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微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3008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卧式微型压缩机,包括:压缩泵体、拖动所述压缩泵体旋转的电机和封闭壳体;所述压缩泵体和电机收容于所述封闭壳体内;压缩泵体上有一个能在压缩机处于任意姿态下对压缩泵体进行供油的供油机构;封闭壳体上有一个能在压缩机处于任意姿态下进行无障碍排气的无障碍排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卧式微型压缩机的供油机构和排气机构的改进,使得供油机构能在压缩机处于任意姿态下对压缩泵体进行供油;封闭壳体内的排气机构能在压缩机处于任意姿态下进行无障碍排气;其结构简单、可靠,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人体冷却服、战斗机上的微冷系统等压缩机工作姿态不固定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微型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压缩机,特别涉及到一种能在任意姿态下工作的卧式微型压缩机。
技术介绍
当今,许多场合需要安装微型制冷系统,特别是在飞机上的电子部件微型制冷系统,战斗、消防人员的制冷服微型制冷系统及一些工作中姿态随时需变化的各种微制冷系统上需要在各种姿态下均能正常工作的微型压缩机,现有的滚动转子式(或摆动转子式)的立式或卧式压缩机尺寸均高(或长)大于115mm、直径大于65mm,且都只能在产品所规定的一个姿态下正常工作,如偏离规定的这个姿态,冷冻机油会堵住排气口,阻碍正常排气,或压缩泵体的润滑系统无法正常供油,使压缩泵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在任意姿态下工作的卧式微型压缩机,这种压缩机即满足了尺寸微小的要求,又满足了能在任意姿态下无障碍正常排气和润滑系统的正常供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微型压缩机,包括:压缩泵体、拖动所述压缩泵体旋转的电机和封闭壳体;所述压缩泵体和电机收容于所述封闭壳体内;压缩泵体包括主轴承、副轴承、气缸、滚动转子和曲轴;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于气缸两侧,滚动转子设置于气缸内;曲轴包括与所述副轴承配合的短轴径、与所述滚动转子配合的偏心轴径、与所述主轴承配合的长轴径、与电机转子配合的轴径,所述短轴径、偏心轴径、长轴径和轴径依次连接;曲轴的内部设有轴向通孔,曲轴两端面的轴向通孔的孔口处各装一个离心泵;副轴承中心设有副轴承孔;副轴承的端面处装有一个能 围绕副轴承孔中心线旋转的接头,该接头连有一个垂直于副轴承孔中心线的吸油管,该吸油管通过接头上的孔与所述离心泵相通;封闭壳体的一侧面中心设有一个连接块,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封闭壳体外侧的外排气管,另一侧与处在封闭壳体内侧的过渡块以外排气管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联接;在该过渡块上联接着一个内排气管,该内排气管通过过渡块上的孔与外排气管相通;过渡块相对内排气管的180°方向上,安装着一个平衡块;平衡块上设有一个缺口,所述吸油管收纳在所述缺口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排气管呈L型,所述缺口呈U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内排气管的一端垂直于外排气管中心线,另一端平行于外排气管中心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平衡块和吸油管的合成重心到所述卧式微型压缩机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与吸油管与平衡块重量之和的乘积,大于内排气管重心到卧式微型压缩机的旋转中心距离与内排气管重量乘积、接头旋转的磨擦阻力矩和过渡块旋转的磨擦阻力矩之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外排气管的轴线落在以卧式微型压缩机旋转中心为轴线、直径不大于卧式微型压缩机泵体侧壳体直径的1/3的圆柱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压缩泵体还包括消音罩、隔板、滑块和弹簧,所述消音罩和隔板设置于封闭壳体内,位于压缩泵体与电机之间;所述滑块和弹簧设置于气缸上,用于与滚动转子相配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曲轴上设有若干与轴向通孔相通的处在各轴径处的径向通孔;曲轴两端面的轴向通孔的孔口处压装有防止离心泵脱出的挡块;挡块上设有能够供冷冻机油通过的通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压缩泵体为滚动转子式压缩泵体;所述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机为4极、6极或10极的稀土永磁集中绕组电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封闭壳体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6mm ;封闭壳体的长度小于或等于80mm ;压缩泵体的排量小于或等于2ml/转;所述卧式微型压缩机的制冷量为80 350W。