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器具插座的排线连接方法及器具插座技术

技术编号:890845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器具插座的排线连接方法:先在器具插座上无断点的电源主连接线与待安装插座和空开的位置上设置连接节点,在连接节点位置上将待连接线与电源主连接线并列连接,内部相互导通,在连接节点上采用端子机使两连接线固定在一起,最后连接节点部分采用注塑机将其注塑为一体成型的线夹;所述线夹固定在底座上,将空开固定在该底座的另一面,再将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器具插座的外壳上,待连接线的引出端连接到空开的输入端,再将空开的输出端与插座的接线端子相连,完成排线的连接。对布线方式的改进,且全部采用结构配合实现无螺丝装配,达到了进而改善产品内部布线条理性与准确性,避免连接断点造成后端断电,提高生产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部排线连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器具插座内部排线的接线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实现接线的一种器具插座。
技术介绍
传统器具插座涉及到主路、分路单独控制时候,内部走线通常采用跳线方式,布线方式简单、实用、造价低廉,生产过程中却会遇到不少麻烦:当2条线同时压接在一个接线端口时,生产过程中对连接线的扯拉等外力极易造成线头脱落等状况。当连接线路采用断点串接方式走线,其中某个点出现脱落断开则造成后面所有点位都不导通,生产过程中因此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非常严峻。布线过程中因为采用的线材多为软电缆或者软电子线,所以布线后往往给人的感觉是杂乱无章,这也给生产过程中造成一些麻烦,生产过程往往在区分I号线或者2号线的问题上浪费不少时间效率低下,顾客拆开产品内部多有抱怨造成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器具插座内部有序走线、各个接线端子连接稳固,且安装方便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器具插座的排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器具插座上无断点的电源主连接线与待安装插座和空开的位置上设置连接节点,在所述连接节点位置上将待连接线与电源主连接线并列连接,内部相互导通,在所述连接节点上采用端子机使两连接线固定在一起,最后连接节点部分采用注塑机将其注塑为一体成型的线夹;所述线夹固定在底座上,将空开固定在该底座的另一面,再将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器具插座的外壳上,待连接线的引出端连接到空开的输入端,再将空开的输出端与插座的接线端子相连,完成排线的连接。同时公开了 一种器具插座,包括线夹101、底座102、空开103、插座104、插座外壳105、空开面板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具插座的内部排线采用先在器具插座上无断点的电源主连接线与待安装插座和空开的位置上设置连接节点,在所述连接节点位置上将待连接线与电源主连接线并列连接,内部相互导通,在所述连接节点上采用端子机使两连接线固定在一起,最后连接节点部分采用注塑机将其注塑为一体成型的线夹;所述线夹固定在底座上,将空开固定在该底座的另一面,再将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器具插座的外壳上,待连接线的引出端连接到空开的输入端,再将空开的输出端与插座的接线端子相连,完成排线的连接的方法实现。所述的器具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101由连接节点、主连接线11和待连接线12组成,采用注塑机将连接节点、主连接线11和待连接线12注塑一体成型;所述底座102设有左边螺柱6、中螺柱3、右圆柱孔9、中圆柱孔2、空腔10、限位板5和导线槽8,所述左边螺柱6和中螺柱3结构尺寸相同,右圆柱孔9和中圆柱孔2的内孔结构尺寸相同,且内径与左边螺柱6和中螺柱3的外径相同或略大,深度与左边螺柱6和中螺柱3高度相同或略深;两个相同的底座102相向装配时,其中一个底座102的左边螺柱6与另一个底座102的右圆柱孔9相匹配,其中一个底座102的中螺柱3与另一个底座102的中圆柱孔2相匹配。所述的器具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2上还设有固定凹形卡槽7。所述的器具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空开的固定翼1,所述固定翼I宽度与空开的固定卡扣33的宽度相同,固定翼I边上打切角、厚度与固定卡扣33的空开卡槽32相匹配。