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海藻盐创伤敷材、其制作方法及其制作装置,该创伤敷材包含由数个互相黏结的第一纤维组成的第一纤维层以及由数个互相黏接的第二纤维组成的第二纤维层,第一和第二纤维的材质均为海藻酸盐。第一纤维并列且延伸大致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二纤维并列且延伸大致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不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二纤维层堆叠于第一纤维层上,且第二纤维黏结第一纤维。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长度为适当长度,使得创伤敷材的断裂强度大于约1.5公斤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创伤敷材,且特别是有关一种海藻酸盐创伤敷材。
技术介绍
以往当处理伤口时,一般认为保持伤口干燥可以提供伤口愈合较佳的环境,使伤口更容易愈合。因此在传统治疗方式中,主要使用纱布来避免伤口遭受到外在环境中的脏东西感染,甚至保持伤口干燥及清洁。但是,在这种疗法中,常会发生伤口与创伤敷料相黏的情况,导致除去创伤敷料时,沾黏到刚愈合的伤口而造成对伤口的二次伤害。近年来,科学家确立在湿润环境下具有促进创伤治愈的效果。由伤口所分泌的液体中,亦发现存在多数促进伤口愈合的生长因素(growth factor) 0因此确立了在湿润环境下能促进伤口愈合的科学根据,同时建立了闭锁性被覆材的概念。根据此概念,开发出数种创伤敷材,如PU膜、甲壳质(chitin)/几丁聚醣(chitosan,或称甲壳素)、胶原蛋白(collagen)或海藻酸盐(alginate)等材料的创伤敷材。海藻酸盐的原料主要是来自天然海藻中所提炼出的海藻多醣。目前市场上的海藻酸盐创伤敷材主要有不织布、膜及海绵体(sponge)等形式。例如英国BritCair公司的Kaltostat商品为不织布型的创伤敷材。然而,上述不织布形式的海藻酸盐创伤敷材存在着缺点。举例来说,当除去创伤敷材时,医生需要用生 理食盐水对伤口处残留的凝胶及伤口渗出液进行擦拭清理。不织布形式的海藻酸盐创伤敷材在清洗时容易产生断裂的情况。另一方面,不织布上短纤的海藻酸盐纤维容易脱落,沾黏在伤口上而形成短绒,导致伤口不易愈合。有鉴于此,需要一种新的海藻酸盐创伤敷材,其在卸除时能够避免海藻酸盐创伤敷材断裂和在伤口上形成短绒等问题,以促进伤口愈合,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海藻酸盐的创伤敷材,能够解决传统不织布型的海藻酸盐创伤敷材短绒和断裂等问题。传统的海藻酸盐创伤敷材从伤口上卸除时,会产生断裂或沾黏伤口而形成短绒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海藻酸盐创伤敷材的强度不足所致。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创伤敷材,其主要包含海藻酸盐所形成的长纤维。借助纤维的长度和纤维的排列方式,提高创伤敷材的强度,特别是断裂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创伤敷材至少包含两层纤维层,第一纤维层由数个互相黏结的第一纤维组成,第二纤维层由数个互相黏接的第二纤维组成,其中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材质均为海藻酸盐。海藻酸盐可为海藻酸钙、海藻酸钡、海藻酸铜、海藻酸锌、海藻酸银或海藻酸铁。创伤敷材的第一和第二纤维的排列方式,使得创伤敷材的断裂强度提高。具体来说,第一纤维层中的第一纤维并列且延伸大致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二纤维层中的第二纤维并列且延伸大致平行于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不平行于第二方向。在一任选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第二纤维层堆叠于第一纤维层上,且第二纤维黏结第一纤维。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仅黏结而不编织,意即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不互相缠绕。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均为长纤。具体来说,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长度为适当长度,使得创伤敷材的断裂强度大于1.5公斤力。根据任选的实施例,创伤敷材的断裂强度为100公斤力到约109公斤力之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适当长度是指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长度分别为约5厘米到20厘米之间。由此可知,创伤敷材具有长纤的第一和第二纤维,并且借助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排列方式,使得创伤敷材各个方向的断裂强度,尤其是沿着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延伸方向的断裂强度得以提高。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创伤敷材的制作方法,用以制造具有高断裂强度的海藻酸盐的创伤敷材。创伤敷材的制作方法的第一个步骤为执行一湿式纺纱工序,以形成至少一海藻酸盐纤维。接着,缠绕海藻酸盐纤维于板,以形成数个第一纤维在板的一表面上。在板的表面上的第一纤维互相并列,且大致延伸平行于第一方向。接着,再次缠绕海藻酸盐纤维于板上,以形成数个第二纤维堆叠于板上的第一纤维上。