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两侧各形成有扳动部及棘轮部,而其中该棘轮部是利用一棘轮齿来驱动工件,并设有一转动块,该转动块固定于扳手本体的棘轮齿上,且不与扳手本体相抵触,并使得棘轮齿的部份仍能被局限于扳手本体的棘轮部,如此而可以当棘轮齿在螺合工件转动时,也会带动转动块转动,达到简易松脱螺母的结构功效,可说是一项相当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发明专利技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工工具领域用于紧固、连接、拆卸或夹持的工具中的取出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是利用所设的转动体结合至棘轮上,而使其可以达到将螺母予以简易转出及容置该螺母的功效,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介绍
当前通用棘轮扳手所使用的范围极大,且深受消费者或使用者的喜爱,但在使用时常常发现有以下的各项不方便,兹论述如下1、一般棘轮扳手在扳动螺丝时相当方便,且业界及销售者也对其扭力值做了极大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正常状态下使用棘轮扳手来扳动再紧固的螺母是可以使用的,甚至业界更有人利用额外于扳手外所设计的敲击部来敲击紧固的螺母,使其较为松动后再予以扳动出,然而这些都是使用于紧固时的螺母扳动方式而已;但当螺母被松动而至松脱后,我们可以发现棘轮扳手并不再很好的使用,因为当螺母松脱后,棘轮扳手的棘轮因与螺母的磨擦力明显变小,因此在转动时有时候会生成类似脱牙的情形,而不好使用棘轮扳手,因此大部份的人都会直接利用手动转出螺母,这种不方便的经验相信大家都有;2、同上述的说明,利用手动转出松脱的螺母固然较为快速,但是如果螺母是脏的或是油腻的,甚至于是烫的时候,使用者如何愿意再利用手动转出呢?因此来说极有改良之必要;上述的现有结构方式可能会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而有使用上的麻烦或困难,因此就整体来讲,其可说是相当的不具有实用性,有鉴于此,本设计人积极开发研究,期能专利技术一种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而能改进一般市面上常规的结构,并使得其更具实用性,而终于在不断的开发研究下,本设计人基于从事该类产品制造多年的经验,终于设计出本技术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而可以嘉惠所有的消费者及业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取出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使得螺母在松脱后,可以简易取出,而使其在使用上更具有实用性;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其可以提高螺母松脱时的取出速度,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及方便性;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在使用时可避免生成不必要的麻烦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因此其总体来讲,本专利技术可说是相当具有进步性,且可以称为相当突破的一种专利技术,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两侧各形成有扳动部及棘轮部,其中该棘轮部是利用一棘轮齿来驱动工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转动块,该转动块固定于扳手本体的棘轮齿上,且不与扳手本体相抵触,棘轮齿安装在扳手本体的棘轮部中;如此而可以当棘轮齿在螺合工件转动时,也会带动转动块转动,达到本专利技术的各项结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中所述的转动块亦可以与棘轮齿直接一体成型。前述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中所述的转动块上设置有压花部。前述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中所述的压花部设计为直线纹路、斜向纹路、环状纹路及交叉纹路的各种结构形态。前述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中所述的转动块上延伸设有一容置部。前述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中所述的转动块直接固定或成型于棘轮齿的上下两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在使用时完全没有现有的直接利用手动转出螺母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结构更加稳固及多变化,因此可达到相当的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兹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主要是由一转动块配合原先即有的棘轮齿结构所组合而成,其在结构的制造及成型上相当简易,不会造成若大的成本提高,而更具有竞争性;2、本专利技术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在松脱螺母时更为简易及方便,且可以达到不用手去接触的功效,明显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弊端;3、本专利技术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仅是比现有的结构多出转动块而已,因此其在制造上并无增加业者太多成本,且依其所能达到的功效而言,其可以说是物超所值且绝对符合成本效益。4、本专利技术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所使用的结构因可以更具功效,所以来讲可以说其结构设计相当用心且能达到稳固实用的目的,实是现有的结构所无法比拟的专利技术,其对本业界来讲可说是一种划时代的突破结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特殊结构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其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较现有的直接利用手动转出螺母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易,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的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的使用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0是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有关压花部的各种实施例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使用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的另一使用时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有关两侧转动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有关两侧转动块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0、扳手本体 11、扳动部12、棘轮部 121、棘轮齿 20、转动块 201、容置部21、螺母 22、压花部 221、直线纹路222、斜向纹部223、环状纹部 224、交叉纹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10),该扳手本体(10)的两侧各形成有扳动部(11)及棘轮部(12),而其中该棘轮部(12)是利用一棘轮齿(121)来驱动工件,因该棘轮扳手结构是属于现有的结构且非属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故在此不再赘述其内容,而本专利技术的特徵在于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其设有一转动块(20),该转动块(20)是固定于扳手本体(10)的棘轮齿(121)上,且不与扳手本体(10)相抵触,并使得棘轮齿(121)的部份仍能被局限于扳手本体(10)的棘轮部(12)内,如图3所示,因此当棘轮齿(121)在螺合工件转动时,同时也会带动转动块(20)转动,也不会使棘轮齿(121)自棘轮部(12)内脱落出,反过来说,当转动转动块(20)时,亦可以同时转动棘轮齿(121),如此而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而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请参阅图4所示,当所需转动的工件螺母(21)在稍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母松脱后手拨式取出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两侧各形成有扳动部及棘轮部,其中该棘轮部是利用一棘轮齿来驱动工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转动块,该转动块固定于扳手本体的棘轮齿上,且不与扳手本体相抵触,棘轮齿安装在扳手本体的棘 轮部中;当棘轮齿在螺合工件转动时,带动转动块一起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