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979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水池、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其中配水池的出口位于缺氧池的底部,缺氧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置有缺氧池溢流堰,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溢流堰,沉淀池和消毒池之间设置有沉淀池溢流堰,在配水池的入口处设置有位于生物转盘槽体内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出水管伸入配水池内,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硝化液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沉淀池设置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排出管,污泥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集去除有机污染物、脱氮除磷、泥水分离、消毒等功能于一体,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无异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在中小规模的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生物膜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以及生物滤池法等。目前多采用某种生物膜法作为单一工艺处理污水,存在停留时间长,脱氮除磷效果较差,运行费用偏高的问题。传统生物转盘工艺处理污水,由于停留时间长,造成生物转盘体积较大,转轴容易出现磨损断裂,此外容易产生异味,上述因素对生物转盘工艺的推广应用造成了一定限制。采用常规的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中小规模的生活污水,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存在投资及运行费用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生物膜法处理设备,该设备将不同类型的生物膜法技术优势结合在一起,将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有机组合,提高污水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减少污泥产量,降低能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水池、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其中配水池的出口位于缺氧池的底部,缺氧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置有缺氧池溢流堰,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溢流堰,沉淀池和消毒池之间设置有沉淀池溢流堰,在配水池的入口处设置有位于生物转盘槽体内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出水管伸入配水池内,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硝化液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所述沉淀池设置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排出管,污泥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为了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生物转盘盘片在生物转盘槽体内的浸没面积> 40%。为了防止异味的飘散,生物转盘槽体上方设置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开有通风孔。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为一级以上设置。为了保证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具有充分的溶解氧,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上部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出口连接的曝气管插入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所述污水在生物转盘的停留时间为IOmin至30min。所述污水在缺氧池的停留时间为0.5h至3h。所述污水在生物接触池的停留时间为3h至6h。本技术基于传统的Α/Α/0工艺脱氮除磷原理,将生物转盘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有机结合,可大幅度减少生物转盘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停留时间,降低运行能耗,有效脱氮除磷。由于污水在生物转盘中的停留时间较短,因此生物转盘体积相对传统生物转盘工艺大幅度减少,可降低转轴的磨损,延长设备实用寿命。整个组合式工艺由于均采用生物膜法,因此剩余污泥产生量极少。同时本技术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1/3至1/2,无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稳定,无异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生物转盘;2_配水池;3_缺氧池;4_生物接触氧化池;5_沉淀池;6_消毒池;7_生物转盘槽体;8_密封罩;9_缺氧池溢流堰;10_生物接触氧化池溢流堰;11_沉淀池溢流堰;12_鼓风机;13_硝化液回流泵;14_污泥回流泵;15_缺氧池填料;16_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17-污水进水管;18-生物转盘出水管;19-污水出水管;20_硝化液回流管;21-污泥回流管;22_剩余污泥排放管;23_生物转盘槽放空管;24_缺氧池放空管;25_生物接触氧化池放空管;26_曝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污水从污水进水管17进入生物转盘I内,生物转盘I兼具厌氧除磷、初步去除有机污染物及提高微生物活性的功能,生物转盘I主体设置在生物转盘槽体7内,生物转盘槽体7上方设密封罩8,防止异味扩散,密封罩8上开孔,保证生物转盘I可充分与空气接触,污水经生物转盘I处理后,经生物转盘出水管18自流进入配水池2,经配水池2底部流入缺氧池3,缺氧池3具有反硝化脱氮功能,污水经缺氧池3反硝化处理后自缺氧池溢流堰9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4底部设有曝气管26,通过鼓风机12鼓风曝气保持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有充足的溶解氧,生物接触氧化池4兼具去除有机污染物及硝化反应的功能,处理后的污水经生物接触氧化池溢流堰10进入沉淀池5,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经沉淀池溢流堰11进入消毒池6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水经污水出水管19排出。生物接触氧化池4出水的一部分经硝化液回流泵13,通过硝化液回流管20送至生物转盘I及配水池2内(具体流量分配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节);沉淀池5底部污泥一部分经污泥回流泵14送至生物转盘I及配水池2内(具体流量分配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节),另一部分通过剩余污泥管22排放。本技术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集去除有机污染物、脱氮除磷、泥水分离、消毒等功能于一体,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无异味。以上所述仅为使相关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总之,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水池、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其中配水池的出口位于缺氧池的底部,缺氧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置有缺氧池溢流堰,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溢流堰,沉淀池和消毒池之间设置有沉淀池溢流堰,在配水池的入口处设置有位于生物转盘槽体内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出水管伸入配水池内,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硝化液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所述沉淀池设置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排出管,污泥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物转盘盘片在生物转盘槽体内的浸没面积> 40%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物转盘槽体上方设置有密封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开有通风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为一级以上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上部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出口连接的曝气管插入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水池、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其中配水池的出口位于缺氧池的底部,缺氧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置有缺氧池溢流堰,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溢流堰,沉淀池和消毒池之间设置有沉淀池溢流堰,在配水池的入口处设置有位于生物转盘槽体内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出水管伸入配水池内,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硝化液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沉淀池设置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排出管,污泥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本技术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集去除有机污染物、脱氮除磷、泥水分离、消毒等功能于一体,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无异味。文档编号C02F9/14GK203048747SQ20132004926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姜剑, 王福龙, 王胜, 张建明, 苏定江, 罗富金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水池、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其中配水池的出口位于缺氧池的底部,缺氧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置有缺氧池溢流堰,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溢流堰,沉淀池和消毒池之间设置有沉淀池溢流堰,在配水池的入口处设置有位于生物转盘槽体内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出水管伸入配水池内,?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硝化液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所述沉淀池设置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排出管,污泥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剑王福龙王胜张建明苏定江罗富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