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817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包括上横梁、左支架、右支架和中间支架。上横梁、左支架、右支架和中间支架的材料均为厚度为1.5㎜的钢板。上横梁为条形板状,上横梁长度方向一侧开设有三个固定孔,长度方向另一侧顶面上均布设有三条凹槽状的加强筋。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短边板上分别开设有长腰孔和圆孔;中间支架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且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中间支架的短边板上开设有腰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在车体水箱框架下横梁上,塑料保险杠附着在安装支架上以增加强度和刚性,吸收并抵抗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前部的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
,具体涉及一种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内部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以前汽车前保险杠仅仅作为保护车头的重要的安全装置,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今天的汽车前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车头的功能外,它还作为装饰汽车外型的重要部件,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而为了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汽车的前保险杠由原来的铁件变为了塑料件。但塑料材质保险杠的整体强度刚性差,承受外界冲击能力小,单一使用时不具备保护车头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塑料材质的保险杠的整体强度和刚性,又不增加保险杠的自身重量,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本技术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包括上横梁1,上横梁I为条形板状,上横梁I长度方向一侧开设有三个固定孔2 ;还包括L形折板状的左支架3、L形折板状的右支架8和L形折板状的中间支架6 ;左支架3的长边板端部和右支架8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I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左支架3的短边板上和右支架8的短边板上分别开设有长腰孔4和圆孔5 ;中间支架6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I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且位于左支架3和右支架8之间,中间支架6的短边板上开设有腰形孔7。上横梁I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顶面上均布设有三条凹槽状的加强筋,且三条凹槽状的加强筋沿宽度方向布置。所述上横梁I的材料、左支架3的材料、右支架8的材料和中间支架6的材料均为钢板;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5 mm。本技术的安装支架用厚度为1.5 mm左右的冷轧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该安装支架用螺栓连接在车体水箱框架下横梁上,塑料保险杠附着在支架上以增加强度和刚性,吸收并抵抗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前部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上图中序号:上横梁1、固定孔2、左支架3、长腰孔4、圆孔5、中间支架6、腰形孔7、右支架8、中间安装孔9、前保险杠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参见图1,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包括上横梁1、L形折板状的左支架3、L形折板状的右支架8和L形折板状的中间支架6。上横梁I的材料、左支架3的材料、右支架8的材料和中间支架6的材料均为钢板,钢板的厚度为1.5 mm。上横梁I为条形板状,上横梁I长度方向一侧开设有三个固定孔2,长度方向另一侧顶面上均布设有三条凹槽状的加强筋,且三条凹槽状的加强筋沿宽度方向布置。左支架3的长边板端部和右支架8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I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左支架3的短边板上和右支架8的短边板上分别开设有长腰孔4和圆孔5 ;中间支架6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I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且位于左支架3和右支架8之间,中间支架6的短边板上开设有腰形孔7。参见图2,安装前保险杠之前,先将本技术装配到车体上,先用螺栓穿过左支架3上的长腰孔4和圆孔5、右支架8上的长腰孔4和圆孔5,将左支架3和右支架8连接到水箱框架下横梁上,再用螺栓穿过中间支架6上的腰形孔7,将中间支架6与机罩锁支架相连,然后将各个螺栓紧固。本技术装配好后,再将前保险杠10的中间平面搭在上横梁I上面,将前保险杠三个中间安装孔9相对应的固定孔2用螺栓穿过并紧固即可。由于前保险杠中间增加了本技术的安装支架,前保险杠的刚性增强,承受力大大提高。当车辆前方受到冲击时,前保险杠和支架同时承受外力,前保险杠的塑性和支架的刚性起到以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减轻汽车被撞时产生的对前保险杠的破坏,保护车身前部和前保险杠的安全。权利要求1.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I),上横梁(I)为条形板状,上横梁(I)长度方向一侧开设有三个固定孔(2);还包括L形折板状的左支架(3)、L形折板状的右支架(8)和L形折板状的中间支架(6);左支架(3)的长边板端部和右支架(8 )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I)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左支架(3 )的短边板上和右支架(8)的短边板上分别开设有长腰孔(4)和圆孔(5);中间支架(6)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I)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且位于左支架(3)和右支架(8)之间,中间支架(6)的短边板上开设有腰形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上横梁(I)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顶面上均布设有三条凹槽状的加强筋,且三条凹槽状的加强筋沿宽度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I)的材料、左支架(3)的材料、右支架(8)的材料和中间支架(6)的材料均为钢板;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5 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包括上横梁、左支架、右支架和中间支架。上横梁、左支架、右支架和中间支架的材料均为厚度为1.5㎜的钢板。上横梁为条形板状,上横梁长度方向一侧开设有三个固定孔,长度方向另一侧顶面上均布设有三条凹槽状的加强筋。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短边板上分别开设有长腰孔和圆孔;中间支架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且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中间支架的短边板上开设有腰形孔。本技术连接在车体水箱框架下横梁上,塑料保险杠附着在安装支架上以增加强度和刚性,吸收并抵抗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前部的安全。文档编号B60R19/24GK203047126SQ20132001758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阚春林 申请人: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轻型汽车前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1),上横梁(1)为条形板状,上横梁(1)长度方向一侧开设有三个固定孔(2);还包括L形折板状的左支架(3)、L形折板状的右支架(8)和L形折板状的中间支架(6);左支架(3)的长边板端部和右支架(8)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1)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左支架(3)的短边板上和右支架(8)的短边板上分别开设有长腰孔(4)和圆孔(5);中间支架(6)的长边板端部分别连接着上横梁(1)长度方向另一侧的底面,且位于左支架(3)和右支架(8)之间,中间支架(6)的短边板上开设有腰形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