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986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包括软袋和接口,软袋内设置隔离带,软袋由隔离带分割为上室和下室,在隔离带的凹部设置一基座,基座上设有一通孔,通孔的孔壁向接口延伸出基座,在通孔的孔壁的延伸端上连接一硬质管,硬质管的末端封闭,在硬质管的侧壁上具有一薄弱部位,硬质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弹性压片,弹性压片的自由端设置一垂直于薄弱部位的压杆。在混药之前,末端封闭的硬质管阻断基座的通孔,使软袋内的上室和下室不连通;混药时,按压弹性压片,压杆直接戳穿硬质管的薄弱部位,使软袋内的上室和下室连通便可进行混药操作。由于在按压弹性压片时,软袋与弹性压片形成软接触,避免软袋受损,有效地保护软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ouble chamber bag with side wall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de wall switch with double chamber bag, including soft bag and interface, soft bag belt, soft bag by isolation belt is divided into upper and lower chambers, set up a base in the concave part of the buffer zon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s. The interface extends from the base, in the extension of the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s of the end connected to a rigid tube, closed end pipe, has a weak position in the side wall of the hard pipe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ompression elastic, elastic sheet arranged on the free end of a pressure lever perpendicular to the weak parts. In the mixing before hard closed end pipe blocking hole of the bas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chambers in the soft bag is not connected; mixing, pressing the elastic sheet, the weak parts of pressure bar directly expose hard tube, the upper and lower chambers in the soft bag can be communicated with mixing operation. Because the soft bag and the soft pressed sheet form soft contact when the elastic pressing sheet is pressed, the soft bag is avoided to be damaged, and the soft bag can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混药使用的双室袋。
技术介绍
为了在同一种软袋中填装两种以上的不同药品,过去常将软袋的两面中的一段横截面进行虚焊以形成隔离带,该隔离带将软袋分割为上室和下室,在上室和下室中存放不同的药品,使用时,只需挤压上室或下室,隔离带在挤压力下自动裂开,进而使存放在上室和下室中的药品混合。但这种结构的双室软袋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在上室或下室内极易产生压力,进而使隔离带自动裂开,导致在混药之前上室和下室中的药品混合。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中国专利ZL200620000814.6公开了 “一种异形室腔的双室输液袋”,如图1所示,该双室输液袋包括组合盖12、接口 2、易折柄8以及由基座6和易折柄8组成的阻隔装置,组合盖12和接口 2密封连接,隔离带3将软袋I分割为上室4和下室5,隔离带3的轮廓线为凹线,其凹底朝组合盖12,阻隔装置设置在隔离带3的凹底处(即基座6焊合在隔离带3的凹底处,基座6上具有一连通上室4和下室5的通孔,易折柄8连接在通孔的端口并将通孔的端口、封)。在输液时,人为地折断易折柄8,两室连通,使密封于两室内的不同药物混合。但该双室输液袋在药物混合过程时,手握住软袋,易折柄8与软袋I的接触部位形成的支点在折断易折柄8的施力过程中,该接触部位形成的支点因局部受较大的力易使软袋的内层受损坏。软袋因被施加拉扯力受损,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损伤。软袋内层受损后,使药品直接与中间层(骨架层)接触,直接影响到软袋内药品的相容性,对输液患者的用药安全产生隐患;中间层损伤直接影响薄弱部位内外层的结构稳定性;而外层受损则直接降低了软袋对外界的阻隔性能,严重影响软袋内的无菌环境。故,不论是软袋的哪一层受损都极大的构成了用药安全的隐患,是输液过程中绝不允许的,不能忽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混药过程中可有效避免损坏软袋的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包括软袋和接口,在软袋内设置一轮廓线呈凹线的隔离带,软袋由隔离带分割为上室和下室,在隔离带的凹部设置一基座,基座上设有一连通上室和下室的通孔,通孔的孔壁向接口延伸出基座,在通孔的孔壁的延伸端上连接一硬质管,所述硬质管的末端封闭,在硬质管的侧壁上具有一薄弱部位,硬质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弹性压片,弹性压片的自由端设置一垂直于薄弱部位的压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杆的一端与弹性压片的自由端固定,另一端为具有尖部的施压端。