其中,第二纤维互相并列,且大致延伸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不平行第一方向。在两次缠绕海藻酸盐纤维的步骤之间,可旋转板。藉此,前后两次缠绕于板上的海藻酸盐纤维的延伸方向则互不平行。具体来说,板的旋转角度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交角。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当执行缠绕海藻酸盐纤维的步骤后,例如第一次缠绕海藻酸盐纤维的步骤后或再度缠绕海藻酸盐纤维的步骤后,可喷洒钠离子水溶液于缠绕后的海藻酸盐纤维的表面,使得海藻酸盐纤维的表面略微溶解或软化。待其表面干燥后,缠绕的海藻酸盐纤维会互相黏结。如此一来,缠绕于板上的第一纤维可互相黏结,第二纤维也可互相黏结。另选地,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也可互相黏结。在本专利技术多个实施例中,海藻酸盐可任选地为海藻酸钙、海藻酸钡、海藻酸铜、海藻酸锌、海藻酸银或海藻酸铁。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钠离子水溶液为氯化钠水溶液,其氯化钠的浓度可视情况调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钠离子水溶液中的氯化钠的重量百分浓度为约1%到约15%之间。根据任选的实施例,在执行湿式纺纱工序的步骤后,可进行牵伸工序,其是使用牵伸罗拉牵伸海藻酸盐纤维,以调整海藻酸盐纤维的线断裂强度。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创伤敷材制作装置,用以制作海藻酸盐创伤敷材。创伤敷材制作装置包含一卷取器,其用以卷取纤维。卷取器具有一连接马达的转轴,转轴设置于基座上。一板锁固在转轴上。 通过马达的驱动,使得板以转轴为中心相对于基座转动,进而将纤维卷取于板上。创伤敷材制作装置具有一往复装置,其设置在卷取器之前,用以使纤维平均地分布在板上。往复装置具有一穿线孔以供纤维穿过。往复装置滑动连接基座,用以沿着一个平行于转轴的轴方向的路径往复滑动。如此一来,当纤维卷取在板上时,纤维被往复装置带动而沿着转轴的轴方向移动,进而平均卷取于板上。创伤敷材制作装置具有一张力调节器,其设置在卷取器之前。张力调节器连接纤维,用以调控卷取过程中纤维的张力,使得卷取在板的表面或板的边缘等处的纤维的张力维持稳定。张力调节器滑动连接基座且耦接转轴。当板转动时,张力调节器因转轴带动而滑动,进而改变其与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改变张力调节器与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维持板和张力调节器之间的纤维的张力。在任选的实施例中,滑槽的长度小于转轴到板的边缘的距离的两倍。根据另一任选实施例,张力调节器耦接转轴,以受转轴驱动而沿着滑槽往复滑动。创伤敷材的制作装置的另一种任选实施例还包含了至少一凸轮,连接于上述张力调节器。创伤敷材的制作装置的又一种任选实施例还包含了至少一带状结构,连接于转轴。创伤敷材的制作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还包含夹具,连接于转轴,用以锁固或松开该板另一种任选的创伤敷材的制作装置的实施例还包含往复装置,滑动连接该基座,用以连接该纤维且沿着平行于该转轴的轴方向的一路径往复滑动。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往复装置包含孔、螺杆与致动器。上述孔贯穿基座;螺杆穿过该孔;且致动器用以推动该螺杆,使得该螺杆的一端到该孔之间的间距改变。另一任选实施例中,往复装置还包含穿线孔,位于该螺杆上,以供该纤维穿过。综合上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海藻酸盐的创伤敷材、其制作方法和创伤敷材制作装置。创伤敷材具有海藻酸盐所形成的第一和第二纤维,两纤维分别延伸于不同的方向。借助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排列方式以及长度,使得创伤敷材的断裂强度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创伤敷材的制作装置,包含:一基座;一滑槽,位于该基座上;一张力调节器,滑动连接该滑槽,以连接至少一纤维;以及一卷取器,包含:一转轴,用以受驱动而旋转,该转轴对齐该滑槽的两端之间处;以及一板,锁固在该转轴上,用以卷取连接该张力调节器的该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伤敷材的制作装置,包含: 一基座; 一滑槽,位于该基座上; 一张力调节器,滑动连接该滑槽,以连接至少一纤维;以及 一卷取器,包含: 一转轴,用以受驱动而旋转,该转轴对齐该滑槽的两端之间处;以及 一板,锁固在该转轴上,用以卷取连接该张力调节器的该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敷材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槽的长度小于该转轴到该板的边缘的距离的两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敷材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张力调节器耦接该转轴,以受该转轴驱动 而沿着该滑槽往复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敷材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凸轮,连接该张力调节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敷材的制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生,杨正义,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