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173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即使是具有传动轴的车辆也可适用,同时能够确保乘客室及行李箱的空间,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及与发动机车的零件共用化。将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1)的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设为如下:所述电池及燃料箱设置在车身地板下且在后座座椅(18)座面的下方,并且所述电池(110)配置在配置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且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4)的一侧,所述燃料箱(100)配置在传动轴的另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特别是涉及即使是具有传动轴的车辆也可适用,同时能够确保乘客室及行李箱的空间,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及与发动机车的零件共用化的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
技术介绍
在并用发动机及电动机作为行驶用动力的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中,存在确保燃料箱及电池的搭载空间的问题。目前,已知与普通的发动机车同样地将燃料箱配置于后座下部,同时将电池配置于后座背面侧或配置于后座后方的行李箱的地板下的技术。但是,在后座背面侧配置电池的情况下,行李箱的进深尺寸减小,另外,不能将后座靠背设为可倒式而进行直通行李箱(トランクスル一)等的座位布置。另外,在将电池配置于行李箱地板下的情况下,因地板面上升而行李的装卸性变差,同时不能确保行李箱高度。在此,若想要确保行李箱高度,则需要提高行李箱的上层地板面(デツキ面)等的对策,在设计方面产生较大的制约,同时很难保证视野。进而,在这些搭载位置配置电池的情况下,车辆的重心位置升高,因此行驶稳定性也降低。另一方面,也提出有例如在中心置物箱内等乘客室内配置电池,但在该情况下,会牺牲乘客室内的乘坐空间或物品容纳空间。另外,在考虑碰撞时等的安全性的情况下,优选将电池配置于车外。另外,也提出有在仅通过电动机行驶的电动汽车中,在车辆的底板面板(フロアパネル)的地板(床)下配置电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车辆的底板面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分形成为大致帽形,在该凸部的下面侧设置电池的车身底板构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47261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在车身的左右中央部配置传动轴的四轮驱动车及后轮驱动车中不能适用。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涉及仅将电动机作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完全没有考虑包含有燃料箱的车辆布局。而且,将普通的发动机车和混合动力车从共同的工作台作为车种变化而进行分开制造的情况下,将底板面板分开设计从开发工时、生产设备投资等方面考虑具有很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即使是具有传动轴的车辆也可适用,同时能够确保乘客室及行李箱的空间,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及与发动机车的零件共用化。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解决手段,解决上述的课题。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其包括用于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及燃料箱,所述电池及燃料箱设置在车身地板下且在后座座椅座面的下方,并且所述电池配置在配置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且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的一侧,且所述燃料箱配置在传动轴的另一侧。据此,通过夹着传动轴在左右配置燃料箱及电池来代替跨过传动轴配置的已有的鞍型燃料箱,能够使对发动机车的车身侧的改装最低限,能够使车室及行李箱空间与发动机车相同,也不会受到设计方面的制约,而且能够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的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电池及所述燃料箱配置在所述后座座椅的下方且配置在大致沿车宽方向配置的横梁和连接后轮悬架的悬架臂的后副架之间。据此,通过在由构成车身的部件中较为坚固的横梁和后副架包围的部分配置电池及燃料箱,能够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及后方碰撞(被追尾)时保护电池及燃料箱并防止破损。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燃料箱及向所述燃料箱供给燃料的供油口在车身左右方向配置于发动机的排气管的出口部的相对侧。据此,能够防止在供油时漏出的燃料因排气管的出口部的热而起火。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即使是具有传动轴的车辆也可适用,同时能够确保乘客室及行李箱的空间,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及与发动机车的零件共用化。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的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性的侧面透视图;图2是从图1的II-II部箭头观察的示意性剖面图;图3是表示从车辆地板下侧所看到的图1车辆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符号说明1车辆2发动机3变速器4传动轴5后差速器FW前轮RW后轮10乘客室11车顶12挡风玻璃13搁脚板14仪表盘15底板面板16后面板17前座18后座20发动机室30行李室40前悬架50后悬架60后副架70前架80侧架90后座横梁100燃料箱110电池组111冷却风扇112冷却管道120排气管121消音器122尾管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即使是具有传动轴的车辆也可适用,同时其能够确保乘客室及行李箱空间,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及与发动机车的零件共用化,该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在后座座面下部的底板面板下方的夹持传动轴的左右侧分别配置电池及燃料箱。实施例下面,对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车辆的示意性侧面透视图。图2是从图1的II-II部箭头观察的示意性剖面图。图3是表示从地板下侧所看到的图1车辆的状态的示意性的平面图。实施例的应用电池及燃料箱搭载方式的车辆1为例如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其将汽油发动机及电动机作为行驶用动力,同时将电动机作为发电机使用,由此可进行再生发电等。车辆1例如为在乘客室(车厢)10前后具有发动机室20及行李室30的三箱的轿车型乘用车(セダン型乗用車)。车辆1为全轮驱动(AWD)车,其在车辆前方具有发动机2及变速器3,经由设置于变速箱内的前差速器等驱动前轮FW,同时经由传动轴4及后差速器5等驱动后轮RW。发动机2例如为四冲程的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其纵置搭载于车辆前部。变速器3为设置于发动机2的后方侧并对发动机2的旋转输出进行加减速的装置。另外,在变速器3的箱内容纳有将驱动力分配给前后轮侧的AWD分动器,及经由前驱动轴向左右前轮传递驱动力的前差速器、通过电力进行驱动辅助及再生发电等的电动发电机等。传动轴4为从变速器3的后端部向车辆后方侧延伸配置并向后差速器5传递驱动力的旋转轴。后差速器5经由后驱动轴向左右后轮传递驱动力。乘客室10为搭乘乘员的部分,其具有车顶11、挡风玻璃12、搁脚板13、仪表盘14、底板面板15、后窗玻璃16、前座17、后座18等而构成。车顶11为乘客室10的顶棚部分。挡风玻璃12从车顶11的前端部向车辆前方侧和下方侧延伸配置。搁脚板13从挡风玻璃12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其下端部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并与底板面板15的前端部连接。仪表盘14为在搁脚板13的后方侧与前座17对向配置的内装部件,容纳有各种仪表类、空调装置、音频导航装置等。底板面板15为构成乘客室10的地板面的部分。底板面板15形成为主体部大致水平地配置的平面状,同时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车室内侧突出形成有配置传动轴及排气管的地板通道。另外,底板面板15在后座18的座面前端部附近向上方立起,在其后方侧配置于相对于前方侧较高的位置。后窗玻璃16从车顶11的后端部向车辆后方侧和下方侧延伸形成。前座17及后座18为排列于前后方向且使乘客就坐的座位。发动机室20为容纳发动机2的部分,配置于乘客室10的前方侧。另外,前轮FW配置于发动机室20的侧方。行李室30为容纳行李等的行李箱(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用于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及燃料箱,所述电池及燃料箱设置在车身地板下且在后座座椅座面的下方,并且所述电池配置在配置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且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的一侧,且所述燃料箱配置在传动轴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06 JP 2012-0011821.一种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用于向发动机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电动发电机供给电力的电池,及燃料箱,具有侧架,所述侧架为沿着车身地板的左右侧端部配置的构造部件,所述电池及所述燃料箱配置在车身地板下且在后座座椅座面的下方,并且所述电池以位于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左右中央部且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和排气管的在车宽方向的一侧、被夹在所述传动轴与该一侧的侧架之间的方式配置,且所述燃料箱以位于传动轴的在车宽方向的另一侧、被夹在所述传动轴与该另一侧的侧架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博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