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装置及其电连接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830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1:23
一种电连接装置及其电连接器。所述的电连接器包含一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绝缘壳体及多个导电端子。绝缘壳体具有一凹陷区及多个通道。凹陷区和该电路基板共同构成了用于插接一柔性线路板的插接槽并向前延伸形成一插口。多个导电端子对应于多个通道。各导电端子包含一架设脚、一尾部及一弹性接触臂。架设脚可固持在绝缘壳体内。尾部伸出绝缘壳体的底面。弹性接触臂在绝缘壳体的对应通道内朝向基板的板面延伸,并延伸入凹陷区内而构成一接触部。其中,该柔性线路板插入该插接槽内,并夹置在该电路基板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所述电连接装置包含有电路基板和电连接器。上述结构避免了柔性线路板接触不良问题,并降低了电连接装置的高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及其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软性或柔性电路板可用连接器连接至一电子装置。图1为揭露于申请号第200620114384号中国技术专利的一种用于连接软性电路板的连接器I。连接器I包含一绝缘本体11及多个端子12。每一端子12包含一接触臂121及一支撑臂122,其中软性电路板夹置在接触臂121和支撑臂122之间。多个端子12是间隔排列的。由于接触臂121之间是由空隙隔开和支撑臂122之间也是由空隙隔开,使得在接触臂121侧和在支撑臂122侧分别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软性电路板同时夹置于两凹凸不平表面中会扭曲变形,从而容易造成软性电路板上的触点错位,导致无法与对应端子接触或发生接触不良等问题。再者,支撑臂122是插入在软性电路板下方,并让软性电路板悬置在连接器I所在的电路板上方。为容纳支撑臂122,必须增加连接器I的高度,而较高的连接器I不适用于薄型电子装置内。此外,端子12具有一焊接部123及一固定部124。端子12利用固定部124固定在绝缘本体11,而焊接部123位于固定部124后方向后延伸。此种焊接部123的设计会增加端子12的导电路径,不利于高频信号传输。图2显示了另一现有电连接器2,其中电连接器2揭示于申请号第200420078500号中国技术专利(对应的美国专利号US7182629)。电连接器2包括一绝缘本体21、多个端子22及一插塞件23。当要插接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4时,柔性印刷电路板24先插入绝缘本体21内,再将插塞件23向绝缘本体21内移动,使插塞件23挤压柔性印刷电路板24,让柔性印刷电路板24电性连接端子22。使用插塞件23会让插入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4悬置在电连接器2所在的电路板25上方。为容纳插塞件23,绝缘本体21需具有足够高度,因而需要提高电连接器2的高度,这造成电连接器2不适用于薄型电子装置内。此外,端子22具有焊接部221和固定部222。端子22利用固定部222固定在绝缘本体21,而焊接部221位于固定部222后方向后延伸。此焊接部221的设计会增加端子22的导电路径,不利于高频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前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及其电连接器,其能够避免柔性线路板的接触点发生错位而导致的无法与对应导电端子接触或发生接触不良等问题,并能降低电连接装置的高度,让电连接装置适合于薄型电子装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及多导电端子。绝缘壳体具有一凹陷区及多通道。凹陷区可从绝缘壳体的底面凹陷并向前延伸形成一插口。绝缘壳体包含一后基部、一上板体及两侧肩部。后基部可与绝缘壳体的插口相对。上板体可与绝缘壳体的底面相对。两侧肩部可分别位于绝缘壳体的插口的相对两侧。多导电端子对应多个通道。各导电端子包含一架设脚、一尾部及一弹性接触臂。架设脚可固持在绝缘壳体内。尾部伸出绝缘壳体的底面。弹性接触臂在绝缘壳体的对应通道内朝向凹陷区延伸,并延伸入凹陷区内构成一接触部。换言之,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壳体,具有一凹陷区及连通该凹陷区的多个通道,该凹陷区从该绝缘壳体的底面凹陷并向前延伸形成一插口,该绝缘壳体包含:一后基部,与该插口相对;—上板体,与该底面相对;及两侧肩部,分别位于该插口的相对两侧;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对应于所述通道,各该导电端子包含:一架设脚,固持在该绝缘壳体内;一尾部,伸出该绝缘壳体的底面;及一弹性接触臂,在该绝缘壳体的对应通道内朝向该凹陷区延伸,并延伸入该凹陷区内构成一接触部。在上述电连接器中,优选地,各该导电端子的该弹性接触臂连接于该架设脚,该尾部为直下延伸的该架设脚的末端。在上述电连接器中,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是从该上板体上方向下插入该绝缘壳体。在上述电连接器中,优选地,该后基部包含多个装设孔,所述装设孔对应于所述导电端子,其中各该导电端子的架设脚是固持在对应的装设孔内。