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善枢专利>正文

可升降移动阻车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557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01
一种可升降移动阻车石,它的底部有一凹坑,可升降移动机构就安装在凹坑内。阻车石由框架部分,升降移动机构及阻车石本体组成,阻车石常态驻扎时,人力不能移动。当人们需要时,可人力摇动摇把,将阻车石升起,利用底部的移动机构便能随意移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移动轻便、外表雅致,是现代城市道路管理、人车分流的新颖器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ifting movable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movable stop ston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it at the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a frame part, a lifting and moving mechanism and a vehicle stopping stone body. When people need to be human, shake shake, the car stop stone rises, the moving mechanism can move freely at the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easy to move, elegant appearance, is a novel apparatus management, modern city road traff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升降移动阻车石,它能将阻车石自身抬升,并可人力轻松移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快速增多。停车难、乱停车已成了城市管理一大难题。一些商业企业、住宅小区都设置了阻车石,以便人车分流,阻止机动车乱停车、乱占道的现象,使环境管理更有序,人们出行更安全。然而现有的阻车石如石球、石柱等都是笨重的固定样式,摆在路口就不能轻易挪动,若遇紧急情况便更显示它的弊端。例如:消防车、急救车、警车也被无情的挡在了外面,内部车辆、住房搬家也很不方便,阻车石成了名副其实的拦路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移动的阻车石。遇到紧急情况可随时抬升移动。该阻车石外形多种多样,可以是石鼓、石球、石桶、石凳、外形方形圆形都行。材料可以是花岗岩、青石,或者混凝土浇注成型,然后外表仿花岗岩工艺处理,使整体外形雅致美观,也可作为景观物品。该阻车石操作省力,移动轻便,而平时驻扎时,人力不能移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阻车石底部有一凹坑,凹坑内安装可升降移动装置,凹坑一边的中部开有一小通孔,作为摇把插孔及定位之用。除阻车石本体外,由框架部分、升降移动机构组成;框架部分由底座、横梁、固定板组成;固定板焊接在二横梁之间;升降移动机构由螺杆、推力轴承、L型支架、中轴、前后轴、连杆、转向轮座、转向轮、滚轮座、滚轮及摇把所组成,L型支架是一个由二月左右对称的L型钢材相联铸成的支架,L型支架的立臂顶端安装着轴型螺母,螺母的位置在轴的中间,可自由转动,L型支架的立臂与横臂连接处的轴孔套有前长轴,并以前长轴以支点,串套在二横梁之间,随着螺杆的转动,轴螺母带动支架横臂上下摆动,前长轴的二端分别套装着转向轮座,L型支架的横臂前端套有中轴、中轴的二端分别套有连杆,连杆的另一头与滚轮座摆臂,转向轮座摆臂相活接,后轴穿过滚轮座的轴孔与横梁串套成一体,转向轮和滚轮分别安装在轮座上。其中轮系和连杆都是左右对称分布,滚轮为宽体轮或双排轮组成,以增加与地面接触附着面,增强移动的稳定性。整个装置采用手动摇把,通过螺杆、轴螺母、L型支架组成的传动方式,使L型支架摆动,并通过连杆牵弓I前后轮座,使前后轮移位,从而使阻车石抬升,即能实现移动。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①可以实现阻车石升降移动。②结构简单紧凑、移动轻便、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升降移动阻车石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法图1表示一种石鼓式可升降移动阻车石的构造组成和零部件的连接及位置关系。阻车石(I)包括阻车石本体、框架部分、升降移动机构。升降移动机构是对称分布。阻车石(I)底部有一凹坑(2)可升降移动机构就安装在凹坑(2)内,凹坑(2) 二头与阻车石(I)外部同弧或平行,在凹坑(2) —边的中部开有一小通孔(3),作为摇把插孔及摇把定位之用。可升降移动装置的框架部分,二条横梁(5)焊接在底座(6)上,固定板⑷焊接在横梁(5)之间,固定板⑷上方中间钻有一孔洞(18),螺杆(17)穿守孔洞(18)与L型支架(15)的立臂上的轴螺母(16)相旋接,推力轴承(19)套装在螺杆(17)上,位于固定板孔洞(18)与开口槽钢管(20)之间,L型支架(15)是一个由二月左右对称的钢材连接铸成的支架,L型支架(15)的立臂之间安装着轴螺母(16)可自由转动,L型支架(15)的立臂与横臂连接处的轴孔套有前长轴(9),并以前长轴(9)为支点,串套于横梁(5)之间,随着螺杆的转动,L型支架(15)可上下摆动,前长轴(9)的二端分别套装着转向轮座(8),L型支架(15)的横臂前端套有中轴(14),中轴(14)的二端分别套着连杆(10),连杆(10)的另一头与滚轮座摆臂、转向轮座摆臂相活接,后长轴(13)穿过滚轮座(11)的轴孔与横梁(5)串套成一体,转向轮(7)和滚轮(12)分别安装在轮座上。本机构的转向轮、滚动轮都是左右对称成四轮分布,并且滚动轮采用宽体轮或双排轮,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附着面,增加移动的稳定性,螺杆(17)的头部有一段开口槽(20),当摇把插入槽(20)内,摇动摇把(21),螺杆(17)转动,通过轴螺母(16)拉动L型支架(15)上摆,从而牵引连杆(10),使转向轮和滚轮座摆动移位,使前后轮露出底座,将阻车石抬起,便能自由移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移动阻车石,其特征在于阻车石之底部凹坑内安装可升降移动机构,该机构由框架部分,升降移动部件组成;框架部分由底座、横梁、固定板组成;升降移动机构由螺杆、推力轴承、L型支架、中轴、前长轴、后长轴、连杆所组成,该机构部件都是对称分布;横梁(5)接在底座(1)上,固定板(4)焊接在二横梁之间,固定板(4)上端中间钻有一通孔(18),螺杆(17)穿过通孔(18)与L型支架(15)立臂上端的轴螺母(16)相旋接;推力轴承(19)套装在螺杆(17)上,位于固定板孔(18)与开口槽(20)之间;L型支架(15)的立臂与横臂的交汇处有一轴孔,前长轴(9)穿过横梁(5),将L型支架串套在二片横梁(5)之间,并以前长轴(9)为支点,使L型支架可前后摆动,前长轴(9)的二头分别串套着转向轮座(8),L型支架(15)的横臂前端穿有一条中轴(14),中轴(14)二头串套着连杆(10),连杆(10)的另一头与滚轮座(11),转向轮座(8)相活接,后长轴(13)穿过滚轮座(11)的轴孔与横梁(5)串套成一体,转向轮、滚轮分别装在轮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移动阻车石,其特征在于阻车石之底部凹坑内安装可升降移动机构,该机构由框架部分,升降移动部件组成;框架部分由底座、横梁、固定板组成;升降移动机构由螺杆、推力轴承、L型支架、中轴、前长轴、后长轴、连杆所组成,该机构部件都是对称分布;横梁(5)接在底座(I)上,固定板(4)焊接在二横梁之间,固定板(4)上端中间钻有一通孔(18),螺杆(17)穿过通孔(18)与L型支架(15)立臂上端的轴螺母(16)相旋接;推力轴承(19)套装在螺杆(17)上,位于固定板孔(18)与开口槽(20)之间;L型支架(15)的立臂与横臂的交汇处有一轴孔,前长轴(9)穿过横梁(5),将L型支架串套在二片横梁(5)之间,并以前长轴(9)为支点,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善枢
申请(专利权)人:金善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