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布线方式的改进,进而改善产品内部布线条理性与准确性,对连接线做出的改进,避免连接断点造成后端断电,对使用此项技术的成品结构定位与结构配合的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各个组件的连接完全采用结构配合互相约束固定在一起,无需螺丝固定,较之前的同类型产品结构更加可靠、稳定,生产工艺更加简单、便捷,生产过程与使用过程中大大减少其因为螺丝问题而导致的产品不良,产品可靠性大有提升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线夹立体图; 图2是底座立体图; 图3是单个线夹与单个底座组装图; 图4是两组线夹和底座组装图; 图5是空开侧面示意图; 图6是空开面板结构图; 图7是外壳母板结构图; 图8是外壳公板结构图; 图9是外壳母板和外壳公板组装结构图; 图10是带定位孔的外壳机构示意图; 图11是正面空开正面输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正面空开侧面输出效果图12 ; 图13是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空开和底座完成转配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一种图1是线夹立体图,一个线夹就是一个分线节点,整条连接线的线夹数可以I个或I个以上,每个线夹上包含一根主连接线11和一根待连接线12,采用注塑机将其注塑与主连接线11和待连接线12 —体成型。图2是底座立体图,底座上设有左边螺柱6、中螺柱3、右圆柱孔9、中圆柱孔2、空腔10、限位板5和导线槽8,所述左边螺柱6和中螺柱3结构尺寸相同,右圆柱孔9和中圆柱孔2的内孔结构尺寸相同,且内径与左边螺柱6和中螺柱3的外径相同或略大,深度与左边螺柱6和中螺柱3高度相同或略深。底座上还设有固定凹形卡槽7、限位卡棱5、固定翼1,固定翼I宽度与空开的固定卡扣33的宽度相同,固定翼I边上打切角、厚度与固定卡扣33的空开卡槽32相匹配。图3是单个线夹与单个底座组装图,加工好的内部连接线上有多个线夹,将各个线夹可放置于底座的空腔10上,主连接线11和待连接线12分别从导线槽8穿过,导线槽8用作固定线夹101使其固定在空腔10内部,且导线槽8对主连接线11和待连接线12起到固定作用、且整体顺畅不会发生交叉。图4是两组线夹和底座组装图,将每两组固定好线夹的底座相互对接,将其中一个底座的左边螺柱6对另一个底座的右圆柱孔9相匹配,其中一个底座的中螺柱3对另一个底座的中圆柱孔2,两边一压,合为一体,形成可安装空开的底座组件。图5是空开侧面示意图,所述空开的底部设有一空开卡槽32和固定卡扣33,空开卡扣33的宽度等于2倍的固定翼I宽度,且固定翼I的厚度与空开卡槽(32)相匹配,由于固定翼I边上打切角,固定卡扣33很容易卡扣在固定翼I上,实现空开与底座的装配,限位板5用来固定空开,使其位置固定,不能左右移动,图14是空开和底座完成转配后的示意图。图6是空开面板结构图,空开面板的矩形边框106与空开定位方孔53外形安装尺寸相匹配,大小相同,所述空开面板上还设有和空开的闸口 141相同的矩形空腔61,所述空开面板的边缘还设有弹性定位方块62,所述弹性定位方块62在将空开面板压入空开定位方孔53时向内变形,当空开面板完全压入空开定位方孔53时,弹性定位方块62回复将空开面板固定在空开定位方孔53上。图7是外壳母板结构图,图8是外壳公板结构图,图9是外壳母板和外壳公板组装后的结构图;外壳母板同外壳公板相匹配使用,外壳母板的两边缘上分别设有长边卡槽51和短边卡槽52,所述外壳公板的两边缘上分别设有同外壳母板相匹配的长边卡棱56和短边卡棱57,安装时将短边卡棱57嵌入长边卡槽51,长边卡棱56嵌入端边卡槽52,即可完成装配,形成器具插座的外壳主体。图10是带定位孔的外壳主体结构示意图,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器具插座的排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器具插座上无断点的电源主连接线与待安装插座和空开的位置上设置连接节点,在所述连接节点位置上将待连接线与电源主连接线并列连接,内部相互导通,在所述连接节点上采用端子机使两连接线固定在一起,最后连接节点部分采用注塑机将其注塑为一体成型的线夹;所述线夹固定在底座上,将空开固定在该底座的另一面,再将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器具插座的外壳上,待连接线的引出端连接到空开的输入端,再将空开的输出端与插座的接线端子相连,完成排线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遂杨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昌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