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离带由软袋的两面中的一段实焊形成。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质管的一端套在通孔的孔壁的延伸端上并与延伸端密封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基座位于下室端形成一凹腔,所述通孔位于凹腔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下室为漏斗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混药之前,末端封闭的硬质管阻断基座的通孔,使软袋内的上室和下室不连通;混药时,按压弹性压片,压杆直接戳穿硬质管的薄弱部位,使软袋内的上室和下室连通便可进行混药操作。由于在按压弹性压片时,软袋与弹性压片形成软接触,避免软袋受损,有效地保护软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异形室腔的双室输液袋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座、硬质管、弹性压片和压杆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硬质管、弹性压片和压杆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软袋;2—接口 ; 3—隔尚带;4一上室;5—下室;6—基座;7一通孔;8一易折柄;9一硬质管;10—薄弱部位;11 一凹腔;12—组合盖;13—弹性压片;14 一压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2、3和4所示,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包括软袋1、接口 2和组合盖12。接口2设置在软袋I上,在软袋I内设置一轮廓线呈凹线的隔离带3,隔离带3由软袋I的两面中的一段实焊形成,软袋I由隔离带3分割为上室4和下室5,在隔离带3的凹部设置一基座6,基座6上设有一连通上室4和下室5的通孔7,通孔7的孔壁向接口 2延伸出基座6。在通孔7的孔壁的延伸端上连接一硬质管9,在本实施例中,硬质管9的一端套在通孔7的孔壁的延伸端上并与延伸端密封配合。硬质管9的末端封闭,在硬质管9的侧壁上具有一薄弱部位10,硬质管9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弹性压片13,弹性压片13的自由端设置一垂直于薄弱部位10的压杆14。本实施例中,压杆14的一端与弹性压片13的自由端固定,另一端为具有尖部的施压端。基座6位于下室5端形成一凹腔11,通孔7位于凹腔11的底部,下室5为漏斗结构。将该双室袋挂在支架上后,下室5中的药液汇流于凹腔11中,经通孔7流入上室4中,再由接口 2流出,两室内的药液均能自动流尽。在混药之前,末端封闭的硬质管9阻断基座6的通孔7,使软袋I内的上室4和下室5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腔室(即上室4和下室5不连通)。混药时,隔着软袋I按压弹性压片13,弹性压片13驱动压杆14直接戳穿硬质管9的薄弱部位10,使软袋I内的上室4和下室5连通便可进行混药操作。由于在按压弹性压片13时,软袋I与弹性压片13形成软接触,避免软袋I受损,有效地保护软袋I。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包括软袋(I)和接口(2),在软袋(I)内设置一轮廓线呈凹线的隔离带(3),软袋(I)由隔离带(3)分割为上室(4)和下室(5),在隔离带(3)的凹部设置一基座(6),基座(6)上设有一连通上室(4)和下室(5)的通孔(7),通孔(7)的孔壁向接口(2)延伸出基座(6),其特征在于:在通孔(7)的孔壁的延伸端上连接一硬质管(9),所述硬质管(9)的末端封闭,在硬质管(9)的侧壁上具有一薄弱部位(10),硬质管(9)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弹性压片(13),弹性压片(13)的自由端设置一垂直于薄弱部位(10)的压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4)的一端与弹性压片(13)的自由端固定,另一端为具有尖部的施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带(3)由软袋(I)的两面中的一段实焊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管(9)的一端套在通孔(7)的孔壁的延伸端上并与延伸端密封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6)位于下室(5)端形成一凹腔(11),所述通孔(7)位于凹腔(11)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室(5)为漏斗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包括软袋和接口,软袋内设置隔离带,软袋由隔离带分割为上室和下室,在隔离带的凹部设置一基座,基座上设有一通孔,通孔的孔壁向接口延伸出基座,在通孔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带侧壁开关的双室袋,包括软袋(1)和接口(2),在软袋(1)内设置一轮廓线呈凹线的隔离带(3),软袋(1)由隔离带(3)分割为上室(4)和下室(5),在隔离带(3)的凹部设置一基座(6),基座(6)上设有一连通上室(4)和下室(5)的通孔(7),通孔(7)的孔壁向接口(2)延伸出基座(6),其特征在于:在通孔(7)的孔壁的延伸端上连接一硬质管(9),所述硬质管(9)的末端封闭,在硬质管(9)的侧壁上具有一薄弱部位(10),硬质管(9)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弹性压片(13),弹性压片(13)的自由端设置一垂直于薄弱部位(10)的压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李阳锐袁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