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包括阀体、顶盖、浮筒、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大排气密封机构。阀体内设置浮筒,顶盖通过主法兰盖与阀体上端联盖法兰连接,主法兰盖的竖直通风口下面设大排气密封机构,主法兰盖的微量排气管下端设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微量排气密封机构与浮筒铰接的微排主杠杆铰接,微排主杠杆上还铰接一个微量密封杠杆,通过微量密封杠杆,将微量排气密封变成微排主杠杆结构的一部分,在微量排气开启时,杠杆使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先翘起再下拉,使微量排气口直径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微量排气迅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输水管道上起自动进排气功能的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
技术介绍
农业灌溉、长距离调水或市政供水都是需要压力输水管道进行输水,用输水管道进行输水,在首次充水或者管道检修后充水,都需要大量进行排气。当管道检修需要放空管道时,还需要向管道内大量进气以防止管道发生吸真空现象。另外由于水中一般存在体积约2%的气体,当输水管道内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或者受到扰动时,这些气体会有部分从水中分离出来,这些析出的气泡在管道内进行积累,聚集在管道局部高处便会产生气阻,轻者气阻会增加管道的局部损失减小输水能力,重者引起振动并导致水锤现象,甚至可能对管道设备造成破坏,使输水工作无法进行。因此需要把运行管道中的空气及时排出。进排气阀一般设有大进排气孔和微量进排气孔,其中大进排气孔用做管道放空时进气,防止负压或空管充水时排气,而微量进排气孔用做管道运行中的排气。运行中的通常情况下,大孔口一直关闭,平时经常工作的只有微量排气孔,所以,微量排气孔的排气性能决定整个管线的排气效率和输水状态,进而影响管线的输水效率和能耗。如果排气不净,将降低管线的输水能力,或增大水头损失即增大能耗。当前微量排气孔口 口径一般较小、排气速度慢,不能及时排除管道气体,结构不够合理,而且整个阀体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微量排气迅速、微量排气孔可以做到直径达到甚至超过10_的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包括阀体、顶盖、浮筒、浮筒风罩、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及大排气密封机构。所述的顶盖由顶上盖连接顶下盖、顶下盖固定连接主法兰盖构成,顶盖通过主法兰盖与阀体上部联盖法兰连接,顶下盖设有侧向通风口,主法兰盖上设有竖向通风口,与阀体内连通,竖向通风口下面设有大排气密封机构,大排气密封机构由大排气密封浮筒装在与主法兰盖固定连接的大排气托架中构成,其大排气密封浮筒通过上端的滑杆与大排气托架所设滑道滑动连接。主法兰盖上还穿装有微量排气管,微量排气管下端设有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微量排气密封机构由微量排气密封、微排主杠杆和微量排气杠杆组成,并通过微量排气密封与位于下方的微排主杠杆铰接。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浮筒,浮筒下部装在浮筒风罩内,浮筒风罩通过风罩支架与阀体固定,浮筒顶端与微排主杠杆一端铰接,微排主杠杆另一端与微量排气管一侧铰接。上述的微量排气密封机构中的微量排气杠杆上下两端分别与微量排气密封和微排杠杆铰接,通过微量排气杠杆,使微量排气密封机构成为微排主杠杆结构的一部分,构成微量排气密封复合杠杆结构。本专利技术是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浮筒的浮力重力控制开关阀,其特点是增加了微量排气杠杆,将微量排气密封也变成微排主杠杆的一部分,使微量排气口直径增大,具有设计巧妙合理,结构紧凑,微量排气迅速,灵敏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密封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气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大排气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微量排气启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微量排气开启状态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包括阀体8、顶盖、浮筒11、浮筒风罩10、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及大排气密封机构。所述的顶盖由顶上盖I连接顶下盖2、顶下盖2固定连接主法兰盖4构成,顶盖通过主法兰盖4与阀体8上部联盖法兰5连接,顶下盖2设有侧向通风口 3,主法兰盖4上设有竖向通风口 16并与阀体8内连通,竖向通风口 16下面设有大排气密封机构,大排气密封机构由大排气密封浮筒6装在与主法兰盖4固定连接的大排气托架7中构成,其大排气密封浮筒6通过上端的滑杆17与大排气托架7所设滑道18滑动连接。