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932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印刷品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包括吸风板和吸风框,吸风板设置在吸风框上方,吸风板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吸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框下方设置下堵板,吸风板、吸风框和下堵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下堵板上设置分风箱、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在分风箱下方设置第一吸风管接口,第一吸风管接口与分风箱连通;所述吸风框设置成若干个小吸风室,小吸风室分为四列,两侧的两列与分风箱连通,中间的两列与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调节,只需要根据产品的大小更换吸风管连接口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分配了吸风量,主次有序,增大了吸风强度,吸风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印刷品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
技术介绍
现有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包括吸风板、吸风框和调风箱三大部分组成,吸风框与吸风板的有效吸风部位(开有吸风孔的部分)对应设置,吸风框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吸风室,在吸风框的下面上开调风孔,调风箱中间装一个吸风管连接口,在吸风管连接口的两侧分别装两个风量调节钮,风量调节钮与调风孔对应设置,吸风管连接口通过吸风管连接吸风泵,为吸风室提供负压。在吸风板上均匀的开若干个吸风孔,在与检测对应的部位吸风孔相对较密,在其他部位吸风孔则相对较稀疏。上述吸风室在进行检测时根据不同印刷品的规格调节风量调节钮,可以对各个吸风室的吸风量进行调节,但这种吸风室的设计结构相对较复杂,且风量调节尺度不容易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包括吸风板和吸风框,吸风板设置在吸风框上方,吸风板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吸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框下方设置下堵板,吸风板、吸风框和下堵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下堵板上设置分风箱、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在分风箱下方设置第一吸风管接口,第一吸风管接口与分风箱连通;所述吸风框设置成若干个小吸风室,小吸风室分为四列,两侧的两列与分风箱连通,中间的两列与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连通。所述的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框的外形尺寸等于下堵板的外形尺寸而小于吸风板的外形尺寸,吸风板上吸风孔的覆盖面积与吸风框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的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板中部的吸风孔密度比两边的吸风孔密度大。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调节,只需要根据产品的大小更换吸风管连接口即可;本技术合理分配了吸风量,主次有序,增大了吸风强度,吸风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风板,2-吸风框,3-下堵板,4-分风箱,5-第一吸风管接口,6-第二吸风管接口,7-第三吸风管接口,8-吸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包括吸风板I和吸风框2,吸风板I设置在吸风框2上方,吸风板I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吸风孔8,吸风孔8根据检测需要设置,吸风板中部的吸风孔密度比两边的吸风孔密度大(在与检测对应的部位吸风孔相对较密,在其他部位吸风孔则相对较稀疏),吸风框2下方设置下堵板3,吸风板1、吸风框2和下堵板3通过螺栓固定;下堵板3上设置分风箱4、第二吸风管接口 6和第三吸风管接口 7,在分风箱4下方设置第一吸风管接口 5,第一吸风管接口 5与分风箱4连通;吸风框2设置成若干个小吸风室,小吸风室分为四列,两侧的两列与分风箱4连通,中间的两列与第二吸风管接口 6和第三吸风管接口 7连通(需要重点吸风的部位相对应的小吸风室离吸风管接口较近)。吸风框的外形尺寸等于下堵板的外形尺寸而小于吸风板的外形尺寸,吸风板上吸风孔的覆盖面积与吸风框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即吸风框与吸风板的有效吸风部位对应设置)。下面以吸风框被分割成16个小吸风室为例,分别用英文小写字母a— P表示16个小吸风室,其中a、b、c、d四个小吸风室是连通的,m、η、O、P四个小吸风室是连通的,其余八个小吸风室是连通的,这三组之间是全封闭的,其中a、b、c、d四个小吸风室和m、η、O、P四个小吸风室由经过分风箱分风的第一吸风管连接口提供吸风,其余八个小吸风室由第二吸风管连接口和第三吸风管连接口提供吸风。当待检测的印刷品规格大于中间八个小吸风室(b、c、f、g、j、k、η、ο)的宽度时采用第一吸风管连接口、第二吸风管连接口和第三吸风管连接口均连接吸风泵提供负压,当待检测的印刷品规格小于中间八个小吸风室(b、C、f、g、j、k、n、o)的宽度时采用第二吸风管连接口和第三吸风管连接口分别连接吸风泵提供负压,第一吸风管连接口用吸风堵堵上。上述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包括吸风板和吸风框,吸风板设置在吸风框上方,吸风板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吸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框下方设置下堵板,吸风板、吸风框和下堵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下堵板上设置分风箱、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在分风箱下方设置第一吸风管接口,第一吸风管接口与分风箱连通;所述吸风框设置成若干个小吸风室,小吸风室分为四列,两侧的两列与分风箱连通,中间的两列与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框的外形尺寸等于下堵板的外形尺寸而小于吸风板的外形尺寸,吸风板上吸风孔的覆盖面积与吸风框的外形尺寸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板中部的吸风孔密度比两边的吸风孔密度大。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印刷品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包括吸风板和吸风框,吸风板设置在吸风框上方,吸风板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吸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框下方设置下堵板,吸风板、吸风框和下堵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下堵板上设置分风箱、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在分风箱下方设置第一吸风管接口,第一吸风管接口与分风箱连通;所述吸风框设置成若干个小吸风室,小吸风室分为四列,两侧的两列与分风箱连通,中间的两列与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连通。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调节,只需要根据产品的大小更换吸风管连接口即可;本技术合理分配了吸风量,主次有序,增大了吸风强度,吸风效果好。文档编号B41F33/00GK203048277SQ20132001004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管爱林, 张晓铧 申请人:浙江美浓世纪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品机吸风输送机构的吸风室,包括吸风板和吸风框,吸风板设置在吸风框上方,吸风板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吸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框下方设置下堵板,吸风板、吸风框和下堵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下堵板上设置分风箱、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在分风箱下方设置第一吸风管接口,第一吸风管接口与分风箱连通;所述吸风框设置成若干个小吸风室,小吸风室分为四列,两侧的两列与分风箱连通,中间的两列与第二吸风管接口和第三吸风管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爱林张晓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浓世纪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