离筛网(22),所述第一分离筛网(21)为1200μm的尼龙筛网,所述第二分离筛网(22)为1000μm的尼龙筛网。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潘实验用母潘和幼潘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缸(I)和分离筛网 (2);所述分离筛网(2)包括从上至下分别与分离缸(I)的内壁密封卡合设置的第一分离筛网(21)和第二分离筛网(22),所述第一分离筛网(21)为1200i!m的尼龙筛网,所述第二分离筛网(22)为1000 ii m的尼龙筛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潘实验用母潘和幼潘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3)和管路(4);所述分离筛网(2)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分离筛网(22)下方且与分离缸(I)的内壁密封卡合设置的第三分离筛网(23),所述第三分离筛网(23)为500i!m的尼龙筛网;所述分离缸(I)位于第三分离筛网(23)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阀门(3)设置在与出水口连通的管路(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潘实验用母潘和幼潘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蠕动泵(5);所述蠕动泵(5)通过管路(4)连通混合潘液储备缸(6)和分离缸(I)。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潘实验用母潘和幼潘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银刚,曹志俊,蔡焕兴,徐东炯,王延军,陈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