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396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绳机,包括固定股线框篮装置、内置股线框篮绞线滚筒装置、过捻后整理装置、捻度调整装置、烧毛装置和自动卸盘收绳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股线在线实时张力测量装置,能够实行生产全过程在线实时,分别对各股线进行恒张力的调整和控制,确保成绳各股线张力大小一致,结构设计巧妙。内置股线框篮绞线滚筒。装置设有轴承测温报警装置,成绳后经过捻后整理装置,使绳的捻度更匀称,外表更园滑,捻度调整方便快捷,经烧毛装置后绳表面光滑,自动卸盘收绳装置设有自动排线收绳,达到设定长度自动停机并自动卸盘。整机设计紧凑合理,生产效力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绳机
技术介绍
绳子一般是经过固定股线框篮装置、内置股线框篮绞线滚筒装置、过捻后整理装置、捻度调整装置、烧毛装置和自动卸盘收绳装置的处理后进行绳子的收卷,但是一些制绳机不设有烧毛装置或者放股框篮装置上不设有张力传感器,绳子的捻度得不到保证,虽然通过捻度调整装置的调整,但是绳子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制绳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绳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从左向右依次设有固定股线框篮装置、内置股线框篮绞线滚筒装置、过捻后整理装置、捻度调整装置、烧毛装置和自动卸盘收绳装置。所述固定股线框篮装置包括框篮,所述框篮是一个长方形框架,所述框篮上设有凹槽轴承座,所述凹槽轴承座上通过股轴放置有圆形股线盘,所述股线盘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于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有磁粉制动器,所述框篮的端部连接有在线实时张力测量装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磁粉制动器均位于所述框篮形成的框架内。所述内置股线框篮绞线滚筒装置包括前机座、后机座和滚筒,所述前机座上设有轴,所述轴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设有测温仪,所述轴的前部设有滑环,所述滑环与所述轴承之间的轴上设有第一带轮,所述轴的后部设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的下部前后两侧设有盘式制动器,所述制动盘连接有所述滚筒,所述滚筒内设有两组股线框篮装置,所述滚筒的尾部设有第二带轮。所述过捻后整理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方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上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纵向过捻装置、横向过捻装置、第一绳模和第二绳模,所述横向过捻装置、纵向过捻装置均包括三轮压轮组和两轮压轮组,所述纵向过捻装置相对于所述横板竖向放置,所述横向过捻装置相对于横板横向放置,所述第一绳模和第二绳模均包括一对绳模轮,所述第一绳模相对于所述横板横向放置,所述第二绳模相对于横板竖向放置。所述捻度调整装置包括捻距调整变速箱体,所述捻距调整变速箱体一侧端面上设有换向手柄,所述捻距调整变速箱体内部设有捻距调整变速箱,所述捻距调整变速箱与主动收绳轮相连,所述主动收绳轮设在所述捻距调整变速箱体的前端面上,所述主动收绳轮上设有感应块,所述主动收绳轮下方的所述捻距调整变速箱体上设有从动收绳轮,所述捻距调整变速箱体的后端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第一捻距调整齿轮、第二捻距调整齿轮和输入减速机,所述捻距调整变速箱体的上端面设有计长感应开关。所述自动卸盘收绳装置,包括绳盘、第一电机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过桥带轮相连,所述第一过桥带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还设有第一过桥链轮和第二过桥带轮,所述第一过桥带轮与第二过桥带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过桥链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过桥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连接有叉杆,所述叉杆连接有顶杆套板,所述顶杆套板连接有所述绳盘,所述第二过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有第三过桥带轮,所述第三过桥带轮