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397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07:43
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与支撑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悬臂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悬臂上还固定有前大灯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可靠性能较高的圆管式悬臂支架,踏步采用复式结构,分为一级踏步和二级踏步,解决了踏步高度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较小,适当调整圆管折弯角度,可增大上车踏步与车架之间的布置空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ubular double step stepping bracket assembly

A tubular double car step bracket assembly,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a tubular double car step bracket assembly, including the upper bracket and the lower bracket and the upper bracket and the lower bracket are connected togeth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entral support cantilev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cantilever support. The fixed mounting plate, the support arm is fixed on the front lamp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ubular cantilever bracket using reliable high performance, still adopts a composite structure, divided into one step and two steps to solve the footfall height proble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ess weight, adjust the pipe bending angle, can increase the space between steps and car arrangement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马力的不断提高和用户的使用需求,驾驶室高度也相应抬高,一级上车踏步日益满足不了法规高度要求,并且上车踏步与车架距离较远,固定连接方式复杂多样,有些结构复杂、有些则比较笨重,增加了制造成本和布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的技术方案,采用可靠性能较高的圆管式悬臂支架,踏步采用复式结构,分为一级踏步和二级踏步,解决了踏步高度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较小,适当调整圆管折弯角度,可增大上车踏步与车架之间的布置空间。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与支撑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悬臂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悬臂上还固定有前大灯支架。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支撑悬臂采用管状弯梁结构,所述管状弯梁的非折弯区上焊接有前大灯支架。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支撑悬臂包括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斜管部分和水平管部分,所述水平管部分的中部焊接有前大灯支架。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悬臂的水平管部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前大灯支架有两个冲压而成的钢板焊接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可靠性能较高的圆管式支撑悬臂,踏步采用复式结构,分为一级踏步和二级踏步,解决了踏步高度问题;结构简单,重量较小,适当调整圆管折弯角度,可增大上车踏步与车架之间的布置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主视图;图2为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左视图;图3为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俯视图。图中,1、上支架;2、下支架;3、连接板;4、支撑悬臂;5、加强筋;6、安装板;7、前大灯支架;8、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附图,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包括上支架I和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I和下支架2通过连接板3连接,下支架2与连接板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8,所述连接板3的中部与支撑悬臂4的一端固定连接,具体采用的是,连接板3采用槽钢结构,槽钢中部设有圆形定位孔,可方便焊接在支撑悬臂4上。所述支撑悬臂的4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6,所述支撑悬臂4上还固定有前大灯支架7。支撑悬臂4采用管状弯梁结构,所述管状弯梁的非折弯区上焊接有前大灯支架7 ;支撑悬臂4包括一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的斜管部分和水平管部分,所述水平管部分的中部焊接有前大灯支架7,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前大灯支架7有两个冲压而成的钢板焊接构成,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性能可靠;安装板6与所述支撑悬臂4的水平管部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5,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其特征是,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与支撑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悬臂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悬臂上还固定有前大灯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悬臂采用管状弯梁结构,所述管状弯梁的非折弯区上焊接有前大灯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悬臂包括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斜管部分和水平管部分,所述水平管部分的中部焊接有前大灯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悬臂的水平管部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复式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前大灯支架有两个冲压而成的钢板焊接构成。专利摘要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与支撑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悬臂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悬臂上还固定有前大灯支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可靠性能较高的圆管式悬臂支架,踏步采用复式结构,分为一级踏步和二级踏步,解决了踏步高度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较小,适当调整圆管折弯角度,可增大上车踏步与车架之间的布置空间。文档编号B62D25/22GK203064052SQ20132006780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孙昌旺, 杨柏青, 徐伟刚, 马圣龙, 赵蕾, 王一平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复式上车踏步支架总成,其特征是,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与支撑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悬臂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悬臂上还固定有前大灯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昌旺杨柏青徐伟刚马圣龙赵蕾王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