在上述电连接器中,优选地,所述通道位于该上板体内,且位于所述装设孔的前方。在上述电连接器中,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沿一排列方向排列,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在该排列方向上非对齐,且相邻的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弹性接触臂是错开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装置包含一电路基板及一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及多导电端子。绝缘壳体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绝缘壳体具有一凹陷区及多通道。凹陷区从绝缘壳体的底面凹陷并和电路基板共同构成用于插接一柔性线路板的插接槽。插接槽的前端包含一朝前延伸的插口槽。插口槽具有一插口。绝缘壳体包含与插口槽的插口相对之一后基部、与绝缘壳体的底面相对的一上板体和分别位于插口槽的插口的相对两侧的两侧肩部。多导电端子对应多通道。各导电端子包含一架设脚、一尾部及一弹性接触臂。架设脚可固持在绝缘壳体内。尾部焊接在电路基板的电接点上。弹性接触臂在绝缘壳体的对应通道内朝向电路基板的板面延伸,并延伸入插接槽内构成一面向电路基板的板面的接触部。柔性线路板通过插口槽的插口及插口槽进入插接槽内,并夹置在电路基板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柔性线路板的接触点电性连接。换言之,本技术提供一种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电路基板;以及一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安装于该电路基板上,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凹陷区及连通该凹陷区的多个通道,该凹陷区从该绝缘壳体的底面凹陷并和该电路基板共同构成用于插接一柔性线路板的插接槽,该插接槽的前端包含一朝前延伸的插口槽,该插口槽具有一插口,该绝缘壳体包含与该插口相对的一后基部、与该底面相对的一上板体和分别位于该插口的相对两侧的两侧肩部;及多个导电端子,对应于所述通道,各该导电端子包含:一架设脚,固持在该绝缘壳体内;一尾部,焊接在该电路基板的电接点上;一弹性接触臂,在该绝缘壳体的对应通道内朝向该电路基板的板面延伸,并延伸入该插接槽内构成一面向该板面的接触部;其中,该柔性线路板通过该插口及该插口槽进入该插接槽内,并夹置在该电路基板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各该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该柔性线路板的接触点电性连接。在上述电连接装置中,优选地,各该导电端子的该弹性接触臂连接于该架设脚,该尾部为直下延伸的该架设脚的末端。在上述电连接装置中,优选地,该绝缘壳体包含位于靠近该插口的周缘且让该插口槽的前端以外扩而内缩的方式延伸的导引缘。在上述电连接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是从该上板体上方向下插入该绝缘壳体。在上述电连接装置中,优选地,该后基部包含多个装设孔,所述装设孔对应所述导电端子,其中各该导电端子的架设脚是固持在对应的装设孔内。在上述电连接装置中,优选地,所述通道位于该上板体内,且位于所述装设孔的前方。在上述电连接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沿一排列方向排列,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在该排列方向非对齐,且相邻的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弹性接触臂是错开的。以下结合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说明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于电路基板的板面较为平坦,因此可避免柔性线路板的接触点发生错位,而导致无法与对应导电端子接触或发生接触不良等问题。由于凹陷区和电路基板共同构成用于插接一柔性线路板的插接槽,故可降低电连接装置的高度,让电连接装置适合薄型电子装置。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一现有连接器,其揭露于申请号第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壳体,具有一凹陷区及连通该凹陷区的多个通道,该凹陷区从该绝缘壳体的底面凹陷并向前延伸形成一插口,该绝缘壳体包含:一后基部,与该插口相对;一上板体,与该底面相对;及两侧肩部,分别位于该插口的相对两侧;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对应于所述通道,各该导电端子包含:一架设脚,固持在该绝缘壳体内;一尾部,伸出该绝缘壳体的底面;及一弹性接触臂,在该绝缘壳体的对应通道内朝向该凹陷区延伸,并延伸入该凹陷区内构成一接触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C·霍奇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