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不燃烧且散发气味的和香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需要选择至少两种以上的香粉进行配比,然后用水加天然粘粉与所述香粉组合进行和香处理,均匀调和成制备物;将均匀调和后的所述制备物浇灌在模具里,并在所述制备物干燥成型成为三维物体前在其中加入电发热装置;通过启动所述电发热装置并保持在一定温度恒定的发热状态烘烤所述三维物体散发所述香粉的气味。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三维物体或雕塑作品通过制香方式制作完成后,在其不发生形体变化的同时还能够散发香味的问题。还能够达到既不拘泥于传统用香的形式,又不迷失于为艺术展示而雕塑的形式,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能闻香愉悦身心,又能欣赏精神性的艺术品,从而陶冶心灵变化气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和香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沉香被喻为植物中的钻石,其与身俱来的香气,淡雅宜人,汇集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成为唯一能通三界之香品。沉香可行气止痛、温肾纳气、温肾暖精、壮阳除痹、冷风麻痹、湿风皮痒、脘腹胀痛、跌扑损伤、降逆凋中、胃寒呕吐、霍乱中恶、阳虚便秘、交通心肾、抗癌细胞、去血脂。沉香的应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制成香品、香是最普遍的供养仪物,除似供养诸佛菩萨表诚敬之意外,另有解秽流芳、驱虫避邪、正念清神之效,尤以其味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亦可帮助行气入定,最适合静坐修禅者使用。对一般修行人而言,也是相当有益于身心的修持。在现有技术中,和香的技术起源很早,和香的制作基础也是在沉香等香料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历史上经典著述也颇多,像宋代陈敬的《陈氏香谱》、洪刍的《香谱》、还有乾隆四库全书中收录的较为全面的明代周甲胄的《香乘》等。一般和香后制作成线香、盘香、散粉或小宝塔等几种方式进行使用。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方式通过现有的香料,结合制香的方式制作成三维物体(雕塑)形式,并能够使三维物体不发生形体变化情况下还能散发出香味。因此,如何解决三维物体或雕塑作品通过制香方式制作完成后,在其不发生形体变化的同时还能够散发香味,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解决三维物体或雕塑作品通 过制香方式制作完成后,在其不发生形体变化的同时还能够散发香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根据需要选择至少两种以上的香粉进行配比,然后用水加天然粘粉与所述香粉组合进行和香处理,均匀调和成制备物;将均匀调和后的所述制备物浇灌在模具里,并在所述制备物干燥成型成为三维物体前在其中加入电发热装置;通过启动所述电发热装置并保持在一定温度恒定的发热状态烘烤所述三维物体散发所述香粉的气味。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香粉的种类包括: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龙脑香、降真香、苏合香、迷迭香、零陵香、乳香、白芷、蔷薇露或冰片香材。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电发热装置,进一步为电加热块或电加热板。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电加热板,进一步为采用有线方式的电加热板或采用无线方式的电加热板。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电发热装置保持在一定温度恒定的发热状态,进一步为保持在80-280温度之间的温度恒定的发热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达到了如下的技术效果: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能够解决三维物体或雕塑作品通过制香方式制作完成后,在其不发生形体变化的同时还能够散发香味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还能够达到既不拘泥于传统用香的形式,又不迷失于为艺术展示而雕塑的形式,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能闻香愉悦身心,又能欣赏精神性的艺术品,从而陶冶心灵变化气质。3 )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作的产品,还是对本土文化的反思与向往,是一个高度发展社会过程中的必然的内在精神需求,近年来日益流行的国学生活化在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来,因为找到全球化的开放和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协调点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的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的流程框图。图2为采用图1 所示的方法制作的产品结构剖面图。图3为图2所示产品结构的三维立体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该方法包括:步骤101,根据需要选择至少两种以上的香粉进行配比,然后用水加天然粘粉与所述香粉组合进行和香处理,均匀调和成制备物;(当然这里除了用水加天然粘粉与所述香粉组合进行和香处理,均匀调和成制备物,为了使后续成型的物质更加坚固还可以加入一些泥土或其他等物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步骤102,将均匀调和后的所述制备物浇灌在模具里,并在制备物干燥成型成为三维物体11前在其中加入电发热装置10 (如图2或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电加热块或者电加热板,这里图中所示为采用有线方式的电加热板,也可以是采用无线方式的电加热板,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发热装置进行等同替换);其中,布置电发热装置10在模具中的位置最好处于距离模具轮廓的周边10-30mm之间的位置进行均匀埋设在所述制备物中。步骤103,通过启动所述电发热装置10并保持在一定温度恒定的发热状态烘烤所述三维物体11散发所述香粉的气味。通过上述方法其目的是让三维物体或雕塑控制在只发味而不烧毁的形态。上述提及的所述香粉的种类包括: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龙脑香、降真香、苏合香、迷迭香、零陵香、乳香、白芷、蔷薇露或冰片等香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具体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上述香粉种类进行调和,形成几大类香型,这里不对具体制作过程和类型进行详细限定,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这都属于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步骤103中,所述电发热装置10保持在一定温度恒定的发热状态,为保持在80-280温度之间。当然这里还要根据不同香材熔点来进行不同的设定适应温度,这样才能使所述香粉能发出香味,而又不烧毁香粉等物质制作形成的三维物体。下面为依照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完成的一应用实施例:第一步,根据需要选择沉香、檀香、龙涎香和麝香四种香粉进行配比,然后用水加天然粘粉与上述四种香粉组合进行和香处理,均匀调和成制备物; 第二步,将均匀调和后的所述制备物浇灌在模具(这里所述模具可以是制作陶瓷、雕塑等各种模具,不做具体限定)里,并在制备物干燥成型成为雕塑前在其中加入有线连接的电加热块;第三步,通过启动所述电加热块并保持在200-250度的温度恒定的发热状态烘烤所述雕塑散发所述香粉中含有的气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达到了如下的技术效果: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能够解决三维物体或雕塑作品通过制香方式制作完成后,在其不发生形体变化的同时还能够散发香味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还能够达到既不拘泥于传统用香的形式,又不迷失于为艺术展示而雕塑的形式,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能闻香愉悦身心,又能欣赏精神性的艺术品,从而陶冶心灵变化气质。 3 )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作的产品,还是对本土文化的反思与向往,是一个高度发展社会过程中的必然的内在精神需求,近年来日益流行的国学生活化在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来,因为找到全球化的开放和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协调点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的方向。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不燃烧且散发气味的和香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根据需要选择至少两种以上的香粉进行配比,然后用水加天然粘粉与所述香粉组合进行和香处理,均匀调和成制备物;将均匀调和后的所述制备物浇灌在模具里,并在所述制备物干燥成型成为三维物体前在其中加入电发热装置;通过启动所述电发热装置并保持在一定温度恒定的发热状态烘烤所述三维物体散发所述香粉的气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文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