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还设有第四过桥带轮,所述第四过桥带轮通过第三同步带连接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二支架上安装有排绳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安装在排绳器上,所述排绳器安装在排绳轴上,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设有滑板组件,所述滑板组件包括滑板、手摇轮盘、顶杆和触地限位开关,所述顶杆上设有顶杆调节螺杆和顶杆调节螺母,所述顶杆的外部设有滑套,所述滑板组件的上部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下部设有滑动键和键槽,所述升降螺杆与蜗轮螺母的螺母相配,所述蜗轮螺母的蜗轮与蜗杆相配,所述蜗杆与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在线实时张力测量装置,包括导向轮、滑轮、张力传感器和X旋转轴,所述导向轮、滑轮、张力传感器和X旋转轴均安装在三联板上,所述张力传感器上装有张力轮,所述三联板上设有半园,所述张力传感器由半园抱箍与三联板上的半园相对夹持,所述半园抱箍两端用螺母固定在三联板上。所述导向轮装在螺栓小轴上,所述螺栓小轴上套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用第二螺母紧固在三联板上,所述滑轮和三联板与X旋转轴之间均设有第一轴承,所述X旋转轴两端,且第一轴承外侧设有第二轴套。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固定股线框篮装置设有在线实时张力测量装置,能够实行生产全过程在线实时进行恒张力的调整和控制,能够很精确的实现张力的调整,结构设计巧妙。2、内置股线框篮绞线滚筒装置设有测温传感器,能够很好的测控轴承温度,设有股线在线实时张力测量装置,能够实行生产全过程在线实时,分别对各股线进行恒张力的调整和控制,确保成绳各股线张力大小一致。3、过捻后整理装置过捻的效果很好,绳子过捻后平整度高,成本低、结构也比较简单。4、捻度调整装置设有感应块和行程开关,能够计算绳子的长度,而且通过变速机构改变收绳的速度实现捻度的调整,而且设有主动收绳轮和从动收绳轮,绳子捻度调整的效果更好。5、自动卸盘收绳装置设有绳盘装卸机构,绳盘的装卸方便,省时省力,通过排绳器的排绳,绳盘上的绳子收卷井然有序,收卷的效果好。6、烧毛装置可以进行对绳子进行烧毛,烧毛后绳子平整度高。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 图3为内固定股线框篮装置的主视 图4为内固定股线框篮装置的俯视 图5为内置股线框篮绞线滚筒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内置股线框篮绞线滚筒装置的俯视 图7为过捻后整理装置的主视 图8为捻度调整装置的主视 图9为捻度调整装置的俯视 图10为自动卸盘收绳装置的主视 图11为自动卸盘收绳装置的俯视 图12为自动卸盘收绳装置的右视 图13为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 图14为第一传动轴上的部件的结构示意 图15为第二传动轴上的部件的结构示意 图16为在线实时张力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中标号:1_底座、2-框篮、3-股线盘、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7-磁粉制动器、8_张力随动检测装置、9-前机座、10-后机座、11-滚筒、12-轴、13-轴承、14-测温仪、15-滑环、16-第一带轮、17-制动盘、18-盘式制动器、19-第二带轮、20-换向手柄、21-第一支架、22-横板、23-纵向过捻装置、24-横向过捻装置、25-第一绳模、26-第二绳模、27-三轮压轮组、28-两轮压轮组、29-绳模轮、30-距调整变速箱体、31-主动收绳轮、32-感应块、33-从动收绳轮、34-第一捻距调整齿轮、35-第二捻距调整齿轮、36-输入减速机、37-计长感应开关、38-绳盘、39-第一电机、40-第二支架、41-第一同步带轮、42-第一同步带、43-第一过桥带轮、44-第一传动轴、45-第一过桥链轮、46-第二过桥带轮、47-链条、48-链轮、49-叉杆、50-顶杆套板、51-第二同步带、52-第三过桥带轮、53-第二传动轴、54-第四过桥带轮、55-第三同步带、56-第二同步带轮、57-排绳器、58-排绳轴、59-滑板组件、60-滑板、61-手摇轮盘、62-顶杆、63-触地限位开关、64-顶杆、65-调节螺母、66-滑套、67-轨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绳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从左向右依次设有固定股线框篮装置、内置股线框篮绞线滚筒装置、过捻后整理装置、捻度调整装置、烧毛装置和自动卸盘收绳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