主法兰盖4上还穿装有微量排气管15,微量排气管15下端设有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微量排气密封机构由微量排气密封14、微排主杠杆13和微量排气杠杆12组成,微量排气密封机构通过微量排气密封14与位于下方的微排主杠杆13铰接。所述微量排气杠杆12上下两端分别与微量排气密封14和微排主杠杆13铰接,通过微量排气杠杆12使微量排气密封机构成为微排主杠杆结构的一部分。所述阀体8内设置有浮筒11,浮筒11下部装在浮筒风罩10内,浮筒风罩10通过风罩支架与阀体8固定,浮筒11顶端与微排主杠杆13上端铰接,另一端与微量排气管15 —侧铰接,通过联管法兰9与输水管道连接,构成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工作原理 当输水管道开始输送水时,管道内的气体经阀口进入阀体8内,此时大排气密封6始终在重力的作用下停留在大排气托架7上,管内空气经竖向通风口 16和顶下盖2的侧向通风孔3向外排出(见图3)。随着气体的排出,水位在阀体内上升,首先浮筒11在水浮力作用下上浮,将微量排气密封14与微量排气管15压紧,密封了微量排气孔。水位继续上升,又将大排气密封6浮起并与主法兰盖4压紧,密封了竖向通风口 16的进排气(见图1)。在输水管道运行过程中,如有气体出现,气体会在阀体8内的上部聚积,压迫水位下降,浮筒11下降(如图4、图5所示),此时微量排气处于启动状态,在微排主杠杆13的作用下,微量排气杠杆12使微量排气密封14先翘压再下拉,打开了微量排气口。当停水检修输水管道时,管道中的水持续排出直至产生负压,来自大气的空气压力和重力作用使大排气密封6向下滑动,空气经阀口向管道补充空气(见图2所示。)权利要求1.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包括阀体(8)、顶盖、浮筒(11)、浮筒风罩(10)、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及大排气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由顶上盖(I)连接顶下盖(2)、顶下盖(2 )固定连接主法兰盖(4)构成,顶盖通过主法兰盖(4)与阀体(8 )上部联盖法兰(5 )连接,顶下盖(2)设有侧向通风口(3),主法兰盖(4)上设有竖向通风口( 16),并与阀体(8)内腔连通,竖向通风口(16)下面设有大排气密封机构,大排气密封机构由大排气密封浮筒(6)装在与主法兰盖(4)固定连接的大排气托架(7)中,并通过上端的滑杆(17)与大排气托架(7)所设滑道(18)滑动连接,主法兰盖(4)上还穿装有微量排气管(15),微量排气管(15)下端设有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微量排气密封机构由微量排气密封(14)、微排主杠杆(13)和微量排气杠杆(12)组成,并通过微量排气密封(14)与位于下方的微排主杠杆(13)铰接;所述阀体(8)内设置有浮筒(11),浮筒(11)下部装在浮筒风罩(10)内,浮筒风罩(10)通过风罩支架与阀体(8)固定,浮筒(11)顶端与微排主杠杆(13)—端铰接,另一端与微量排气管(15)一侧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排气密封机构中的,微量排气杠杆(12)上下两端分别与微量排气密封(14)和微排主杠杆(13)铰接,通过微量排气杠杆(12),使微量排气密封机构成为微量排气杠杆(12)结构的一部分,构成微量排气密封复合杠杆结构。全文摘要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包括阀体、顶盖、浮筒、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大排气密封机构。阀体内设置浮筒,顶盖通过主法兰盖与阀体上端联盖法兰连接,主法兰盖的竖直通风口下面设大排气密封机构,主法兰盖的微量排气管下端设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微量排气密封机构与浮筒铰接的微排主杠杆铰接,微排主杠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杠杆式自动进排气阀,包括阀体(8)、顶盖、浮筒(11)、浮筒风罩(10)、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及大排气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由顶上盖(1)连接顶下盖(2)、顶下盖(2)固定连接主法兰盖(4)构成,顶盖通过主法兰盖(4)与阀体(8)上部联盖法兰(5)连接,顶下盖(2)设有侧向通风口(3),主法兰盖(4)上设有竖向通风口(16),并与阀体(8)内腔连通,竖向通风口(16)下面设有大排气密封机构,大排气密封机构由大排气密封浮筒(6)装在与主法兰盖(4)固定连接的大排气托架(7)中,并通过上端的滑杆(17)与大排气托架(7)所设滑道(18)滑动连接,主法兰盖(4)上还穿装有微量排气管(15),微量排气管(15)下端设有微量排气密封机构,微量排气密封机构由微量排气密封(14)、微排主杠杆(13)和微量排气杠杆(12)组成,并通过微量排气密封(14)与位于下方的微排主杠杆(13)铰接;所述阀体(8)内设置有浮筒(11),浮筒(11)下部装在浮筒风罩(10)内,浮筒风罩(10)通过风罩支架与阀体(8)固定,浮筒(11)顶端与微排主杠杆(13)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微量排气管(15)一侧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仁超,
申请(专利权)人:高仁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