当本压缩机的轴线处于电机一侧略低于泵体一侧至电机一侧高于泵体一侧,直至垂直于水平面的范围内,在沿着自身轴线旋转的任一姿态下运转时,则因上述平衡块的重量、油的重量、惯性及前述隔板所带来的电机一侧压力大于泵体一侧压力等因素,平衡块始终浸入在油中,上述吸油管的管口会始终与冷冻机油相接触而使泵体得到正常供油,以上述外排气管为基准,相对于平衡块180°方向上的L型内排气管口始终处于油面外,内排气管会无障碍的排气,当本压缩机的轴线在电机一侧略低于泵体一侧,直至泵体一侧在上,电机一侧在下,压缩机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的范围内,沿着自身轴线旋转的任一姿态下运转时,此时因为重力的原因, 冷冻机油处于电机一侧,油会淹没上述曲轴与电机转子孔配合的轴径端部孔口的离心泵,供油仍会正常进行,而不会淹没处于泵体一侧的上述L型内排气管管口,内排气管会无阻碍地排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现有卧式微型压缩机的供油机构和排气机构的改进,使得供油机构能在压缩机处于任意姿态下对压缩泵体进行供油;封闭壳体内的排气机构能在压缩机处于任意姿态下进行无障碍排气;其结构简单、可靠,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人体冷却服、战斗机上的微冷系统等压缩机工作姿态不固定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曲轴组件图;图3a为离心泵图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3b为离心泵图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图4为沿图1中的C-C线的剖视图。表I标号表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微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泵体(I)、拖动所述压缩泵体(I)旋转的电机(2)和封闭壳体(3);所述压缩泵体(I)和电机(2)收容于所述封闭壳体(3)内; 压缩泵体(I)包括主轴承(1-2)、副轴承(1-3)、气缸(1-4)、滚动转子(1-5)和曲轴(1-6);主轴承(1-2)和副轴承(1-3)分别设置于气缸(1-4)两侧,滚动转子(1-5)设置于气缸(1-4)内;曲轴(1-6)包括与所述副轴承(1-3)配合的短轴径(1-6-1)、与所述滚动转子(1-5)配合的偏心轴径(1-6-4)、与所述主轴承(1-2)配合的长轴径(1-6-2)、与电机(2)转子配合的轴径(1-6-3),所述短轴径(1-6-1)、偏心轴径(1-6-4)、长轴径(1-6-2)和轴径(1-6-3)依次连接;曲轴(1-6 )的内部设有轴向通孔(1-6-5 ),曲轴(1-6 )两端面的轴向通孔(1-6-5)的孔口处各装一个离心泵(1-6-10); 副轴承(1-3)中心设有副轴承孔(1-3-3);副轴承(1-3)的端面处装有一个能围绕副轴承孔(1-3-3)中心线旋转的接头(1-1-1),该接头(1-1-1)连有一个垂直于副轴承孔(1-3-3)中心线的吸油管(1-1-2),该吸油管(1-1-2)通过接头(1-1-1)上的孔(1_1_1_1)与所述离心泵(1-6-10)相通; 封闭壳体(3 )的一侧面中心设有一个连接块(3 -1 - 5 ),连接块(3 -1 - 5 ) —端固定连接位于封闭壳体(3)外侧的外排气管(3-1-1),另一侧与处在封闭壳体(3)内侧的过渡块(3-1-2)旋转联接;在该过渡块(3-1-2)上联接着一个内排气管(3-1-3),该内排气管(3-1-3)通过过渡块(3-1-2)上的孔(3-1-2-1)与外排气管(3-1-1)相通;过渡块(3_1_2)相对内排气管(3-1-3)的180°方向上,安装着一个平衡块(3-1-4);平衡块(3-1-4)上设有一个缺口( 3-1-4-1 ),所述吸油管(1-1-2)收纳在所述缺口( 3-1-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微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排气管(3-1-3)呈L型,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微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泵体(1)、拖动所述压缩泵体(1)旋转的电机(2)和封闭壳体(3);所述压缩泵体(1)和电机(2)收容于所述封闭壳体(3)内;压缩泵体(1)包括主轴承(1?2)、副轴承(1?3)、气缸(1?4)、滚动转子(1?5)和曲轴(1?6);主轴承(1?2)和副轴承(1?3)分别设置于气缸(1?4)两侧,滚动转子(1?5)设置于气缸(1?4)内;曲轴(1?6)包括与所述副轴承(1?3)配合的短轴径(1?6?1)、与所述滚动转子(1?5)配合的偏心轴径(1?6?4)、与所述主轴承(1?2)配合的长轴径(1?6?2)、与电机(2)转子配合的轴径(1?6?3),所述短轴径(1?6?1)、偏心轴径(1?6?4)、长轴径(1?6?2)和轴径(1?6?3)依次连接;曲轴(1?6)的内部设有轴向通孔(1?6?5),曲轴(1?6)两端面的轴向通孔(1?6?5)的孔口处各装一个离心泵(1?6?10);副轴承(1?3)中心设有副轴承孔(1?3?3);副轴承(1?3)的端面处装有一个能围绕副轴承孔(1?3?3)中心线旋转的接头(1?1?1),该接头(1?1?1)连有一个垂直于副轴承孔(1?3?3)中心线的吸油管(1?1?2),该吸油管(1?1?2)通过接头(1?1?1)上的孔(1?1?1?1)与所述离心泵(1?6?10)相通;封闭壳体(3)的一侧面中心设有一个连接块(3?1?5),连接块(3?1?5)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封闭壳体(3)外侧的外排气管(3?1?1),另一侧与处在封闭壳体(3)内侧的过渡块(3?1?2)旋转联接;在该过渡块(3?1?2)上联接着一个内排气管(3?1?3),该内排气管(3?1?3)通过过渡块(3?1?2)上的孔(3?1?2?1)与外排气管(3?1?1)相通;过渡块(3?1?2)相对内排气管(3?1?3)的180°方向上,安装着一个平衡块(3?1?4);平衡块(3?1?4)上设有一个缺口(3?1?4?1),所述吸油管(1?1?2)收纳在所述缺口(3?1?4?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莉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庆安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